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的介紹和預防方法

才智咖 人氣:7.81K

一、治療強迫症方法有哪些

第一、一般治療強迫症

觀察強迫症患者何時出現緊張情緒;鼓勵並接受強迫症患者表達其生活壓力、焦慮及緊張等情緒;鼓勵強迫症患者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其感受;適當控制強迫症患者的強迫動作,當其出現長時間強迫動作時,可突然提出問題讓其思考回答,以轉移其注意力;當強迫症患者減少強迫動作的頻率時,應及時予以鼓勵。

第二、藥物治療強迫症

常用的三環類抗抑鬱劑主要有氯米帕明(氯丙米嗪)的療效較為肯定。在治療強迫症時,氯米帕明用量一般為50~300mg/s類藥物,如氟伏沙明、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帕羅西汀等藥物均對強迫症狀有效。一般用量氟伏沙明、舍曲林為50~300mg/d,氟西汀、西酞普蘭、帕羅西汀20~80mg/d。

第三、心理治療強迫症

在支援性心理治療基礎上,認知行為治療強迫症具有肯定的療效。其中,常用的是暴露與反應預防療法。在暴露與強迫症患者所擔心的情景中,然後阻止強迫症患者安全性行為的出現。同時對強迫症患者的認知缺陷或錯誤的病理信念進行糾正。

二、怎樣有效預防強迫症

1、採取順應自然的態度。有強迫思維時不要對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做應該做的事。要理解這是違背自然的過度反應形式,要逐步減少這類動作反應直到和正常人一樣。堅持練習,必然有益。

2、家人、朋友對患者既不姑息遷就,也不橋枉過正,鼓勵患者積極從事有益的文體活動,使其逐漸從強迫的境地中解脫出來。

3、從小注意個性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給予過多,對於預防強迫症的發生有很大幫助,特別是父母本人有個性不良者更應注意。

4、參加集體性活動及文體活動,多從事有理想有興趣的工作,以建立新的興奮點去抑制病態的興奮點。

5、注意心理衛生,努力學習對付各種壓力的積極方法和技巧,增強自信,不迴避困難,培養敢於承受艱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質,是預防的關健。

6、自我調節不能解決問題時,要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實施心理治療。

三、引發強迫症的原因

1、生物化學因素

60年代以來從生物化學研究發現5-HT回收抑制劑能明顯進步強迫性神經症的`療效,改變其預後。如有人對43例強迫症兒童的研究發現其腦脊液中5-HIAA的濃度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有學者對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症前後的生物化學研究發現氯丙咪嗪治療期間其腦脊液中5-HIAA濃度明顯下降,且其症狀的改善與5-HIAA濃度下降呈正相關。幾乎大多數抗強迫症狀的&物均有抑制5-HT的回收作用。如氯丙咪嗪、帕羅西丁和氟西丁等,說明5-HT與強迫性神經症發病機制有關。但也有報告為陰性結果。故5-HT與強迫性神經症發病假說的很多問題尚待進一步證實與探索。

2、遺傳因素

是一種素質因素。強迫性神經症患者的雙親有強迫症者約為5%~7%,這較一般居民為高。雙生子的研究由於病例太少,尚無定論。但是人格特徵受遺傳的影響,而人格的特徵在本病的發生中起一定作用。如同一類心理社會因素在有特殊人格的基礎上更輕易發生強迫性神經症。這類人格的特點系膽小怕事,優柔寡斷,做事過於細緻嚴厲,古板,井井有條,力求一絲不苟,反覆推敲等。

3、器質性因素

有人提到昏睡性腦炎、癲癇、顳葉損傷的病人中有強迫性症狀;另外從近年本症外科治療顯示尾神經束、邊沿腦白質切除有效,提示強迫症狀發生可能與上述部位的功能有關。有人提出基底節功能失調可能與本病有關,用腦GT檢查發現有雙側尾狀核體積小,PET檢查有雙側尾狀核和外側眶額皮質糖代謝率增高。

四、強迫症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1、疲勞感持續時間較短,不伴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經過休息和娛樂即可消除。

2、焦慮反應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實原因,如面臨大學聯考,但可隨著事過境遷而很快緩解。

3、類似歇斯底里現象多見於婦女兒童,如女性大喊大叫、撕衣毀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脅輕生、兒童可有白日夢、謊言表現。日常生活中強迫症的臨床表現

4、強迫現象有些辦事認真的人反覆思考一些是不是得罪某個人、反覆檢查門是否鎖好等情況,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5、恐怖感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有現恐怖感,有時也想往下跳,這種想法如得到糾正不再繼思考,屬正常現象。

6、很多人都將輕微的不適現象看成嚴重疾病,反覆多次檢查,但檢查如排除相關疾病後能按醫生的勸告,屬正常現象。

7、偏執和自我牽掛如走進辦公室時,人們停止談話,就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這種現象通常是一過性的。

8、錯覺正常人在光線暗淡、恐懼緊張及期待等心理狀態下可出現錯覺,但經反覆驗證後可迅速糾正 、成語“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覺正常人在緊張時可聽到叩門聲、呼喚聲,經確認後能意識到是幻覺現象,醫學上稱之為心因性幻覺、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覺,不能視為病態。

10、自笑自言自語 、有些人在獨處時自言自語甚至邊說邊笑,但有客觀原因,能選擇場合,能自我控制,屬正常現象。

TAGS: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