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愛自己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

才智咖 人氣:1.98W

在學習愛自己過程中,有什麼錯誤是我們比較容易犯的呢?下面學習愛自己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愛自己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

  

1.家庭是所有問題的主導因素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們的理論決定了我們觀察的物件。」

如果我們今天要探討一個人心理不正常的原因,我們總是往「他的父母到底對孩子做了什麼?」吹毛求疵下總能找到幾點可以責難的地方,因為父母不可能什麼都做「對」。相反地,我們會因此忽略父母對於我們在精神方面的支援,給予愛的力量。並且一味朝父母身上追究原因,客觀地看,忽視了社會及文化上的負向壓力。(可參考我寫的《一切都是父母的錯”,正在毀滅我們的社會》一文。

其結果可能造成「我們將只能獲取片面的事實」,失去問題的焦點;「加重來談者的『受害者』心態」,讓來談者積怨更深。

2.心理治療的性別歧視:女性總是受到較多的責難

最近有一篇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談及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為何民調低落。[1]其中不難看出希拉里各種勤勉、負責、強悍的形象,反而讓選民覺得她是一位職業政客,民調甚至有選民用「不可輕信」(distrustful)形容希拉里。

派佛談到過去心理治療有將女性視為代罪羔羊的傾向,如「獨立」、「權勢」方面的自信與果敢,向來被冠以正面意義的詮釋,認為是健康的東西。和女性性格相關的如「分享」、「親近」則被視為弱勢與神經質的描述。並且一個家庭其他成員心理健康,其責任都連結到女性身上。但現代女性往往在外跟同性與異性拼博,回家卻又得扮演多重角色的責任,結果默默承擔非但沒有讚譽,還多了責難。

當女性──尤其母親──被偏頗的視為家中成長的罪魁禍首,那誰來關懷女性本身的身心健康呢?

3.心理治療曾經常把正常的人性經驗病理化,因此教導一般人一種「痛苦需要有一套解釋」的想法和態度

凡事將問題或經驗病態化的結果是,一個家庭在接受心理治療之後,往往也因為苛刻的檢視和隱私的被侵犯,而變得不堪一擊。好比將「受苦」用某些心理學方面的名詞分類後,反而將「愛」之類的價值,轉為負面的東西,讓人對健康的愛產生了混淆。

好比一個關於佛祖的故事,一個女子抱著死去的孩子找佛祖,希望能讓孩子死而復生,佛祖告訴女子「在村子中找到一個沒有受過苦的人,向他要一個芥菜種子,我就讓你的孩子死而復生。」最後這名女子沒有找到芥菜種子,但她發現每個人都會受苦的經驗,甚至比她自己受過得苦更悽慘。

派佛說:「受苦是人之常情。」如果將悲傷全看成變態的憂鬱,只會將問題更加瑣碎化,讓來談者更覺得自己無助,反倒不敢面對或解決問題。一旦逃避養成習慣,倒有可能讓人更加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痛苦中。

4.心理治療經常將重心放在人的弱點,而非「恢復力」

破佛以加州禿鷹為例,牠們的雛鳥必須用自己的力量啄開蛋殼才能降生,力道不足的就會活活死在蛋殼中。有研究員幫助那些啄不開蛋殼的小鷹破殼,結果這些輕易破殼的小鷹往往很快死去。

作家懷特(T. H. White)說:「人在悲傷時最值得慶幸的事便是能自悲傷中學習到一些事情。」

諮詢的作用包括情感上的安慰,但那只是過程,不是主要的目的和結果。諮詢幫助一個人能夠面對痛苦經驗,整合出處理問題的個人能力,培養面對逆境的恢復力和免疫力,這也是一個人建立自信的來源。

5.心理治療的一些方式曾經為求診的人制造更多的問題

6.的確有些專業人士濫用職權*

當一位來談者宣稱「我之所以一直失業,是因為我的邊緣性人格造成。」這僅只是狀態描述,甚至這描述可能並不正確,且一來無法呈現一個人的獨特性,並且給人一種「知道病名等於解決問題」的錯覺。

心理諮詢有所謂「二十六條法則」,也就是一次諮詢上的`大意、失敗,往往需要二十六次治療才能使來談者重新匯入正軌。

對諮詢的危害,諮詢師需要對自己的權責和影響力有所警惕,好比給來談者的病徵貼標籤,往往就是造成偏差問題的開始。使來談者感覺自己的病徵存在,逐漸失去生活的自主性,以及解決困境的責任感。

7.心理治療加強了病人的自戀傾向,並且不重視道德責任

8.心理治療經常混淆「道德倫理」與「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對於「善意的慈悲」和「承擔責任」界線不清*

心理治療不僅只是一種俗人的告解,好像把醜事都說出來,諮詢師原諒我,結束諮詢後我又能心安理得做同樣的事。

某個層面來說,人的「愧疚感」是人自省的來源,儘管有時會造成自我厭惡等負面影響,但那也是一個人在誘惑中秉持倫理道德,在行惡後能改過遷善,在個人生活中顧及群體和諧的內在動力。

因此今天諮詢中,在處理類似內疚感的負面感受,不只是以「去除」這些感受為目的,還需要探究這些感受背後的種種原因,學習如何運用理智,合理運用與處理感受與行動之間的作用。

諮詢當使我們不失人的良善,因為這是人格健全的一部分,而一個人格健全的個體,對於維持一個有益身心社會環境,具有互為表裡的作用。

9.心理治療過份重視個人的救贖,並非團體的福祉

派佛說:「如果馬丁.路德和肯尼迪都得『完全』治癒自己的心靈,才能真正為社會做點什麼,他們這一輩子忙著找尋心靈上的安適就好,根本沒時間為別人做事。」

從人本主義學派的角度來說,沒有人的心靈是完全健康的,就像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有點小毛病,但這些無礙於生活的基本活動。因此進行諮詢,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在生活上就徹底癱瘓了,反而和社會脫節,和正常的生活徹底分裂,有害於一個人的心靈復健。

在我個人的諮詢經驗中也是如此,就像電影《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一個對愛絕望的人,往往單一的支援和安慰並不能使他站起來,有時只是讓他變得依賴。反倒讓他有機會去幫助他人,感受自己還有付出的力量、愛的能量,更能讓他重新認識愛,調節心靈的傷。

10.心理治療經常強調治療本身比生活更重要

心理諮詢師的力量很大,其角色不是幫來談者做決定,而是幫來談者學會自己做決定。但諮詢無法取代家庭,正如諮詢師無法取代家人。

諮詢使我們心靈得到寬慰,進行自我覺察,乃至自我的心靈重建,但諮詢無法取代生活本身。

諮詢的終點是「結束關係」,就像父母看著孩子獨立,給予祝福,儘管這會有些情感上的不捨與拉扯。但最終心理諮詢的意義,就在於讓來談者重新迴歸生活。

終究,諮詢是諮詢師的工作,幫助來談者渡過難關,但和家人、愛人、朋友放在一起,諮詢師的重要性應該排在最後一位。不過份誇大,或是讓來談者養成不必要的依賴,這是諮詢師應有的自覺。

TAGS: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