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援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發展管理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8W

我國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正處於大發展前期的起飛階段,面臨著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生態不完善、缺乏促進產業發展的系統政策和主管部門、產業結構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建議將中小企業管理培訓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點和優先內容大力發展,具體措施包括:加強領導,完善產業促進政策;完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市場化培訓機構的基礎作用;合理監管,加強引導,完善產業生態;扶優扶強,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鼓勵產業持續創新。

大力支援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發展管理論文

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物件、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為目標的服務業態,在提升我國人力資源素質、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國內外經濟社會形勢變化,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和轉型升級壓力不斷增大,對管理培訓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但由於業態新、發展快,政策和市場環境尚不完善等,行業發展需要大力支援。

一、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具備產業起飛基礎

(一)產業起點低、發展快

本世紀以前,中國管理培訓產業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市場規模不足百億元,企業規模都很小。本世紀以來特別是加入WTO以後,管理培訓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從需求側看,廣大中小企業培訓意識提高,培訓消費能力增強;從供給面看,管理培訓服務產業化開始起步。另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對企業管理培訓的扶持政策陸續出臺。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發展迅速,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不斷湧現,優秀企業開始資源整合,風投資本開始介入行業發展,市場規模從2006年的338.7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744.1億元。其中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其餘年份均保持了25%以上的高速增長。

(二)市場化培訓機構是供給主體

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培訓供給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培訓公司等市場化培訓機構提供的商業性培訓服務,目前國內從事企業管理培訓服務的市場化培訓機構超過3萬家,是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的主體;二是政府有關部門及其下屬機構舉辦的具有一定公益性的企業培訓,這其中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利用社會上的市場化培訓機構的力量來開展的。市場化培訓機構是我國管理培訓服務的供給主體,公益性培訓機構發揮補充和調節作用。

(三)產業不斷創新

行業優秀企業積極創新,形成了一些新型的企業管理培訓服務模式,帶動了行業的發展和變革。如深圳聚成公司在業內率先實踐“培訓超市”模式,通過整合更多數量、更高品質的師資課程,構建更完整的產品體系,為客戶打造一站式採購平臺,以資源整合模式創新,實現了管理培訓服務的產業化。

(四)政府日益重視企業管理培訓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對企業管理培訓日益重視,不斷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援力度。如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組織實施的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是為提高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素質的公益性和基礎性的培訓專案。至2010年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近1.8億元,共完成30多萬人次的免費集中培訓、近50萬人次的遠端網路培訓和110萬人次的資訊化培訓,並帶動各地投入專項資金,支援了約600萬人次的培訓。

(五)初步形成了多樣化服務體系

我國培訓機構已初步形成較為豐富的產品體系,通過企業內訓、公開課、遠端教育、基於培訓的管理諮詢及其他等五類專項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管理培訓服務。

企業內訓由培訓服務機構根據客戶企業行業特點和發展狀況量身定製,具有很好的針對性;公開課是企業使用者到管理培訓機構指定地點集中參加培訓的授課服務,具有規模大、成本低、模式成熟等優點;遠端教育指培訓服務機構通過網際網路、衛星電視等傳播媒體向企業提供管理培訓的遠端線上互動培訓課堂,不受空間、地域等限制,培訓成本低,具有學習行為自主化、學習形式互動化、教學形式個性化、教學管理自動化等優勢;基於培訓的管理諮詢具有與管理培訓服務相結合、針對性更強等特點,有利於提供更加符合客戶需要的解決方案。

2010年,企業內訓、公開課、遠端教育、基於培訓的管理諮詢和其他專項服務佔整個企業管理培訓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8.1%、34.5%、14.4%、8.8%和4.2%。這些各具特色的專項服務克服了管理培訓業課程選擇較少、課程品種單一、授課地點不夠靈活等障礙,降低了企業培訓成本,提高了客戶培訓的靈活性和積極性,較好地滿足了中小企業培訓需求。廣大中小企業通過管理培訓,有效提升了企業家戰略發展意識和企業現代化管理能力,推動了企業轉型發展和規範化發展。

二、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根據對廣東、江蘇等地培訓服務業的調研,市場化管理培訓服務機構普遍反映“相關法律法規較為缺乏”是其發展的主要障礙。

按照現行《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取得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或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的民辦學校,其性質均為在民政部門備案登記的非營利組織;而對於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經營性的民辦培訓機構,由國務院另行規定。但由於一直未能出臺相關規定,致使培訓企業經營業務在法律上缺乏合法依據,培訓企業不能以培訓機構名義而只能以諮詢公司形式進行工商登記,無法開具“培訓”類發票,受培訓企業不能享受政府認可補貼和稅前扣除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還存在超範圍經營的風險,這嚴重製約了管理培訓服務企業的長遠規劃與可持續發展。

此外,一些不合理的行政許可也限制了產業發展和創新。

(二)缺乏促進產業發展的系統政策和主管部門

由於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對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所以國家在相關法規和政策中都明確指出發展中小企業管理培訓的重要性。比如在國家制定的《“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要求強化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廣泛開展政策法規、戰略管理、財務管理、會計準則與資本經營、人力資源、市場行銷、品牌管理、績效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國家雖然高度重視管理培訓業發展,但一直沒有具體部門制定促進管理培訓產業發展的系統政策。

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促進政策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在於主管部門不明確。由於主管部門不明確,沒有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制定產業政策和進行跨部門政策協調,企業在財稅支援、上市融資等方面遇到諸多困難。

(三)產業生態不完善、行業發展不規範

管理培訓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包括大量有活力的培訓企業,對行業進行規範與評估的公益性機構等。我國管理培訓業處於發展初期,產業生態不完善,特別是缺乏制定標準和開展評估的公益性機構。產業生態不完善導致多方面的問題。

由於缺乏行業標準和必要的監管,行業存在大量不規範現象:一是惡性競爭嚴重。管理培訓服務業競爭激烈無序,整個行業魚龍混雜,同質化競爭、惡性競爭及抄襲炒作不斷。二是服務質量不穩定。有些企業隨意更換培訓師,培訓時間和培訓內容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損害了廣大學員的利益。三是缺乏有效智慧財產權保護。由於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管理培訓行業的市場監管體系尚不完善,針對培訓課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不健全,導致行業缺乏創新動力。

(四)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的標杆企業

我國管理培訓業表現出“小散亂”的結構特點。根據賽迪顧問統計,2010年,管理培訓業內營業收入前十名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佔比僅為5.31%,遠低於成熟行業至少30%以上的份額,市場集中度過低。企業規模過小,導致企業無力開發完整的課程體系,出現低水平同質競爭的亂象。

三、促進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管理培訓是潛力巨大的新興生產性服務業,在提高經營者素質、提升中小企業發展質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際經驗表明,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比其他培訓

更能降低企業的失敗率。建議進一步提高對管理培訓的認識水平,將其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點和優先內容。

(一)加強領導,完善產業促進政策

鑑於中小企業培訓與中小企業發展息息相關,建議由工信部負責管理培訓業的產業促進政策,統籌協調製定該行業的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

為促進中小企業管理培訓業發展,建議重點完善以下政策:一是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將管理培訓業納入“營改增”的試點範圍,消除中小企業購買外部培訓服務帶來的重複徵稅負擔;擴大對培訓需求方培訓費用的稅前成本列支範圍;借鑑促進科技投入的政策經驗,對企業的人才培訓投入也嘗試使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二是加大財政支援力度,包括:從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中劃出一塊設立“中小企業管理培訓專項基金”,重點扶持小微企業的公益性管理培訓;合理分配與使用教育附加費,該附加費主要來自於企業,在滿足教育部門需求之外,安排一定比例用於支援企業管理培訓。三是加大對公益性培訓的支援力度。改變目前公益性培訓“錦上添花有餘,雪中送炭不足”、“重視高階培訓,針對小微企業的普遍性培訓投入不足”等狀況。

(二)完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市場化培訓機構的基礎作用

市場化培訓機構已經成為管理培訓的主要力量,一些地方初步探索出“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模式。應消除法律法規障礙,充分發揮市場化培訓機構的基礎作用。

針對法律法規不完善的問題,建議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儘快完善《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有關法規或推出關於第66條的立法解釋,明確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的性質,允許其以培訓機構名義合法開展業務,並可享受相應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未來可通過制定成人教育法或繼續教育法,從根本上解決管理培訓業的法律定位、政策導向和管理體制問題。

(三)合理監管,加強引導,完善產業生態

針對目前中小企業管理培訓產業生態惡化問題,應在依靠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基礎上,加強引導、合理監管,通過規範市場秩序、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行業標準等手段促進管理培訓服務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發揮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等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積極作用,加強對管理培訓業的引導。可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履行培訓行業協會的職能,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樑、服務、代言、協調等作用,加強政策溝通,規範行業行為,健全行業自律機制,減少和避免無序競爭和資源浪費;通過資質評定、服務監督等方式,加強培訓資訊釋出和培訓質量跟蹤監督,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和購買優質培訓服務機制,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發揮行業標準對管理培訓業的引領、規範和促進作用,推進管理培訓業標準化工作,提高管理培訓的服務質量。

加強管理培訓行業與其它行業的合作,通過與國內外優秀教育機構、相關企業協會或行業協會、代理機構、網路公司、通訊服務提供商等的實質性合作,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

(四)扶優扶強,鼓勵優秀企業上市融資,積極培育龍頭企業

管理培訓業屬基礎服務類行業,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同時又有穩定增長的業務基礎,加快培育龍頭企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很充分。應積極鼓勵、支援有條件的優勢企業做大做強。當前,管理培訓業正處於業務整合、創新發展的關鍵階段,一些優勢企業急需外部資金支援以突破發展瓶頸。管理培訓業在產業政策中屬於鼓勵類產業,建議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允許符合條件的優勢企業上市融資,鼓勵優勢企業加快發展,扶持其做大做強。這既有利於管理培訓企業自身未來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也有利於樹立行業標杆,引領行業健康、有序、規範發展,對中小企業發展也至關重要。

(五)鼓勵產業持續創新

管理培訓業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行業,必須不斷創新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一要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創新,例如對於網路培訓(e-learning)企業,可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高新企業優惠稅率、財政補貼等一系列鼓勵性政策待遇。二要強化管理培訓業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律環境,加強對培訓課程等方面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第三,將需求鼓勵政策特別是政府採購政策與鼓勵創新相結合,通過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政府採購和補貼力度,引導培訓企業不斷創新,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和個性化的培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