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強迫症的瞭解

才智咖 人氣:1.67W

強迫症會引發次生疾病

對強迫症的瞭解

強迫症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疾病,其危害是多方面的,對患者的工作與生活都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同時,強迫症會引發次生疾病,進一步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強迫症引發的次生疾病主要有:

一、導致患者患上精力分裂:強迫症的表現多是精力分裂症早期階段的主要表現形式,但強迫症表現內部實質意義時常是荒謬不可理解的,垂垂伴隨出現明顯的畏縮離群,情感冷淡的特點。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會出現思維聯想障礙以及貪圖、幻覺,這些個都比較容易辨別的明顯的強迫症的表現行為,所以一定要謹慎。

二、導致患者患上孤獨症:反覆的動作以及意識行為是孤獨症的常見疾病狀,易與強迫症的表現混淆,但嚴重的交往障礙以及多數患者存在語言功效障礙以及智力發育障礙卻正好是強迫症患者所不具備的。為此,仔細詢問病史以及注重不雅察其語言、行為特點,診斷的問題不大,但與高功效的孤獨障礙以及不典型孤獨症的辨別還要從發育史、病程、社交能力、語言運用水平等全面資料以及檢查來進一步辨別。

三、導致患者患上抽動綜合徵:部分抽動的綜合徵患者存在不自立的、反覆雕版的動作以及行為或典禮動作以及行為,有的還出現強迫統計、反覆語言而酷似強迫症的表現,但抽動症極少同時具備強迫觀念,並且她們都有抽動的綜合徵的病史或同時存在抽動,辨別一般不困難。

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強迫計數演變成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可想而知強迫症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有多大。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短片《DIX》,企圖探索強迫症患者黑暗、非理性的精神世界。電影裡的主人公每當他走到“第十步”時,他就會不由自主產生血腥、恐怖的幻想。

電影中馬克是一個英俊帥氣、挺拔陽光的年輕人,可是誰也不知道他的心中承受著怎樣的痛苦。他是一名強迫症患者,每當外出時他總會不由自主去數人行道上的地磚,從一數到十,到第十步時,馬克便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恐怖臆想之中。那一刻,整個世界變成了巨大的絞肉機,冰冷無情地將他撕成碎片。這些血腥的臆想令馬克痛苦不堪,他只得向心理醫生(Alain Choquet 飾)求助。醫生引導他正視眼前似乎難以逾越的障礙,鼓起勇氣以粉身碎骨的代價去克服對第十步的恐懼。馬克最終能否戰勝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嗎?

主人公是個有很重強迫症的患者,他對自己走的每個路磚都刻意去選擇。在他的思想裡,他必須得走他思想中的那幾塊,否則自己會被分屍(這其實只是導演為了形象化強迫症對人的影響,在強迫症患者的思想裡,並不一定不那樣走自己就被血腥的分屍,會有類似的各種情況)。

後面有一幕,主人公沒有被強迫症心理左右,逼著自己走了一條很隨意的線路,畫面裡然後他被分屍,這也是導演對主人公心理的形象化。當他跨完所有的路到達終點時,他的“破碎”的身體又重新拼在了一起。這其實就是導演在表達,在告訴強迫症患者:即使你走了一條你感覺很不舒服,不符合你內心的路線,過程或許很痛苦,但結果仍然是完美的。意在激勵強迫症患者戰勝自己。

這部電影傳達出的資訊是:希望輔導醫生或者其他人能引起重視,患者的問題可能不僅僅只是一個,解決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後面還有更多,更難的問題有待解決,需要持續引導、治療,需要大家的繼續關心,幫助病人豎立正確的心態!

在現實中像電影中主人公那樣的強迫計數症患者也是有的,電影中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希望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需要大家的繼續關心,幫助病人豎立正確的心態!

我得了恐艾症嗎

那天,我的診室來了這樣一位病人。

他看上去一臉擔心,手裡拿著張溼紙巾,小心翼翼地在凳子上擦了三遍才僵硬地坐下。

跟自己戰鬥了一番以後,他終於一鼓作氣抬起頭說:

醫生,我覺得自己有艾滋病。

循循善誘下,我瞭解了他的故事。

小張從小家教就嚴,父母對其要求高,日常言行要求嚴厲,如飯前飯後必須洗手等,家裡條件也不錯,經常有父親的外國朋友來家裡短住,父親會敦促小張抓住機會練習英語。

上大學後,在學校圖書館,小張在一本書裡瞭解到,國外艾滋病發病率特別高,艾滋病有很強的傳染性,而且治療效果差。不知怎麼地,他突然冒出奇怪的`念頭:

之前與外國朋友接觸過,我會不會染上艾滋病了?我是不是沒救了?

恰逢有些勞累,他隨即聯想:

完了,我是不是已經有艾滋病的症狀表現了?

小張整天被這些「瘋狂」的念頭折磨,反覆思索,有時甚至頭皮發緊、呼吸困難、就像快要死了似的,那種感覺,真是太可怕了。

「自己得了艾滋病」這個可怕的念頭怎麼都揮之不去,小張開始反覆到各地大型三甲醫院及疾病控制中心檢查。檢查結果總是陰性,小張仍不放心,前述想法仍揮之不去。

漸漸地,他覺得這個世界很髒,到處都是艾滋病毒,反覆洗手,成天生活在擔心「被艾滋病汙染」的恐懼之中;衣服、床單、被褥、枕套也是必須單獨清洗、單獨晾晒……繼而,他不敢與同學合住宿舍,週末回家也不敢與父母同住、同吃,擔心會被艾滋病感染。

小張成天生活在反覆清洗、恐懼擔心、反覆思考諸如「我會不會染上艾滋病」等問題之中,退學回家仍無改善,甚至不敢出門,不敢與人說話,說話後也會反覆在腦子裡唸叨「我會不會被感染上艾滋病」。

這些表現折磨小張近半年,弄得他痛苦不堪。在家人及傳染科醫生的反覆建議下,小張總算勉強同意來看心理醫生。

講完後小張問,醫生,我是不是得了「恐艾症」啊?

什麼是「恐艾症」?

近幾年,媒體報刊是有關於「恐艾症」的報道,尤其是報道有過高危性行為(如不潔性行為、同性性行為等)、接觸可能存在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能沾染被汙染的血液等,在普通大眾中造成恐懼心理,甚至形成一種「流行性的恐艾」現象,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很多人在獲悉艾滋病的部分資訊,在初期有此擔心也屬正常反應。

但,之後這種擔心愈演愈烈,並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學習、人際交流等,則屬病態表現。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尚無「恐艾症」這種疾病的診斷標籤。

「恐艾」的行為表現及情緒反應等,屬於一種綜合徵或症狀群,從醫學角度分析,可以見於如下一些疾病:

1. 強迫障礙

上面例子中的小張,最後確診患有強迫障礙。

他的「恐艾」心理屬於一種強迫觀念,繼而衍生出「擔心遭到汙染」的強迫觀念,強迫性疑慮、強迫性清洗等。他的腦海被這些想法佔據,這令他焦慮不安,甚至出現了「像快要死了似的」的驚恐發作症狀。

為了抵消強迫觀念帶來的不安,他反覆地接受檢查、反覆地進行清洗,然而這並不能帶走他的不安,於是,強迫的清洗和檢查變得更頻繁。

2. 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會為了「確認」自己患上某種重病而反覆檢查,並且認為診斷他「沒病」的醫生是庸醫;而在這之前,患者可能發現身體上存在某些和這種重病恰好一致的症狀表現。

少數有「恐艾症」表現的人,會對自己的些許不適解釋為染上艾滋病而焦慮、害怕,儘管有反覆的醫學保證(如多次檢查均正常),個體害怕或堅信患病的觀念仍持續存在,一直確信自己患了艾滋病。

3. 疾病恐懼症

這種恐懼症,和動物恐懼、幽閉空間恐懼等疾病同屬一類,實為「特定恐懼症」的一種。

這類患者,反覆擔心自己患上癌症、性病或其它像艾滋病這樣的嚴重疾病,當這種想法不出現時,患者能意識到這種想法是不正常的,部分患者會迴避到醫院檢查。

4. 流行性癔症(集體癔症性發作)

偶爾新聞報道,某國小生肌注疫苗後出現不適反應,懷疑疫苗質量有問題,隨之不久,班上大部分同學出現相似的不適反應,後經證實,疫苗質量沒有問題。

這實乃一種流行性癔症發作,這種「流行」情況最易發生在關係比較親密的同伴年輕女性之間,典型情況是流行首先發生於群體中具有高度暗示性、表演性及關注焦點的個體,這個首發的病例可能是來自對軀體疾病威脅有一般性瞭解的個體,也可能是對某個熟人感染疾病特別關注的個體,或者可能存在與所擔心疾病無關的某種不適。

對大眾而言,艾滋病的可怕程度,已經超出了它本來的威脅性。在極少數的情況下,被確診為艾滋病的患者周圍,與其有過接觸的人也會表現出「患病」的症狀,併為此恐慌不已,而且這種「患病」能夠神奇地「傳播」給更多接觸過「發病者」的人。

5. 軀體妄想型障礙

這類患者極少,他們本身可能就存在人格障礙,比如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行事多疑、個性固執甚至偏執。

與之前幾種情況不同,這類患者可能完全沒有過任何「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的經歷」,就是「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檢查結果並不能糾正其看法。

此類患者,堅信他們患有軀體疾病或軀體畸形,無法用事實糾正,但沒有明顯焦慮反應,也缺乏明顯的求治動機。

6. 急性應激障礙

又稱「急性心因性反應」,非常少見。

患者可能偶遇與艾滋病有關的突發事件,如媒體報道、在公交車上被人扎針(後經證實是清潔注射器)等狀況,隨即出現緊張、恐懼、呼天搶地哭泣的表現,不斷念叨「完了,完了,我被傳染艾滋病了」。

7. 其它精神障礙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等其它精神疾病,也可能在疾病的某個時期存在「恐艾症」的行為與表現,此時專科諮詢診治尤其重要。

假如「恐艾」怎麼辦?

假如曾有過不用安全套的性行為、或者曾經有過其他高風險的行為,存在患病的擔心是正常的。

目前,國內醫院對艾滋病的血液檢查是免費的,一般情況下,在高危行為三個月後進行檢查,檢查結果如果是陰性的,就不需要再有擔心了。

然而,假如檢查之後,擔心不僅不能平復、反而愈加深重,不得不通過反覆就醫、檢查等行為來緩解焦慮,甚至對身體的細微變化十分敏感,建議去醫院的精神心理科看醫生。

就像前面說的,「恐艾」行為或表現可能是多種心理疾病的「共同」表現,針對不同診斷需要進行不同治療。

因此,就醫是自我處理中最好的選擇。

強迫症新增成員:運動強迫症

估計你已經聽說過選擇強迫症、關懷強迫症、晚睡強迫症,今天為大家介紹強迫症新增成員一名:運動強迫症。

中央電視臺著名體育評論員於嘉近日向媒體自曝,說自己有“運動強迫症”。原來在強迫症的眾多臨床表現中,有一種強迫症叫做運動強迫症,那麼什麼叫做運動強迫症?運動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運動強迫症需不需要治療呢?

名詞解釋:運動強迫症

據專家介紹,運動強迫症是一種聽來罕見,但正在高速蔓延的精神障礙性疾病,也被稱為運動強迫性神經症。運動強迫症患者彷彿對做運動著了魔,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也會強迫自己做運動。

“臨床表現”:一天不運動心裡就空落落的

據新浪網報道,中央電視臺著名體育評論員於嘉近日向媒體自曝,說自己患上“運動強迫症”。他說,有時候,辛苦了一整天,但還是會把不到2歲的女兒哄睡著覺,再出去“耍一圈”。“如果一天沒鍛鍊,我整個人的狀態就不好,感覺沒有精神,心裡空落落的。”

央視名嘴於嘉還告訴記者:“打個比方,每天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12分鐘靠牆靜蹲,分幾組完成,每次花不了10幾分鐘。”他認真地說,“其實,10分鐘時間可以完成很多事,所以,為什麼不運動呢?”

於嘉除了這些運動與鍛鍊外,也會帶傷參加運動。據《百度百科》資訊顯示,2013年國內首個馬拉松賽在廈門結束。本次比賽除了有田徑名將加特林和演員桂綸鎂助陣之外,央視體育頻道的主持人更是組團來參加,劉建巨集、沙桐、於嘉等人都出現在了起跑線上,而於嘉有傷在身的情況下更是神勇地以4小時16分34秒跑完了全程。

是否要治?運動強迫症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需要指出的是,並非熱衷運動的人都是運動強迫症患者,專家在此強調,多數患上此類精神障礙性疾病的人,原本在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形象評價方面就存在著潛在的問題,所以才容易被強迫症所控制。

專家稱,運動強迫症患者最大特點就是再疲憊的身體也抵不過強烈的運動慾望,最終他們只能任由自己被運動所控制。這種情況屬於一種強迫傾向,是運動強迫性神經症的表現。建議運動強迫症患者早日治療,也可以進行自我調整,以自我調理治療的方法來改善自己。

怎樣有效地預防強迫症復發

很多朋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助練習後,發現堅持不懈的練習的確減輕了自己的強迫性習慣甚至是強迫症狀。但是,有時好像稍有不慎,強迫症又重新席捲而來。其實,即使是在非常成功的諮詢之後,讓你焦慮情緒產生的情境還是會發生;就好像不管你再怎麼擅長游泳,大海中的浪還是一個接一個地打過來。重要的是,我們知道這種事情會發生,因此有了更充分的準備去有效應對它們,保持來之不易的改善成果。

怎樣有效地預防強迫症復發呢?

一、瞭解自己的壓力源

我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壓力可能會突然激發起強迫模式,讓你重新跌入強迫怪圈。通常情況下,一個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一旦超負荷,你當前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效率就會降低。假如你現在正在執行減肥計劃,這時你遇到了許多來自生存、人際、家庭的壓力,那麼你很可能就不再有足夠的能力去堅持這項計劃了,因為我們要花費不少的經歷去處理應接不暇的壓力。我們現在正在執行一項名叫“走出強迫症”的計劃,計劃快要結束了,這時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壓力,那麼我們就很可能被迫擱置這項計劃了。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找出那些對你來說會產生壓力的事件和情境、識別出你應對這些壓力的習慣性方式,把它們羅列出來,並提前計劃好怎樣做可以讓自己減壓。如果你能在這些情境中減輕情緒上的負擔,那麼在這些壓力下,強迫症狀重新出現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可以參考的方法有焦慮管理訓練、自信訓練、認知重建、放鬆訓練、正念練習等。

二、繼續進行暴露練習

既然深陷強迫泥沼時,暴露練習強有力地拉了你一把,現在又有什麼理由拋棄它呢?

1. 當強迫模式出現時,對自己喊停,把感覺到的痛苦強迫迴圈開始的先兆。

2. 覺察到強迫思維,複述它們,可能的話給他們貼個簡短的中性標籤。

3. 如果痛苦還在繼續,那就呆在這種痛苦之中,帶著開放和好奇的心感受一下。

4. 當你感覺已經可以駕馭這種痛苦了,就繼續把注意力放在手頭的事情上,而不是執行強迫行為。

三、用新的行為填充強迫症離開後留下的空白

對很多朋友來說,強迫思維、強迫行為、迴避行為佔用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得不逐漸放棄越來越多的興趣愛好來把時間騰出來。當強迫症漸行漸遠,朋友們會驚訝地感覺到自己變快了、時間多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抓緊時間重拾或培養興趣愛好,否則一閒下來,你就會又去想那些曾經相當熟悉的事情:強迫思維、強迫行為、迴避行為。如果你整日整夜地呆在家裡,感覺生活無聊,沒有目標追求,那麼強迫症又會趁機回來陪伴你,它以為你需要它。因此,為了保持成果,你需要找些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來做。

四、尋找守護天使

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自助過程和正在做的事情告訴你的朋友和家人,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援,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當強迫症離你而去,你需要更真實的玩伴和朋友,我們把這些值得你信任的人統稱為“守護天使”。

有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援,當強迫模式開始干擾你的時候,他們可以作為監督人幫助你更快速地發現強迫模式並喊停、更敏銳地察覺強迫思維、並且更有信心和勇氣停止強迫行為。

TAGS: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