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父母傷害了你請不要悲傷

才智咖 人氣:1.1W

當我們長大成人,面對失敗,性格缺陷,似乎都能找到原生家庭這一罪魁禍首。假如父母傷害了你請不要悲傷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假如父母傷害了你請不要悲傷

父母禍害論

在我接手的心理諮詢個案中,確實有一大部分人,因為受到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從而在人際交往、親密關係、戀愛婚姻中出現困難。於是,戀愛婚姻的失敗、人際關係的困擾,甚至事業上的失敗,似乎都能找到原生家庭這一罪魁禍首。父母,似乎理所當然地難辭其咎。

於是,有心理學家大聲疾呼:家庭會傷害人!

更有甚者,還有人說有些父母哪裡是無條件地愛孩子,而是無條件地恨孩子。

在心理圈子裡,聲討父母傷害孩子的言論,也頗為流行,總能讓人嗅到絲絲的瀰漫著的對於父母的怨恨的宣洩氣息。

在我解決這類個案的問題時,我並不為那些父母開脫什麼,我只是聚焦導向於現實問題的解決。同樣,寫這篇文章,也不是想要表達什麼新穎的觀點,只是想更接近現實和真相。因此,我實在不忍心卻又不得不真實而懇切地說:別再那麼幼稚了,好嗎?

我想說,怨恨父母傷害了你,可能是讀心理學讀傻了。

心理學偽命題

心理學是近代西方文明、文化的一支。

在精神分析中,研究心理髮展,是在母嬰框架、父子關係框架內進行的。在家庭治療的心理學理論中,更加關注父親、母親、孩子三者之間形成的“三角關係”。那麼,在這樣的框架中,自然能夠發現母親對於嬰兒安全依戀的影響;父親對於孩子理想化榜樣的作用等等。這當然是對的。

於是,心理學家們,包括現實生活中的人們,驚異地發現:自小受到來自父母的影響,從而內化到潛意識當中的某種模式,一生都在影響著個體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當然也是對的。

於是,便有了“足夠好的父母”的期待,即能夠充分地迴應嬰兒的情感需求;又能恰如其分地給予適當的挫敗,從而培養孩子內在的自信感,保持有彈性的現實創造力。聽起來,也完美得可以。

那種近乎完美的理論,帶給人們諸多虛幻:做足夠好的父母!

於是,有人大放厥詞:既然父母不能給予孩子六十分以上的愛,還幹嗎要生兒育女?!——聽起來也理由十足。

但是(我真的不想說出真相),對於“三季人”講一年有四個季節,真的能講通嗎?在“母嬰框架”、“父母孩子框架”內發現的規律,真的適應更大空間和領域嗎?嬰兒是父母生的,孩子是家庭裡的,這固然沒錯,但是整個人類,卻是在自然的產物。因此,在親子關係的框架中研究和發現的心理學規律,放在更加廣闊的大自然和社會的框架內,難免顯得捉襟見肘。換句話,用“井底之蛙”的見識,真的無法解釋海洋裡的事物。

說得明白些,我個人認為(不防叫奇談怪論),心理學中的關於親子關係對個人影響的理論,並不太適用於成年後的人們在社會和大自然中這樣更加寬闊的領域。正是因為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些心理學規律,其實是一種虛偽的命題:在關係框架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大自然和社會領域。至少,它會顯得捉襟見肘。

再比如說“足夠好的父母”,這樣的“標準”真的存在嗎?對此,Heinz Kohut(海因茨·科胡特)在他的《精神分析治癒之道》(重慶大學出版社p029)中,“我不防用類比及反向的方式來說明我的觀點:解剖學或生理學教科書所描述的正常,無法在任何活著的人身上找到。雖然他們提到的標準只是與現實的類似,但我們仍然把它們給的基準看作‘標準’。”——用理論研究用的“標準”來套用活著的人,那不是標準的書呆子嗎?

那此讀了很多西方心理學理論、自己覺得很有學問很了不起的人們,理直氣壯地聲討父母的`罪過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自己所依靠、所運用的理論武器本身有那麼大的侷限呢?

天人合一

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難說精通。但自從在實際的心理諮詢個案中碰壁之後(發現怨恨父母並不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發現西方心理學理論有著相當的侷限),再加上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開始反思人類或作為個體的人,所賴以生存的環境。

說白了,人類的發展,是在社會和大自然這一大框架內進行的。所以,我們並不能把人類的(心理)問題,完全歸結於家庭或父母親子關係這樣狹小的領域。

事實上,母嬰關係也好、父母親子關係也好,都無法單純地在這一充滿侷限性的關係框架內理解發展性的問題。因為,在這種人際關係之外,還有外部世界。我們必需在人際關係(父母孩子)之外,看到外部世界背景。如果不能瞭解外部世界發生了什麼,那就很難理解父母孩子之間性的事情,也就難以讓孩子發展出適應外部世界的能力。外部世界,才是親子關係的真正背景。而忽略這個大的背景,是極其可悲的。比如說打乒乓球,如果忽略了運動員手中的球拍、球和球檯,那麼就只能看到兩個瘋子在跳動。凡事,必須結合其背景。

我們中國自古講究“天人合一”, 樹立“三才之道”,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的精神。換句話說,我們中華民族,從來不是單獨在人際關係的框架內看問題;而是講究與天地和諧相處,即追求與自然環境的平衡和諧發展的關係;同時追求人與社會、人心與人身的平衡和諧發展的關係。在這樣的大框架內,家庭(親子)關係固然重要,但,作為一個自然人,更多的要面向社會、面向自然來處身立命。

總之,脫離時代和社會背景,而把人的問題歸結於狹小的家庭環境中,那是無法看到問題全貌的,也無法獲得充足的資源和能力去面對外部世界。

有位年輕人抱怨父母看錢財看得很重,只顧打工賺錢而忽略了對子女的關愛,所以受到了很大傷害。當然,站在親子關係的框架內,我們不能否認這一傷害。但是,如果擴充套件一下看待問題的框架,加上大的時代背景,就能看得更加全面:作為父母的他們,為何要辛苦賺錢呢?事實上,作為他們的子女,未必不知道:如果沒有父母養家,拿什麼讓你活下來,拿什麼讓你大學?拿什麼讓你讀心理學理論從而來抱怨他們呢?站在更大的背景下會發現,父母們其實是在艱難的生活中,盡力地創造更好的條件,為家庭為子女謀取更大的福利。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永遠是渺小的,沒有人能夠逃避生活的艱辛。而對父母的怨恨,只不過是在面對父母的艱辛時,想要逃避作為子女的內疚感罷了。

出門在外

我十分不贊同那些在婚戀及工作中遇到困擾,然後迴歸原生家庭找癥結的做法。

去年夏天,我從家鄉鄭州到江西寶峰寺禪修,只帶了幾件短袖衣服。在江西住了幾天,發現氣溫低於鄭州好多度,而自己帶的短袖衣服根本不能抵禦涼氣。無奈天天披著大披風。在鄭州,我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可是到江西卻發現,那些準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如果把鄭州比作我的原生家庭,那麼從原生家庭走向社會,真的能夠提供完美的保障嗎?

原生家庭不管有多麼完美(事實上,完美只是一種不存在的標準),也無法讓你帶上足夠的乾糧走完人生的長路。那麼,當你在工作、人際交往、婚戀情感的關係中遇到麻煩時,你何必歸罪於原生家庭呢?就像我在江西遇到天涼,抱怨短袖衣服不是很愚蠢嗎?而我比較來自其它地區的人們帶有厚衣服,然後我說鄭州真可惡,這不是很傻蛋嗎?

唯一需要做的是,看看我從家鄉鄭州帶到江西的是什麼,能不能繼續使用;如果不能,那就需要另外想辦法。

家庭是社會細胞。細胞之於機體,當然很重要。而要發揮機體的整體功能,但依靠細胞的功能——不管它有多麼完備,都無法適應整個機體的需求。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尋求並發展新的機能。

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剝奪的女孩,在戀愛中處處以對方需求為重,以犧牲自己討好對方來營造戀愛關係,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敢爭取自己的利益。這當然無法締結健康的戀愛關係。那麼,怨恨剝奪型的父母,能夠解決自己的戀愛問題嗎?不能,只能讓她承受更多負面能量影響。然後,去追問自己有沒有權利表達自己需求、有沒有資格追求自己的利益,就能夠找到新的途徑。

從這個角度講,怨恨原生家庭或者父母,只不過是不願意走出原生家庭、不願意面向社會承擔自己的責任而已。實在是幼稚得可憐。

TAGS:父母 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