善行與組織的績效是什麼

才智咖 人氣:1.26W

也許你也不知道善行與組織的績效是什麼,和小編來看看吧!

善行與組織的績效是什麼

善行代表了人類最美好的狀況,或者是我們心中最崇高的志向。在組織中,我們可以在高尚品德的集體展示中看到善行。積極的因素——尤其是善行——為領導者提供了一個提高組織績效的重要舞臺,因為有善行組織會令其他組織相形見絀。

什麼是善行?首先,我們要區分美德與善行:“美德”這個詞是指代表著美好品德和善良本性的個人屬性,也就是象徵人類最優秀品質的特性,比如說寬厚、謙卑、智慧和同情。而善行是指共同發揮作用的美德的集合,體現為組織的行為、流程和慣例。正如個人可以具備多種美德一樣,組織也可以展現和踐行多種美德。

善行有三種核心屬性:

1. 幸福假設:善行等同於幸福假設,即所有人都具備追求內在價值的向善之心。許多證據表明,我們嚮往善行的傾向是與生俱來的。善行和倫 理的區別在於,前者要追求的是最美好的境界——幸福,而不只是迴避負面因素。

2. 內在價值:善行並不是達到另一個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實際上,如果你利用善行去追求另一個更誘人的結果,它就不再是善行。例如,如果你善待員工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得回報或好處,那麼這種善意就不再純粹,而是變成了操縱。善行可以為他人帶來好處,但是否能讓本人獲得認可、利益和好處卻未可知。雖然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公民領域的某些活動可能代表著善行,但這些活動的動因常常是實用利益或互惠關係。而善行的內涵是超越公民精神、企業社會責任或商業倫 理的。

3. 放大效應:善行可以產生和鼓勵可持續的正能量。作為人類的一種內在屬性,善行可以自我提升。在組織中行善,會產生一種呈螺旋式上升的積極動態。這種放大的特性就是趨光效應在發揮作用——所有生命系統都會被正能量吸引,遠離負能量。行善可以形成自我強化的迴圈,進而帶來更多的善行。

組織中的善行

如果實踐或流程不能提高股東回報率、利潤率、生產率和客戶滿意度,那麼沒有幾個領導者會為這樣的實踐和流程投資。由於看不到明顯的回報,領導者往往會忽略善行,認為它同關鍵利益相關人關係不大。但是,假如我們能證明善行與理想結果之間直接相關呢?某些研究對這些關係進行了探索,主要結果總結如下:

裁員後的善行:有人針對善行和績效結果指標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家運輸公司中的8個獨立業務單元最近進行了裁員,其負面效應很可能會導致績效嚴重下降。公司以同情心、誠信、寬容、信賴和樂觀精神等調查專案為指標,評判每個單元的善行分數。結果表明,即使在經歷了裁員之後,高分業務單元的生產率、利潤率、質量、客戶保留率也要高得多,而員工離職率則比較低。

·有人對16個實施裁員的行業應用了相同的善行評估指標,將利潤率(相對於總銷售額的淨收入)、質量、創新、員工離職率和客戶保留率作為結果來評估。善行分數較高的'公司創造的利潤遙遙領先,與競爭對手、行業平均水平、既定目標和過往業績相比,其他結果指標的績效也高得多。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有人研究了美國航空業的善意裁員戰略與財務回報之間的關係,以及不同的公司如何應對財務上的挫折。在這裡,善行被定義為保護人的尊嚴,投資於人力資本,提供一個以員工福祉為重的環境。在10家美國航空公司中,有8家實施了裁員,但其中有些在操作過程中更注重善行。研究發現,善行與財務回報具有正相關性。

善行與因果:善行與績效之間是否存在著因果關係?最近,有人研究了長期實施善行的影響:

·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CEO嘗試在其40個業務單元中,將善行引入文化,指導戰略方向。1年後,他們在善行和財務績效的6個評估指標之間發現了明顯的相關性。次年,他們又在善行分數、員工離職率和組織環境評分之間發現了類似的關係。

·有人歷時數年跟蹤研究一家醫療保健公司的29個護理單元,考察善行對績效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1)推行善行培訓的單元大大提高了善行分數;2)善行進步最大的單元,其結果評估指標的提高幅度也最大,達到了兩位數。

利潤率、生產率、質量、客戶滿意度、公司風氣和員工保留率能否達到理想水平,都與善行息息相關。善行的價值並不一定要與其他結果關聯。但如果股東要求公司拿出可衡量的結果,或領導者努力在艱難時期領導組織時,他們也許能在善行中找到價值。

TAGS:績效 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