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才智咖 人氣:2.32W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歡迎來參考!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狀況

(一)適應性問題。包括對環境和人際關係的適應、對學業的適應、對經濟狀況的適應和對生活自主性的適應。進入大學後,面對陌生的環境、生疏的人際關係,絕大多數大學生表現出不適應,心理衝突多,情緒起伏大,在實際生活中常出現諸多矛盾。如孤獨感與強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情緒與理智的矛盾;幻想與現實的矛盾等。當對這種因環境改變而出現的焦慮、不安、孤獨感超過限度時會產生心理問題,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的適應常常會出現問題,表現為學習不得法、考試焦慮、不會安排學習時間和計劃,一旦考試的環節出現問題,就會表現出不自信,情緒低靡,甚至厭學等。

(二)人際交往問題。進入大學,人際交往面拓寬了,複雜的人際關係往往使學生不知所措。大學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際交往知識和技巧,易引發人際衝突,陷入孤獨、逃避、自我心理設防。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交際心理障礙,表現為交往中溝通不足、社交恐怖、關係失調、人際衝突等時有發生,從而導致心理失調。

(三)情緒問題。由於過分緊張,大學生通常會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波動。表現為情緒波動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時而積極情緒佔據主導,時而被消極情緒主宰,遇事不冷靜、易衝動等。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等因素是不可忽視的

(一)社會的原因。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與當今的社會環境有關。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變革、科技進步,正在轉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政治氣候的多變,中西文化的衝突,各種思潮的湧入,諸種矛盾衝突對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強烈和複雜。競爭的加劇、壓力的增大、東西文化的碰撞、價值觀念的多元、貧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調整等等,當這些展現在心理結構還相當稚嫩的大學生面前時,他們的理論知識和人生閱歷還無法使他們找到正確的答案,出現心理失衡是很難避免的。

(二)學校教育的原因。學校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的環境和教育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有著更直接更深刻的影響。由於中國小教育過程中過分注重智育,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基本社會實踐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培養和鍛鍊,致使不少大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進入大學以後,由於學習的壓力和對大學集體生活的不適應,導致一些學生產生孤獨、壓抑、空虛等不良情緒。

(三)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每個孩子成長不可忽視的條件。家庭對於塑造學生個性、養成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都有重要的影響。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包括:不完整的`家庭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往往使其產生孤僻、冷漠、粗暴的人格特點;父母關係不良、緊張或衝突,經常吵架甚至相互敵視,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往往表現出自私、敵視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缺欠;家庭教育方式的“態度不一致”、“溺愛”、又會造成孩子懦弱、虛榮和隨心所欲的毛病;嚴峻冷漠、家長的經常打罵、缺乏人情溫暖的家庭會使孩子遲鈍、猶豫不決、具有凶犯暴力的傾向。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便會誘發心理疾病

(四)個體的原因。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與其正處於心理髮展階段密切相關。大學生正處於青年中期,青年中期是心理髮展開始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是一個人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但同時又是心理髮展與成長的困惑期。由於我國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學生身體發育快,但身心發展呈不平衡狀況較為普遍,心理成熟滯後於生理成熟。心智慧力無法控制生理成熟而衍生的衝動。其心理傾向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例如富有理想又易脫離實際;熱愛生活又易因受挫而悲觀失望;思維活躍又易於偏激;自我意識強又難以對自己客觀準確的定位。因此,經常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衝突、心理困惑。

三、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應對策略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應當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全員參與,在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全面開展,全過程進行,以最大限度健康發展學生為目的。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首先,要大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長期以來許多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卻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無法擺脫,主動尋求幫助的學生較少。除了心理保健意識不強外,另一個原因是一些同學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有誤解,彷彿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的人都會戴上一頂“不正常、有問題”的帽子,有同學甚至不敢選修心理教育的課程,還有些同學則是不知道心理諮詢是什麼,哪些問題可以通過諮詢來解決。所以,在學生中普及心理衛生知識,為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作廣泛宣傳是該項工作能有效開展的前提保證。其次,要通過開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的選修課,幫助學生增強心理調適能力,維護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建設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首先,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必須建立集教學、科研、心理諮詢三大功能於一身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承擔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宣傳調研、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等工作。其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高校中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主要是團委幹部、輔導員、班主任等,以兼職為主。系統學習過心理學基本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受過系統訓練的專業諮詢人員匱乏。應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建設一支以少量精幹專職教師為骨幹,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

(三)指導學生組建心理健康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開展,能否普及和提高教育效果,還需要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因為心理教育的重點在於通過心育賦於受教育者強大、持久的內在的自我發展動力與能力,達到自我發展、自我預防、自我矯治的目的。學生社團可以發揮朋輩之間鴻溝小、防禦性低、共同性大、互動性大等優勢,培養學生自我教育和服務他人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有效地開發學生中豐富的心理教育資源。這無論是對於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還是使工作的觸角更深入都十分有益。心理健康社團還可以起到一種在心理諮詢教師和學生之間搭設橋樑的作用,通過他們,可以及時得到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資訊反饋和學生中正在出現的帶有共性的心理問題,可以對突發事件進行危機干預。

(四)加強心理諮詢工作,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心理諮詢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消除心理障礙的手段。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就是給大學生提供支(下轉178頁)(上接177頁)持、幫助和發洩的場所,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加強心理諮詢工作,努力消除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在諮詢過程中,除了面對面詢外,還可以開設電話諮詢、報刊專欄諮詢、書信諮詢、網路諮詢等多種形式,為校內外求助者提供及時的心理支援和危機干預。除了個別諮詢,針對不同情況、不同背景的學生在特定時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開展團隊心理輔導,做到有的放矢。通過這些輔導使學生能更清楚地明瞭自身的需要,更好地設計自己的成長道路。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業餘文化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增強競爭意識,獲取奮進的信心,並使他們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中獲得休息和娛樂,調整生活節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學習和生活,以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