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學:壓力適應與心理健康

才智咖 人氣:1.71W

從心理學角度,壓力是由外部事件引發的一種體驗。

健康心理學:壓力適應與心理健康

在人們的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與生存發展相關的事件。有的是已被意識到,如家庭爭執、戀愛婚姻等;有的是尚處在潛伏階段,如考試可能失敗,彩票可能中獎等。生活事件,就後效來說,可被分為令人愉快的和令人不愉快的兩類。但是,無論哪類性質的事件,都要求人們去改變現狀,以便應對事件帶來的新情況,要求人們付出努力,去應對生存環境所發生的變化。這種應對,就叫“適應”。

適應,意味著腦力和體力的付出,包括對事件的性質和強度的評估,對自我能力的評估等。

承受壓力的能力因人而異。同一個人,可因不同的身體狀況或心境狀況而承受能力不同。這說明,所謂壓力,並不單純是客觀事件本身,而且更多的成分是人們的主觀體驗。

(一)壓力的內省體驗

心理學中所說的壓力,乃是人的內心衝突和與其相伴隨的強烈情緒體驗。

我們生活在充滿矛盾的世界裡。為此,我們隨時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互不相容的、互相排斥的甚至針鋒相對的事物,心理作為現實的反應,便把它們引入我們的腦海,在我們內部世界形成動機的衝突、目的的衝突,以致在我們心裡,形成左右為難、無所適從、無法選擇的心態。當一個人正處於此種境遇時,便會體驗到苦惱和焦躁不安。這時,我們說他正體驗著壓力。

心理學家勒溫和米勒按衝突的形式,將內心衝突分為四大類:

1、雙趨衝突

當兩件有強烈吸引力,但兩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現在面前時,比如中國俗話所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出現時,人的內心便形成了雙趨衝突的局面。這種情況,如果夾帶著情感色彩,體驗到的壓力就更大。比如:一個男子同時被兩個女子看中,她們兩個對男子都有吸引力,現行道德只允許選其中之一,這時,男子便陷入雙趨衝突之中,體驗到痛苦的壓力。

2、趨避衝突

當一個人想達到一個吸引力的目標,但達到該目標卻有極大危險,這時,便進入了趨避衝突的境界。比如,一個人想結婚,但結婚這件事必然承擔種種責任,並且失去某些自由,所以,一個人在結婚前總有一番心理衝突。

3、雙避衝突

當一個人面臨兩種不利的情景,便體驗到雙避衝突的壓力,比如處在腹背受敵的情景時。人們遇到這種情景,往往長期不能決策,最後“聽天由命”,陷入被動境地。

4、雙重趨避衝突

雙重衝突由兩種可能的選擇引起。當兩種選擇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時,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就會處於雙重趨避衝突中。比如:一個工作機會工資高,但工作性質卻沒有發展前途;另一個工作機會工資不太高,但工作性質卻有發展前途。一個人面臨這種情況時,不論選擇哪個工作,都有利有弊。於是就會出現雙重趨避衝突,體驗到雙重趨避衝突的壓力。

(二)壓力的種類

按壓力的強度,可把壓力分為三大類:

1、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類生活事件,這些事件,是人們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無法迴避。如:入學考試、完成困難的任務、遭遇從未經歷的事情、戀愛、婚姻、就業、失業、親人亡故、遷居等。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某一時間階段內,經歷著某一種事件並努力去適應它,而且其強度不足以使我們崩潰,那麼我們稱這時候體驗到的壓力為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

經歷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對於承受人來說,其後效不完全是負面的。在適應這類壓力的過程中,雖然付出了許多生理和心理的資源,但是隻要在衰竭階段沒有崩潰,並且沒有再發生任何事件,那麼,承受人在經歷過一次壓力之後,會提高和改善自身適應能力。以往有許多研究證實,經歷過各種壓力而未被擊垮的人,可以積累許多適應壓力的經驗,從而使他有利於應對未來的壓力,這正像通常所說的“吃一塹,長一智”。

2、疊加性壓力

疊加性壓力有兩類。

第一類,同時性疊加壓力。在同一時間裡,有若干構成壓力的事件發生,這時,當事者所體驗到的壓力稱為同時性疊加壓力。俗稱“四面楚歌”。

第二類,繼時性疊加壓力。兩個以上能構成壓力的事件相繼發生,後繼的.壓力恰恰發生在第一個壓力的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這時,當事者體驗到的壓力稱為繼時性疊加壓力。俗稱“禍不單行”。

疊加壓力,是極為嚴重和難以應對的壓力,它給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有的人可在“四面楚歌”中倒下,有的人在衰竭階段能被第二組壓力沖垮。

3、破壞性壓力

破壞性壓力又稱極端壓力,包括戰爭、大地震、空難、遭受攻擊、被綁架、被強暴等。人類在實際生活中,此類壓力並不罕見。

經歷極端壓力之後,心理症狀是多方面的。情緒方面以沮喪為主,易激惹,同時伴有攻擊行為,與親人變得疏遠,對當時的記憶喪失,長期注意力難以集中,迴避社會活動、失去安全感,等等。對破壞性壓力造成的後果,心理學干預是必須的。

(三)壓力的適應

適應壓力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警覺階段(發現了事件並引起警覺,同時準備戰鬥)、搏鬥階段(全力投入對事件的應對,或消除壓力、或適應壓力,抑或退卻),最後是衰竭階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資源,最後“筋疲力盡”)。

在適應壓力的三個階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狀態各有特點。

警覺階段。交感神經支配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副腎上腺素,這些激素促進新陳代謝,釋放儲存的能量,於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壓、體溫升高等等。

搏鬥階段。該階段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徵是:

(1)警覺階段的生理、心化指標在表現上恢復正常,外在行為平復,但這是一種表面現象,是一種被控制狀態。

(2)個體內在的生理和心理資源被大量消耗。

(3)由於調控壓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個體變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的困擾,都可引發個體的強烈情緒反應,比如,孩子的哭鬧、家裡來客人、接聽電話、家庭成員的小小意見分歧,都可使其大發雷霆。

衰竭階段。由於壓力的長期存在,能量幾乎耗盡,這時,已無法繼續去抵抗壓力。

如果進入第三階段時,外在壓力源基本消失,或個體的適應性已經形成,那麼,經過相當時間的休整和養息,仍能康復。如果壓力源仍然存在,個體仍不能適應,那麼,一個能量資源已經耗盡而仍處在壓力下的人,就必然發生危險,這時,疾病和死亡的發生都是可能的。

(四)影響壓力所造成後果的中介因素

壓力作用於個體後,經過中介系統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對強度和性質可以產生某些改變。

1、個人認知系統的作用

人們接觸到壓力,首先是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評估壓力的性質和壓力對自己的利弊及程度;進而評估自己的實力,確定自己能否戰勝壓力,確定對待壓力的方式,是逃避它、消滅它,抑或是努力適應它。正確地認識和評估壓力,正確評估自己的實力,可使事件的強度相對降低,否則,效果相反。

2、社會支援系統的作用

社會支援系統的作用有兩種:1)具體地支援當事人。在物質上給與幫助,增加應對壓力事件的物質條件;2)給當事人精神支援。幫助當事人認識、理解事件的性質和強度,與當事人一起策劃應對方式;使當事人在困難時期不感到孤獨無助,從而增強應對事件的信心,穩定情緒。

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可以使壓力事件的強度相對降低,不好的社會支援系統,其作用相反。

一個人在遇到事件的打擊時,如果擁有他人的關心,有用的社會支援,也有強有力的社會支援,那麼,他的抗壓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更好地抵抗壓力,不致造成壓力後的不良反應。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親密的和可信任的關係,是壓力的有效緩衝器。

3、生物調節系統的作用

生物調節系統不要包括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它們的功能狀態好,可以防止或降低應激後果的軀體化症狀。反之則不然。

綜上所述,個體對事件的實際反應,是由中介系統對壓力進行增益或消解後的相對強度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