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心理學書籍

才智咖 人氣:1W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下面我們來看看學前兒童心理學書籍,僅供大家參考!

學前兒童心理學書籍

學前兒童心理學書籍

1、《每天懂點孩子心理學》

這本書主要針對3~8歲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毛病”和“問題”,運用兒童心理學和成長心理學的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家長找到這些問題的深層原因,並且給予專業的方法指導。

3~8歲是孩子性格、思維方式、價值觀等形成的重要時期,而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在思想上和行為上都要求獨立、自由。孩子的這些要求,如果家長沒有注意,或者不加理會,孩子就會出現諸如暴力、反抗、叛逆等等行為。對於這些行為,家長如果簡單地加以壓制的話,必然會遭遇孩子更大的反抗,更加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

所以,3~8歲孩子的家長,在發現孩子的不良行為時,需要做的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深入瞭解行為背後的深層的心理原因,運用科學的辦法加以引導,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每天懂點孩子心理學2》

8歲前,你可以幫助孩子獲得好性格。

如果你的孩子內向、膽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嘗試,不能融入新的環境;如果你不知怎麼糾正孩子的性格弱點,完善孩子的性格;那麼你需要閱讀本書。

它將幫助你:

1.瞭解你的孩子,讀懂他的內心;

2.認識幼兒心理髮展曲線,引導他的成長;

3.學習符合兒童心理學的教養方法,科學育兒;

4.借鑑成長心理學方法,糾正孩子的成長偏差。

3、《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

一個孩子最大的幸運是什麼?有一個懂教育的母親。

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開始,如果我們不懂孩子,那麼我們給孩子實施的“教育”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場災難!誰對0—6歲階段的孩子影響最大呢?是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佔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是任何人、任何機構都不可比擬、無法替代的!父母一職比任何崗位都重要!沒有誰生來就會做父母,做父母也需要“崗前培訓”和學習,否則你就只能把孩子養活、養大。

這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A.注重案例,而且是作者自身的案例。書中記錄了超過240個家庭親子教育案例,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這樣讀起來顯得有趣而不枯燥。

B.引入文學的創作手法,如哲理小品文字一般,通過敘事一件小事,讓人領悟到某個育兒道理。

C.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作者是一位真正把教育融入到生活小事中的細心媽媽,而這些生活小事,是每一個家長都有可能遇到或經常遇到的。在和孩子的親身相處過程中,作者幾乎記錄和發現了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細小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是非常好的家教契機,作者既從教育者的角度闡述了科學的教育觀,又從媽媽的視角講解該如何處理孩子在成長路上面臨的種種問題。這為我們培養孩子,提供了一個典型的標本式的案例集合,有很強的實用性。

4、《愛在左,管教在右》

本書中寫到“我以理性的左腦,作為受過專業養成訓練的心理治療師的身份;以感性的右腦,作為一個看見兒子健康成長的母親的身份,謙卑地述說我的教養理念。由此誠摯地希望,因為我的分享,而為許許多多的孩子,帶來更寬鬆而美好的成長經驗。”

金韻蓉老師是一位心理學家,尤其擅長芳香療法,同時她也是一位非常懂得教育的媽媽,有一顆深愛孩子的、母親的心,溫暖而又充滿力量。

這本是延續了金老師以往細膩、感性的文風,從專業的心理學角度,解析孩子的心理,詮釋有效的教子方法。書中內容涵蓋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碰到的普遍問題及解決方案,同時還穿插了有趣的能量色彩學和芳香療法。

5、《你很重要——破譯青少年健康成長密碼》

“人們都固執地認為孩子們是美好而單純的,其實,並不總是這樣。就像一條魚,對於它一生相依為命的水,又能瞭解多少呢?孩子對痛苦的體驗甚至比成人來得更豐富、更強烈、更沉重……”這是著名作家畢淑敏在創作《你很重要:破譯青少年健康成長密碼》時的有感而發。而如何破譯青少年成長的密碼,畢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特徵,精心設計了12個有針對性的遊戲,讓孩子們在最能使他們放鬆的遊戲中,不自覺地敞開心扉,流露出心底最真實的自我。《你很重要破譯青少年健康成長密碼》裡看似簡單的遊戲,卻充滿著深入淺出的智慧導引,讓青少年朋友在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之後,能夠戰勝各種心理問題,發掘自己的潛能,成為健康向上的陽光少年。

兒童心理學研究法

1、觀察法

瓦龍認為,兒童心理學從一開始就採用了觀察法,並且正是依靠這個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觀察法是反映客觀的方法,但是也極易混入主觀因素。為了全面而確切描寫,觀察時就要有所選擇,同時也要使用“參考體系”,即那些能加以說明並和原有的知識經驗體系相配合的現象。另外,他還要求觀察者掌握一個重要的原則:方法要結合觀點。只有正確的觀點,才能保證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2、實驗法

瓦龍認為,對3歲前的兒童不能使用實驗法,因為實驗法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觀察法。為了便於觀察而改變兒童生活的自然條件,會使兒童的心理髮生不自然的'變化,這樣做毫無疑問是得不出正確的結果的。他認為在有的實驗中,可以不改變物件而只改變觀察的工具,這就是把觀察法和自然法結合起來,即自然實驗法。

3、臨床法

瓦龍指出,臨床法在處理病態心理的兒童時,可以根據結果來倒推原因;研究病態兒童的某種典型行為。就可能瞭解他們的心理活動或機能的發展速度。臨床法有助於診斷髮展不正常的兒童,預料他們能夠適應哪些生活,並且在對正常發展的兒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導上,具有重要意義。

4、測驗的統計法

瓦龍認為數量上的統計雖然有侷限性,但可以運用。在統計任何一個心理特徵的數量時,不要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必須仔細觀察。如果是進行智力測驗,測驗的目的是為了要把兒童智力發展的最高水平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利用統計法來補救測驗法的不足,進行一些核對和校正。在瓦龍看來,測驗和統計法對分析個別心理特徵或許可以作出某些貢獻,但對於綜合地表現一個人的心理整體,則是無能為力的。

應當指出,瓦龍的研究方法,其特色不在於方法本身,而在於統帥其方法的觀點,即在運用研究方法時,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認識現實的不斷形成的及其變化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客觀現實的本質。因此,瓦龍堅決反對在研究兒童時與其周圍環境相脫離,也反對A·比納制定“發展的階梯”,只從智力和單純數量方面去研究兒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