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

才智咖 人氣:5.22K

目前教師隊伍的整體心理狀況不佳已經不是某一個個別現象,實際上這種狀態已經輻射到整個教行業領域。我們都知道,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是整個教行業發展的基礎。那麼導致教師整體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

目標:

1、掌握教師職業的特性。

2、掌握放鬆的心理健康調適策略

培訓內容:

1、教師職業生涯的特點。

2、教師職業發展的階段及任務

3、學會心理健康自我調適。

培訓過程:

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它維繫著千百萬孩子的健康成長,維繫著千百萬家庭的幸福快樂,因而應該是最蘊含生命力和創造性、充滿幸福和歡樂的職業。教師們為了這一職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人們把教師比作園丁、春蠶、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絢麗的晚霞……,榮譽的背後我們教師卻揹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壓力。

教師緣何“心病”不斷?我想,造成教師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職業特點:教師的工作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與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知識突增、資訊爆炸、大眾傳播媒介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在很多知識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動搖和影響,由此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我們的教育物件大多是90年代以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在個性方面存在著許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賴、孤僻、缺乏集體意識和勞動觀念、意志薄弱等。同時,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衝擊和影響,思想困惑多,心理衝突多,教師工作中的難題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決新的問題,新的理論和方法又沒有系統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

教師本人:教師對自身能力、水平認識不足,過高估計自己,自我期望值過高,經常導致活動失敗而引發心理壓力。另外教師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三是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確而造成心理壓力。

社會環境:首先,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過高,最主要地體現在對教師培養人才的質量上。學生、家長、學校及各級領導、社會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教師。他們要求教師恪守職業道德,只求奉獻,不講享受,認為教師應該安貧樂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其次,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腦體倒掛導致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壓力。越來越富的大款與教師長期的貧困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超負荷的勞動負出、勞動創造出來的巨大的潛在價值、對社會發展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與教師微薄的工資收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再次,社會發展過程中許多不正之風的蔓延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使得教師的成就動機難以實現,因而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腦體倒掛是指相同工作時間內,腦力勞動的價格低於或等於體力勞動的價格的現象。)

案例11實驗1:一個南瓜的壓力實驗

揭示:職業生涯的特性:終生性、獨特性、發展性、總和性

教師職業具有以下特點:教學是一種孤寂的專業工作;教師的工作物件同質性大於異質性;教師與工作物件的年齡差距逐漸增大。

案例12實驗2:一杯水的重量:

揭示:學習身心放鬆的方法來緩解壓力,調節心理狀態,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教師休閒生活的主要功能

增進身心健康發洩負面情緒提高個人價值

促進人際關係學習新的知識避免角色呆板

擴充套件社會接觸面和諧家人關係

一、讓老師愉快工作的方法

案例13故事在美國舊金山,有一群賣魚人,他們過著又髒又累的生活,收入很低,處於社會底層;但他們決定過快樂的生活,把工作變成遊戲,享受這繁重的勞動。於是他們每天哼著歌,把魚在空中拋來拋去,互相鼓勵,真誠關心每一位顧客,不但讓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他們感動了很多人,附近很多白領在午休的時候來看他們,從他們那裡分享快樂。電視臺拍攝了他們的短片,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到舊金山旅遊的人專門到魚市上看他們。

這個故事近乎於一個神話。處於社會最底層、工作最辛勞的人找到了快樂,而大批社會地位高、工作清閒的人卻迷失了方向,甚至有人走上了絕路,這是為什麼?賣魚人把找到快樂的方法總結為四步:

一、玩。把工作當成遊戲。賣魚人把枯燥的工作當作遊戲,所以他們樂此不疲。孔子說:“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樂學為最高境界。孔子之所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就是因為他樂在其中嗎?童年時誰不喜歡玩遊戲?長大後誰不喜歡旅遊?我們在玩中完全放鬆,放棄功利,找到真我。但是,多數人把工作只當成工作,玩和工作是截然分開的。這個世界上,在工作中找到樂趣的人有幾個呢?常常聽到老師們抱怨:當教師又苦又累,比雞起得早,比牛幹得累。但是,如果老師們改變心智模式,把工作當成遊戲,把學生看成最美麗的風景,我想,笑容會時常掛在你們臉上。有這樣一位老師,剛參加工作不久,不顧老同志的勸告,帶領全班同學步行幾十公里爬木蘭山,他“把十年後的我”寫成字條,放在瓶中,埋進土裡。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有學生邀請他去尋找當年埋下的憧憬,他說回想那一天的瘋狂,真的很快樂啊!

二、讓別人快樂。有一首歌唱得好:“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有的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那是可恥的,也是短暫的,因為你不能控制別人的快樂,例如商紂;有的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快樂上,那是高尚的,也是長久的,因為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別人快樂,例如居里夫人、愛迪生。賣魚人真誠關心顧客,顧客甜美的笑容和純真的友誼就是他們快樂的源泉。你想過得快樂嗎?很簡單,讓你的學生快樂你就會快樂,反之,讓你的學生煩惱,你也會煩惱。在課堂上,如果你想方設法讓學生臉上綻放出最美麗的笑容,你會不快樂嗎?

三、投入,人在心在。賣魚人快樂的根源是他們全身心投入其中。國中時同學在一起議論長大“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當老師。”造化弄人,我做了老師,但我沒有感到教書的樂趣。一次同學聚會,我發現很多人的想法和我是一樣的。一個同學說:“每次走進教室就煩,出教室就輕鬆了。”我忽然覺得很可悲:我們每天都要走進課堂,如果進課堂就不快樂,我們為什麼還要做這個職業?單純的人是幸福的,我們這樣整天活在矛盾中有什麼意思?要麼快刀斬亂麻,辭職不幹;要麼,幹一天就要全身心投入,人在心在,並且從中得到快樂。心智模式改變了,很快,我找到了做教師的樂趣。于丹老師、百家講壇的教授們工作是辛苦的,但是,他們的快樂來自於他們的投入,當他們的眼睛看著下面的時候,當他手舞足蹈地講故事的時候,你會說:他是多麼投入又多麼快樂啊!

四、選擇你的態度。米盧說過:“態度決定一切”。誠然,賣魚人選擇了積極的態度,收穫了快樂;而很多人選擇了消極的態度,收穫了煩惱。記起這樣一則文章:一個女人跟著丈夫到撒哈拉大沙漠,單調的生活讓她要發瘋了,她寫信給父親,要求回家。父親回信只有一句話:兩個囚犯在牢房裡向外望,一個人看到的是窗前的爛泥,另一個人看到的是滿天的星星。女人明白了,她選擇了看星星,在沙漠過得很愉快。司馬遷選擇了忍辱負重,收穫的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陶淵明選擇了不為五斗米折腰,收穫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王昭君選擇了和親匈奴,收穫的是兩國人民幾十年的和平;李白選擇了一介書生,收穫的是“一生好入名山遊”的瀟灑身姿。那麼,你們選擇的是什麼呢?

是啊!改變你的想法,你就改變了世界。親愛的同學,我們為什麼不快樂?為什麼要為瑣事煩惱?多少人夢寐以求得到這個機會,多少人在羨慕我們的工作啊!我只是想;我生活十年和生活一年並沒多大區別——做著同樣的事,見著同樣的人。我們為什麼不盡情享受身邊的美景,他鄉的獨特風景呢?有條件的還可以享受異國的風情,讓我們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快樂的生活。記住:一、玩,二、讓別人快樂,三、投入,四、選擇你的態度。

二、我們怎樣來幫助自己

對我們教師而言,正確地處理好與同事、學生、家人的關係,能夠面對自己的`煩惱與不快樂,就能讓自己從容地品味生活裡的美好,那就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自己。

對同事——學會相融

我們與領導的關係是——樂隊與指揮,當我們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歡樂頌時,每個人都是快樂的,那種和諧之美來源於心。如果你背離了指揮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會覺得彆扭。你需要看著指揮的方向,一切行動聽指揮就好,其實一切很簡單,你只需將自己做為領導的“同事”,從領導的角度和高度出發,以大局為重考慮問題就可以了。

我們與同事的關係是——樹木與森林,眾所周知,教師的勞動除了具有創造性、示範性、長期性等特點以外,還是一種個體性很強的勞動,同樣的學科,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不同的教師上出來的課肯定不一樣,往往會表現出鮮明的個人風格。同事關係和諧,身邊有一些理解和關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裡就會多幾分安全感,工作就會充滿快樂。將自己做同事虛心的“學生”,你只需要細心地聽他講話,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間,每個平凡的我們都很偉大!

2、對學生——學會悅納。

所謂“悅”即“喜歡”;“納”即“接受”“悅納”就是喜歡和接受。關於悅納學生我們來看看兩個觀點。

觀點一: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佈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條件。只要有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那麼我們面前的絕大多數學生是可以成為好學生的,學習困難的學生也是如此。

觀點二:要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學生。

我們說,絕大多數學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現實中同事們往往有這樣的感嘆:“我真想把這個學生送給某個人,看看他怎麼能把他教會的!”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將直接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怎麼看才有利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我們承認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異是存在的,但是這種差異除了發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異之外,還有發展早晚的差異和智力結構的差異。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靈,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維能力很強,有的抽象思維能力驚人;有的文化課成績優秀,有的音體美天賦突出。有所特長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長,特長越長,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樣。例如王燕、張雨晴就有舞蹈的天賦。

案例14詩人普希金的故事:

因此我們做教師的千萬要記住陶行知先生的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話略做改動:“教鞭下有瓦特,冷眼裡有牛頓,譏笑中有愛迪生。”,是不是這樣聽著更有於利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如果我們都能這樣想,這不僅對學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於我們自身。

讓我們確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後都會開出花。

三、對自己——學會保護。

最大的殺手是自己——這不是危言聳聽。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這不是天方夜譚。

教師的工作沒有什麼危險性,那麼怎麼談得上殺手、醫生和保護呢?讓我們從應激反應綜合症說起。

壓力引起應激,應激狀態下,人們可能會有一些超常的表現,但這些超常的表現都只是一種短暫的輝煌,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一個母親會以比消防員還快的速度飛跑過去接住從樓上掉下來的孩子,就是一種超常的應激反應。有研究表明,在各行各業中,最容易患這種應激反應綜合症的人群依次為飛行排程員、大中國小教師、企業經理、駕駛人員和警察。教師僅次於飛行排程員,位於第二位!

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就應該想辦法保護自己。

案例15故事:哲學家----弟子故事。

如果你覺得你近來不太好,有些抑鬱、焦慮、透不過氣來,不妨來試試下面這些調節情緒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輕裝上陣。

“心是有限的舞臺,那裡不可能擺放太多的座位。”所以,從學生放學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時間交給自己,可以聽聽你喜歡的音樂,或者是悠揚的曲子,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幫你緩解一天的壓力。或者你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看的書放在隨手可觸的地方,哪怕只看一兩段,這一天裡你總算給了自己一點時間,為自己而活著。你會發現,你不但是教師,還是一個不錯的歌星、詩人、或者哲學家……只要你願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麗的、美不勝收的!

案例16一個旅行者的故事:

生活中,我們同這位旅行者一樣,也給自己的心理負載了太多的負擔,不必要的禁忌、消極的思想、陰鬱的情緒時時困擾心靈的焦慮等等,都讓我們舉步維艱,而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我們總是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試圖獲得他人的支援,更加重了對心靈的束縛。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才能輕裝上陣,這樣既可以集中精力於你應該完成的事,也可以給內心騰出更多的空間,使心理的潛力釋放出來,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個方法:簡化生活。

案例17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樣一篇文章吧!

第三個方法:轉移注意。

當你的情緒激動時,為了使它不致爆發和難以控制,可以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改變注意焦點,分散注意事物,把注意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情境轉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動上去。注意轉移的方式很多,可以看看電影,欣賞一下畫報,做自己平時感興趣的事,或者去郊外走一走等等,但對我們來說,有時候正在課堂上,不合理情緒來了,怎麼辦?不可能這節課我上了,我到操場透透氣吧?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再等一分鐘”,有時候再等等,遠遠比努力往前趕要好得多,因為這樣的等等,可以讓你在一分鐘後變得冷靜,本應該發的火不發,本應該生的氣不生,學生在你等一分鐘後再處理他時,他可就乖多了。所以,必要時給自己點時間,哪怕這一分鐘讓學生先做一道鞏固練習,你先靜靜地看看窗外,也是一種轉移注意力,冷卻後再處理,其實已經不用處理了。

第四種方法:合理發洩。

採取合理宣洩的方式是一種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這就像水庫裡的水如果太多就有衝跨堤壩的危險,此時為了保證大壩的安全,就要通過洩洪道把多餘的水釋放出去一樣。合理的宣洩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

(1)找人傾訴。

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種宣洩的方式,人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當有了煩惱和委屈時,如果沒有人可以傾訴,常會使人感到憋的難受,如果能把心裡的彆扭向朋友傾訴一番,即使不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也能使自己感到輕鬆了許多。近年來一些心理諮詢的熱線電話十分受人歡迎,就是因為它給那些需要傾訴但又找不到合適聽眾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傾訴物件。

(2)書寫日記。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傾訴物件,又不打熱線電話,也可以選擇自我傾訴的方式,即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向自己傾訴,這種方式對那些性格內向的人來說確是一種十分合適的宣洩方法。

(3)自我宣洩。

這是指獨自一人時可以採用的宣洩方式,包括一些對社會和他人沒有危害的行為,如在沒人的地方放聲大哭,或在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叫,甚至可以對一些廢棄物、軟一點的墊子進行摔打等,都能起到宣洩的作用。

(4)運動調節。

通過參加某些體育運動也可以達到釋放消極情緒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較激烈的、帶有對抗性的運動專案,像拳擊、足球等專案,這種調節作用就更明顯。

四、教師如何熄滅心中憤怒的火焰

[心理處方]

第一,承認人的差異性。生活中的人往往是形形色色的,有優秀者,也有較差者,這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基本事實。對於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來說,存在一些不良的表現,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正常現象,大可不必生氣動肝火。當然,這並不是說就不去管他們,只是不用動怒罷了。有了這樣的認識,對待不同的學生,你就會以平常心態去看待,你也就不會總是對他們抱有過高的個人期待。戴爾有句名言:“避免動怒的唯一方法是在內心消除這樣一種想法:即是,你要跟我一樣就好了。”要求別人達到自己心中的標準,一個成人對待同齡人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何況是對待不成熟的學生呢?

第二,適當示弱。不要總以為自己是老師,在學生面前就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或者內心深處總固守著一種信念:我是老師,我就一定能夠控制你。這兩種心態具體表現為強烈的尊嚴感(不允許學生冒犯我,否則十分丟人)、自能感(即自以為是心理,相信自己有能力讓別人完全聽從自己)。這兩種心理是產生“教師霸權”心理的主要因素。而事實上,教師也是普通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不可能沒有缺點和不足,在學生面前暴露出弱點並不是什麼醜事,相反還可能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和親近感。經常想想自己也是普通人,就可以淡化“霸權心理”;在與學生對立衝突的時候,退讓一步,顯示自己一定程度的無奈,這是消除矛盾、減少衝突的良策。同時,這也不會降低你的威信,也可能會激起其他同學的同情與支援。

第三,要時刻記住。發火是無能的表現。憤怒與吼叫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在一定程度表明了你的不滿態度,但是也同時反映了你不佳的修養與別無它策的實力。要避免發怒,一要冷靜地面對現實,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認清真相;二要尊重他人,哪怕是對待行為不怎麼規範的學生,也應該以尊重為前提;三要考慮後果,憤怒的後果只會是激化矛盾,甚至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境地。情緒失控的人,往往會做出越軌的事情來。古語說得好:“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第四,對於學生中的有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時可以視而不見,冷凍處理。特別是上課的時候,應以絕大多數學生的利益為重,不要受個別同學的小節所左右。因此,作為老師,照樣應該學會寬容,無論何時何地,善於寬容總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其實寬容與嚴格要求並不矛盾,寬容別人的人一定是心胸開闊的。

五、教師心理健康的調適

(一)合理認知

1、認識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

案例18:“賣鹽與賣傘-晴天與雨天”一位母親兩個兒子的故事。

案例19: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的故事。

案例20:航空公司與或火山灰揭示;不同的認識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行為決定效益。

討論:案例21:同樣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批評:“胸無大志!”;外國的老師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結論: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討論:案例22一家主人與一隻狗和一隻貓的故事:

所以有人說,教師“把學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裡;把學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獄中。”從某個角度說,教師的崗位是學生提供的,學生既是教師的教育物件,又是教師的衣食父母!尤其是那些難教育的學生,甚至還提供了教師提高教育能力的機會。因為有了不愛學習的學生,才鍛鍊了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能力;因為有了不會學習的學生,才鍛鍊了教師教授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因為有了各種異質的學生,才鍛鍊了教師轉變學生的能力。

(二)、積極適應客觀環境

積極的適應就是要學會接受,很多人都知道怎麼去付出,卻不會接受。付出是一種幸福,付出了就不要後悔。學會接受卻很艱難,接受一切不平等,接受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

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我們不能知道別人的想法,但我們可以努力克服職業倦怠,創造幸福生活,用全新的姿態去接受生活給我們的一切憒贈。

比如:把每一個教案當做一首散文詩來寫

把每一次晨間談話當做一次講演來做

把每一節課當做一臺精彩的節目來演……

假如沒上過公開課,爭取機會上一堂觀摩課試試!準備過程中也許會緊張忙碌,但這個過程卻能讓你經歷到一種探索的喜悅。

案例23:兩個粥鋪的故事。

結論:學會適應,探討新的改革方案:給別人留於餘地,再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空間,這樣才會在不聲不響中獲勝。

(三)、正確調整自己

1.積極的自我意象:

作為人的潛能是十分巨大的,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在自我發展方面有這樣一個觀點:“你想什麼,什麼就是你”。

案例24:大魚吃小魚的故事。

結論:無力感和建立了碰壁的條件反射-見到小魚就躲開,出現消極的自我意象。

案例25:跨欄定律:

2.增強自信:

心理學家班度拉說:“一個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響。能力並不是固定產生,能發揮到何種程度有極大的彈性。能力感強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來,遇事總是著眼於如何處理,而不是一味擔憂。”

案例26:世界著名指揮家,日本的小澤征爾的故事。

結論:真才實學是積極的自我意象、自信心源泉。沒有真才實學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是沒有自知之明的狂妄自大。

3.正面的自我暗示:

無條件地、非理性地接受外界或自己的語言或其它刺激,由此而產生特定的知覺、觀念、信念、情感和行動的現象叫暗示。人群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較強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

案例27:醫生和高血壓的病人。

案例28:國外對要執行死刑的罪犯作實驗。

結論:其實這是虛擬的,根本就沒有給被試抽血。這是消極的暗示的作用。

案例29: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某人在閒談中觸及到了另外一個人敏感區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也沒說什麼,本應該過去的事,其中旁邊一位說他那麼說你怎麼不說啥呀,你的脾氣挺好呀。這就是一種暗示。(俗話說看熱鬧的不怕事大的)再比如,中央在釋出很多精神的時候就有暗示,專家解讀你就會知道國家又要在哪方面發展了或投入了。

我們提倡積極的自我暗示,每天早晨起來對自己連說三遍:我是一個有恆心的人,我是一個有毅力的人!我還有很大潛力沒挖掘出來!我一定會成功的!我是幸福的人!試試看,不出一個月你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行,每天都這樣消極的暗示自己,可能你真的就不行了。

4.合理比較

比上不足則越比越不足,比下有餘則越比越有餘。人們更多的是比上不足。苦惱之源常來自於比較,擺脫苦惱的靈丹妙藥往往也是比較。

感到工資不如人家高的時候,與下崗工作比。

當學校發的福利津貼你覺得少時,與其他領不到工資的教師比。

當別人職稱聘上而自己屢戰屢敗時,與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比。

當別人無德無才卻青雲直上,你枉有千里馬之才卻只讓拉磨時,與古今中外才華橫溢卻慘遭不幸的人比。

這一切都不如人家時,還可以這樣比:我的妻子(丈夫)比他們的賢惠(體貼),我的孩子比他們的出息,我的身體比他們的健康,我的家庭比他們的和睦,我比他們有兩套或多套房子,我比小商販有工資,將來有退休金……

接受自己目前的狀態,悅納自己的成績、性格。我聽過有的老師跟我這樣講過:我一個小小的教師,有多大的能耐,能掙這麼多錢,還住上了樓房,可知足了。我的很多同學都在家種地呢。這話說得多好呀。心理很健康。

5.恰當、合理地宣洩:

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每天都會遇上一些無聊的不愉快的事情。這就會給你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要是這種壓力過剩的話,人就無法保持心理平衡,這就勢必影響身心健康,最終甚至導致神經病。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洩,容易造成心身的緊張狀態。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洩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著手。“心”方面如在適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或寫日記。“身”方面如劇烈的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等等。還可以出門旅遊,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可以傾訴、發牢騷,找好朋友、知己……

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把心中的不平、不滿、不快、煩惱和憤恨統統地向他顧吐出來。我們時常能看到有些人下班回家途中到酒館去,一邊喝著酒,一邊發牢騷。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的發洩方法。雖然看上去有損自我形象,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的話,這是個很有成效的方法。人可以通過發傾訴、牢騷來消除心中的不平與不滿。能消除精神疲勞,使人輕鬆愉快。當你受到委屈淚流不止的時候,就可以大哭一場,哭完後心裡舒服多了。這也是一種好的宣洩方法。在美國就有摔盤子的宣洩店。

案例30:美國總統林肯宣洩的故事

案例31:一位教師和學生宣洩的例子。

結論:請記住,哪怕是一點小小的煩惱也不要放在心裡。如果不把它發洩出去,它就會逐漸地越積越多,乃至引起最後的總爆發。

6.避免期待性焦慮

案例32:高中生焦慮症。在我們的學生心理健康調查中,有焦慮症的很多,

分析:初步判斷是屬於期待性焦慮。期待性焦慮所指向的是特定的即將發生的事件,在本案中是指外語考試。來訪者每次面臨外語考試就會出現緊張、害怕的情緒,並伴有心慌、手發抖、出汗和尿急等等軀體化反應,以及考前的睡眠障礙,都是焦慮典型症狀。

案例33:婚前期待焦慮症。

分析:初步判斷此個案屬於婚前的期待性焦慮。由於面臨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事件——婚姻,來訪者由於之前和男友在個性、經濟上的差異對婚後生活產生緊張和害怕,擔心兩人無法磨合與適應,由此引發焦慮情緒。

生活在現時中,生活在獨立的今日。關閉過去,把已死的過去關閉掉,不要以悔恨去陪葬!把未來也象過去一樣關閉起來,憂慮未來就是今天精力的浪費、精神的疲憊。我們要養成生活在獨立的今天之中的好習慣,把今天過好,只有今天是屬於自己的實實在在的一天!”——卡耐基

7.自言自語: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自言自語”是消除緊張的有效方法,有利於身心健康。

案例34:一個22歲的女孩幻想症。

分析:通過自言自語也是一種心理自我緩解的方式,在日常人際互動中不能很好地應對他人的語言,採用壓抑迴避的方式,但內心已經很不舒服,於是過後通過這樣與自己對話來完成積壓的情緒,從意義上來說並非不正常,而是自我調整,但是最好學會正面積極和諧的溝通,才能讓自己內外在更加統一協調。我在生活中也有過體驗,心裡憋悶的時候就自言自語,這樣真的能減輕壓力。這是真的。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經常這樣就要做心理除錯了。

8.適當的運動、娛樂和幽默:

壓力過大時可以通過運動或娛樂活動減壓,看小品、幽默故事、聽音樂、唱歌等。幽默語言、幽默故事

幽默感是避免人際衝突,緩解緊張的靈丹妙藥,不會造成任何損失,不會傷及任何人。

案例一:蕭伯納有一次遇到一位胖得像酒桶似的牧師,他挖苦蕭伯納:“外國人看你這樣乾瘦,一定認為英國人都在餓肚皮。”蕭伯納謙和地說:“外國人看到你這位英國人,一定可以找到飢餓的根源。”

案例35:二鍋頭的威力

9.採用分解法:

請你把生活中的壓力羅列出來,一、二、三、四……,你一旦寫出來以後,就會驚人地發現,只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便可以逐漸化解。化整為零。

10.抑怒--訓練自己不生氣

第一,學會說“沒關係”。設想以前發怒之事,利用鏡子技巧對自己說“沒關係”。

第二,發生不順心的事,遇到誤解後,採用心理放鬆的方式,對自己說“小事一樁”。學會給自己吃“寬心丸”。

第三,試試推遲動怒的時間,每一次比上一次多推遲幾秒,久而久之,可自我控制。

舌頭可以在嘴裡打轉,一般激情二十分鐘後就沒事了。保持沉默法。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說過:“沉默是最安全的防禦戰略。”有句老話:“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請記住這一古訓。

第四,當你發怒時,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根據自己的選擇來行使的權利。

第五,請你信賴的人幫助你,讓他們每當看見你動怒時,便提醒你。

第六,要自愛,提醒自己即使別人做的事情如何不好,發怒首先傷害自己的身體。(一句話阿Q精神勝利法)

11.其它:

⑴擁抱大樹。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裡,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則消失。咱們學校沒有大樹,可以擁抱下電線杆,也能緩解夜裡,真的不信你試試。

⑵看恐怖片。英國有專家建議,人們感到工作有壓力,是源於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鼓勵,是打起精神。所以與其通過放鬆技巧來克服壓力,倒不如激勵自己去面對充滿壓力的情況,例如去看一場恐怖電影。

⑶運用語言和想象放鬆。閉上眼睛,通過想象,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的綠茵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裡,聽著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⑷一讀解千愁。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便付諸腦後,煙消雲散。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⑸嗅嗅香水味。在歐洲和日本,風行一種芳香療法。特別是一些女孩子,都為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煉出的香油所醉倒。原來香油能通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伏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和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⑹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並不在於僅僅滿足於肚子的飢餓需要,而在於對緊張的緩解和內心衝突的消除。當食物與嘴部面板接觸時,一方面它能夠通過面板神經將感覺資訊傳遞到大腦中樞,而產生一種慰藉,使人通過與外界物體的接觸而消除內心的壓力;另一方面當嘴部接觸食物並咀嚼和進行吞嚥運動的時候,可以使人對緊張和焦慮的注意得到轉移,在大腦攝食中樞產生另外一興奮灶,從而使緊張興奮區得到抑制,最終使身心得到放鬆。(此法對女同志最適合)。

⑺穿上稱心的衣服。當人們穿上自己認為非常“順眼”的衣服,自我感覺良好時,就會重新鼓起面對現實的信心和勇氣。

⑻養寵物益身心。一項心理學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榮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大為減輕。東京一家電腦公司的老闆為消除僱員的緊張,每個月花2500美元請人定時牽來憨態可掬的牧羊犬,讓公司僱員放下手中的工作來逗弄牧羊犬,從而達到因工作緊張而帶來的精神壓力。

⑼調息放鬆。調息放鬆法,也稱深呼吸放鬆法。此法的關鍵是將胸呼吸(由於緊張,使吸入的新鮮空氣最多隻到達胸部便被撥出)變成腹式慢呼吸(儘量向內更多地吸入空氣,再輕輕地、慢慢地將氣撥出)。此法可促使血液迴圈正常,讓緊張心理得以緩解,降低個體對焦慮的易感度。

⑽注意轉移法:所謂注意轉移法就是採取迂迴的辦法把自己的注意力、情感和精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使消極的情緒在蔓延之前就被一些因素干擾,不再惡化,朝著良性方面發展。過於強烈的消極刺激都與當時的情境密切相關,只要善於脫離不利的情境,對於情緒的控制就變得相對容易。

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一般控制在:強度弱,時間短,儘快浮出水面。地獄中仍然可以建設天堂,苦海也是海,可以遊一會兒。

合理思考、及時調整、正確行動!

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不能改變他人,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態度;不能樣樣順心,但可以事事盡力;不能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

擁有健康並不意味著擁有一切,失去健康則意味著失去一切!

綜上所述,教師的職業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職業,是一種用生命感動生命,用心靈澆灌心靈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告訴我們的:“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就更為重要了。

如果你是綠色的,你周圍的人就是健康的!

如果你是陽光的,你周圍的人就是溫暖的!

如果你是努力的,你周圍的人就是進步的!

如果你是向上的,你周圍的人就是可以展望的!

最後,願我呵護的你,每天都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