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物如此打動我們

才智咖 人氣:7.27K

來源:《心理月刊》 編輯:穎新 文:方方/Isabelle Taubes 譯:界上佬

為什麼動物如此打動我們

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後,因為不被容許把寵物帶進避難所,女主人就和寵物犬Yusuke在可能倒塌的房子裡待了3天,直到地震動物救援團體來幫忙。對生命的一視同仁,讓人動容。

更可貴的是,動物救援團體在獲救的100多隻狗身上,多半都找到了主人留下的電話字條,有的還留下了錢。

還有在微博上,無數人為貓島揪心,因為田代島(貓島),就在事發附近的海域。災情涉及之處一片汪洋,新聞記錄了10米高海嘯吞沒小島的過程。這在很多人心口猶如插了一把刀。田代島,曾是貓的天堂,每年,都吸引了許多愛貓人士專程前往,就為了摸摸那些毛茸茸的小傢伙。

災情發生時,有些人會先救自己的寵物,然後才會冒險去救陌生人,這種事一點不會讓寫下《動物的解放》的哲學家皮特·辛格(Peter Singer)驚訝。身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倫理學教授,他否認所謂上帝賦予了人類對動物有至高無上權力的思想,一切有感知的動物皆平等。

如今,小動物早已在我們心中激起了真正的情感,甚至成為很多家庭的一員。也有人會隨身攜帶些貓糧狗糧,餵給路邊那些不期而遇的流浪小動物。是什麼讓動物如此打動我們呢?

看到它們,覺得“心都化了”

幾乎所有長毛和羽毛的動物,都讓我們相信能夠與它們建立情感聯絡,從而成為寵物。很多動物對人都有一種無條件的愛,這點非常吸引我們。即使最愚蠢的人也能得到寵物狂熱的愛,它會始終如一地忠實於主人。即使經常被勒得太緊或遭到粗暴對待,狗狗也毫不記恨,全無怨言。

《卡拉是條狗》裡的男主角,一分錢都要掰開來用,但要傾其所有把小狗救回來——因為,它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讓他感到尊嚴的生命。這是一種難以用慣常思維來理解的情感。從沒養過寵物的Angela最近領養了兩隻大狗,薩摩耶和哈士奇,因為都在磨牙期,所以,每天回家都是場災難。但對Angela來說,就如同迅速養了兩個孩子,感情黏連在一起。

之所以養薩摩耶和哈士奇,因為第一眼看見這種狗就讓人精神振奮。從來沒有人發起過保護蠍子、蟑螂和蒼蠅的運動。除了活躍的生態主義者,也很少有人真正關心金槍魚的命運。事實上,能讓我們產生美感的動物更容易打動我們。

大多數人類學家相信,我們的基因早就預先設定,每當看到長著圓眼睛、發出溫柔的叫聲、看起來像嬰兒一樣脆弱的動物,我們都會受到觸動,會覺得“心都化了”,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把寵物當作孩子的替代物。我們已經都習慣稱呼這些四條腿的傢伙為寶寶,也興奮地自居狗媽貓爸。專家指出:“這種習慣看似幼稚,但其實很正常,因為我們將它們視為最親密的夥伴。”

家庭和文化的傳承

不過,我們身邊也常會遭遇一些大人或小孩子虐待毫無抵抗力的動物的極端事件,他們認定這些動物是骯髒的,低人一等的。直到現在,小元子的媽媽還心驚膽顫,只有3歲的女兒已經知道怎麼拔下螳螂的翅膀。外婆家有隻小狗,女兒會在狗狗睡覺時,把碗裡的水澆到它頭上,還會在狗狗吃飯時突然把飯盆踢翻。“她是在吃醋嗎?還是我給她的保護不夠?但不管怎樣,她這樣殘忍,讓我感覺害怕,這不會是她天生的性格吧?”

但也有正好相反的事實,陳博是做當代藝術的,當他第一時間知道要做爸爸時,就決定開闢一塊土地,養3條狗。“我要把兒子當狗來養,讓他和狗在一起,赤腳踩在土地上。自然生長。”兒子現在14歲了,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一些父母該教給他的,比如獨立、非語言的溝通等,有很大一部分是從狗身上學到的。也因為有狗狗,兒子和父母的關係,一直很和睦,性格開朗活潑。

弗洛伊德曾說過:幼兒會開心地拽掉蒼蠅的翅膀,而兒童則是花樣繁多的“邪惡分子”,他們會為了滿足內心的衝動,點燃所有的木頭。而那些在善待動物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將狗和貓視為好夥伴。

看來,我們對動物的情感也是家庭、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結果:我們必須從父母那裡學會“貓咪是可愛的”,才會產生去撫摸它們的願望。

比人更可靠?

按照傳統的道德觀,必須先照顧人,然後才去管狗,這讓人有些不好意思承認對動物的柔情。根據一項新近的研究表明,與動物的交流其實可以發展我們對別人的關注。

但是也有不少人顯現出對動物極度的關愛,而對周圍的人情感淡漠。為此,精神分析專家吉拉爾·莫萊爾(Gérard Morel)解釋:“有時候,對動物氾濫的同情心是我們對與人無法傾心相對的遺憾的補償。”這種極端的愛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在動物的陪伴下,我們會產生催產素和依戀激素,這些幸福因子通常只有在被信任的人圍繞時才會分泌出來。

有種成見認為,動物只不過是我們的替代品,主要用來彌補主人的孤獨和沒有孩子的`缺憾,不過也有不同事實印證:“寵物主要生活在家庭環境之中。那些擁有很多朋友且職業生活充實的人更喜歡養寵物。”往往,這時候,小寵物會成為家庭關係的潤滑劑。

任俊憲從沒有想過養動物,當女兒自作主張帶一條狗和兩隻烏龜回家後,他曾火冒三丈地想宰了它們!家裡不過才60個平方米,哪裡容得下這麼多生命?他和女兒關係一直不太好,雙方始終找不好合適的溝通方式。

也不知何時起,遛狗就成為他的必要工作,更美妙的事情是,女兒和自己的關係也隨之變得柔和,“她會和我一起聊狗的習慣,好像我們之間有種能量恢復了。”某種程度上,與動物的密切關係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對社交生活的需要。在沮喪和脆弱的時刻,我們有時更喜歡與動物待在一起,而不願意與人交流。因為面對“嘟嘟”或“咪咪”,我們無須偽裝,不需要費力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

正如很多人看到雛鳥從窩中墜落到地上,比見到老人在街上跌倒更受觸動,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對人冷淡。恰恰相反,吉拉爾·莫萊爾強調:“困境之中的小鳥會立即喚醒我們的保護欲。而處於危險之中的人則會令我們害怕,讓我們產生對自己的死亡的焦慮。因此,我們寧願視而不見。”

孩子虐待動物,他們長大後會怎樣?

有這樣一組資料,也許可以說明問題:有調查顯示,在300個13歲孩子當中,90%相信動物會付出無條件的愛,只有10%認為養狗、貓或倉鼠沒有任何好處。對動物冷漠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如果喜歡虐待動物取樂則很可能產生惡果,比如導致成年後違法犯罪,甚至殺人放火。與其他人相比,童年時曾虐待動物取樂的人在成年後會更多地犯暴。在被指控犯下性罪行的謀殺者中,46%的人都曾在童年或少年時期虐待動物。

關鍵思想

- 所有有感知的動物都是平等的,這種思想已經得到廣泛的接受。

- 虐待動物的行為如今更加讓人不能接受,更加令人不安。

- 愛動物並不會導致對人類痛苦的冷漠。

TAGS: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