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孩子的學習疲勞的方法

才智咖 人氣:2.19W

現今,雖然國家已經提倡了素質教育,減少了學生的課業壓力。但是學生每天還是需要面對從早到晚的學習,會很容易產生疲勞,疲勞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勞,同時也是精神上的疲勞。

解決孩子的學習疲勞的方法

所以在目前的中國小中學習中,學習疲勞是很普遍的現在。那麼何所謂學習疲勞?學習疲勞是學生在連續學習之後出現的一種生理、心理異常狀態,其表現是:大腦反應遲鈍,頭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維滯緩,情緒沮喪或煩躁,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學習疲勞有暫時性學習疲勞和慢性學習疲勞兩種。暫時性學習疲勞通過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學習疲勞消除需要花較大力氣,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發展下去對孩子十分不利。

學習疲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1. 學習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孩子學習只知道死記硬背,照貓畫虎,沒有認真開動腦筋。學習沒有一定之規,忙忙亂亂。一次學習時間過長,超過腦力限度。經常開夜車,效率不高,磨蹭太長時間,造成睡眠不足,腦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2.

腦營養不足。腦力活動是高階神經活動,必須保證營養,高蛋白、維生素、充足的氧氣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時間太長,呼吸短淺,氧供應不足,也會使大腦疲勞。

3.

學習負擔過重。這裡既有學校老師的原因,也有家長的原因。有的老師教學方法存在問題,不是按有關部門的要求留家庭作業,而是經常搞“題海戰術”、“學習大運動量”,使孩子疲於應付。而有些家長出於望子成才心切,還自行給孩子層層加碼,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之外,又加些練習,或者在雙休日給孩子報了一個班又一個班,認為“聽總比不聽好”。就像吃飯一樣,天天吃得太多,還一個勁兒往裡塞,胃能不疲勞嗎?

4. 缺乏學習興趣。對某一科甚至某幾科的學習不感興趣,聽課不愛聽,作業不愛做,但是又必須完成作業,只好硬著頭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勞,更造成心理疲勞,學習無愉快可言。

針對上述造成壓力的原因,就要對症下藥,採取措施方法如下:

1) 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這兩個問題互相關聯。有兩個關鍵問題提醒家長,一是不論培養學習興趣,還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都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能急於求成。二是徵得老師的幫助,學校配合起來做工作,光靠家長是不行的。

家長給孩子減輕學習負擔。

2) 現在推行的素質教育,會逐步把過重的學習負擔減下來,家長應積極配合,自己首先不給孩子的學習加碼。報名參加各種“班”,宜少而精,不能讓孩子沒有休息、娛樂、玩耍的時間。據有的學校反映,學校老師給學生留的作業少了,家長反而提意見,怕孩子學不好。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不對。家長要積極支援學校,自己也不給孩子加碼。

合理營養,保證睡眠。

3) 多數家庭不存在經濟問題,但是如何合理營養卻是許多家長注意不到的。合理的營養是讓孩子的大腦有效率運作的物質基礎。當孩子有了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專時專用,講求效率,保證睡眠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科學用腦,勞逸結合。

4) 一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要像學校安排課間休一樣,在做家庭作業中間安排休息。學習多長時間合適,依每個孩子的情況而定,但一定分段學習,間隔10-15分鐘。休息也應採取積極方式,參加輕微的體育活動,如快步走、深呼吸、做幾節體操、擴胸運動等,或者聽一支曲子、唱兩首歌、朗誦一首詩歌等。總之,讓腦子休息,全身放鬆,多吸氧氣。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可以上鬧鐘,家長及時提醒。

一句話,要把孩子的學習疲勞扼殺在萌芽中,不能讓學習疲勞成為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絆腳石,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而且要教授給孩子一下用腦的衛生的認識,一些孩子已經產生了用腦的問題,就要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切忌不可以一蹴而就。

學好生物的學習方法

學好生物的學習方法 網路收集作者:佚名

1.觀察方法 學習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而感性認識主要靠觀察來獲得,所以觀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學習方法。觀察方法主要包括順序觀察、對比觀察、動態觀察和邊思考邊觀察。

(1)順序觀察 順 序觀察包括兩層意思。從觀察方式上來說,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後用顯微鏡。用顯微鏡觀察也是先低倍,後高倍。例如,對植物根尖的觀察,就是先用 肉眼觀察幼根,根據顏色和透明程度區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後再用放大鏡觀察報尖的根毛,最後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片,認識根尖各區的細胞特點。從觀察方位 上來說,一般採取先整體後區域性,從外到內,從左到右等順序。例如對一朵花的觀察,就要先從整體上觀察花形、花色,然後從外到內依次觀察花等、花冠、雄蕊、 雌蕊。

(2)對比觀察 對比觀察有利於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如觀察粒線體和葉綠體的結構時,就要先異中求同:它們都有雙層膜,都含有基粒、基質、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後再同中求異:粒線體的內膜摺疊成崎,葉綠體的內膜不向內摺疊;粒線體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且酶分佈在內膜、基粒、基質中;而葉綠體內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而酶分佈在基粒層和基質中;葉綠體中有葉綠素,而粒線體中沒有。

(3)動態觀察 對生物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生殖發育的觀察都屬於動態觀察。動態觀察的關鍵是把握觀察物件的發展變化。例如觀察根的生長,在幼根上等距畫墨線後的繼續培養過程中,重點就是觀察各條墨線間距離的變化,從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長的結論。 (4)邊思考邊觀察 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思維可促進觀察的深入,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帶著問題觀察,邊思考、邊觀察。

2 .做筆記的方法 魯迅先生說:“無論什麼事,如果繼續收集資料,積累十年,總可以成為一個學者。”總結中外許多學者的經驗,可以說,做筆記是一條成才的途徑。做筆記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學學習中,主要有閱讀筆記、聽講筆記和觀察筆記三種。

(1)閱讀筆記 要 想使學到的東西長期儲存、隨時提取、應用自如,就要在讀書時,隨時作讀書筆記。閱讀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抄寫筆記,又分為全抄和摘抄,做這種筆記應注意 抄後校對,避免漏誤,然後標明出處,以備日後查考。②卡片筆記,卡片內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應具有資料類別、編號、出處、著者姓名,正文等內容。需要 注意的是,每張卡片寫一個內容,並及時進行分類歸檔或裝訂成冊。③批語筆記,即在書頁空白處隨手記下對原文的個人意見和心得體會等。④符號筆記,即在原文 之間標註符號以對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號有黑點、圓圈、直線、曲線、雙線、虛線、箭頭、方框、三角、驚歎號、問號等。作符號筆記應注意兩點:一是符號意義 必須明確,並且要貫徹始終;二是符號不能過多過密,否則重點難以突出。⑤概要筆記,即對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寫出其重點內容。

(2)聽講筆記 即聽報告、聽講座和課堂聽課的筆記,做這種筆記的突出矛盾是記的速度趕不上講的速度,為此要做到“三記三不記”即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記;次要問題、易懂之點、書上有的不記。

(3)觀察筆記 即在生物課內外對生物形態和生命現象進行觀察時所作的記錄。做這種筆記要注意細節,注意前後比較和過程變化,並要抓住特徵。

3.思維方法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思維方法是思維能力的關鍵,所以思維方法在學習方法中佔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比較和歸類的方法、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 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 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絡,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在實際運用時,既可先分析後綜 合,也可先綜合後分析,還可以邊分析邊綜合。

(2)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 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採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比較和歸類互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過比較,認識生物的異同點之後,才好進行歸類;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進行歸類,才好進行比較。因此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3)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 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採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製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 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於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 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絡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為前提的,相輔相成的,在學習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進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達到對知識正確、深入的掌握。

4.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用的幾種。

1

條件優越了對孩子的影響

條件優越了對孩子的影響 佚名

條件優越了為啥還不聽話?

問:我兒子今年12歲了,家裡的生活條件很好,我考慮我和他爸爸是靠一步步的奮鬥才到今天這一步的,也深知知識對人發展的重要性。所以,我給他請了很多的家教老師,給他上一些輔導班,還讓他學習鋼琴、書法、跆拳道等等。而且,孩子一直吃的穿的都比其他孩子好。讓我苦惱的是,雖然我們對孩子很好,但是他的脾氣卻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我該怎麼辦呢?

——一位煩心的媽媽

答: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養育孩子,不僅要供他們吃穿用,更要講究科學的教育方法。你可能在一個艱苦的環境中長大,所以,就把自己很多的未完成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比如上大學,學鋼琴)。這是一種間接的補償心理。如果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可能會導致兩個結果:一個是養成孩子逆來順受的性格,沒有創造能力;另一個就是引起孩子的反感,特別是10多歲的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意識。

還有可能是你的經歷見識比較多,無形中就容易拿你見到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較,總是認為別人的孩子能做到,自己孩子也應該能做到,這樣就忽視了自己孩子的個性和特點。西方國家的家長都重視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中國孩子有時學習很好,但是自信心不強。孩子回到家裡,就容易把在外面受到的氣,向家長髮洩出來。

孩子的成長是個社會化的過程,過度的保護容易造成孩子沒有獨立意識,沒有責任感。不要老是擔心男孩會變壞,女孩會受害。另外,注意在性格方面多培養孩子,男孩多培養他堅毅的性格和富有責任感的心,女孩要培養她落落大方的處事方法和勇氣。

我委屈迎合同學換不來開心,咋辦?

問:在學校裡,別人問我開心嗎?我說開心。其實我過得一點都不開心,這樣說是想讓問我的人不至於情緒低落;有時同學向我無緣無故的發脾氣,我知道他們肯定是因為在哪裡受到了委屈,我就陪著笑臉讓他們發;別人有時拿了我的東西,我總是不好意思要,媽媽還好幾次問我的錢哪裡去了,其實都是被同學借走了,可是我不好意思要。

——苦惱的小忽

答:現在有很多中國小生都像你這樣,在行為上把滿足別人的需要放在比滿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的位置。如果這樣做的時候你覺得很開心,很滿足,那你才是真的願意這樣做;如果你是自卑,或者不想這樣做又不好意思、在意別人的看法等等,那你只是在偽裝一個並不真實的自己,原因可能是缺乏安全感。長時間的壓抑,痛苦的只能是自己。與其這樣,不如勇敢地對朋友們說:“我想這樣做!我不想那樣做!”

迎合別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你心裡一直有這樣一種消極的暗示:我要真心對待我的同學,即使自己不開心也要讓別人開心。越是這樣,越刻意讓自己這樣做,就會得出“因為我善良所以我不開心”的結論。首先要明確的是,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的付出,並不一定給同學帶來開心。你要展現給同學一個真實的自我,學會灑脫地面對。其次,要有意識地從這種自卑心理中解脫出來,把消極的心理暗示化作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這樣暗示自己:“我是善良的,但我不能失去自我,我再不能這樣迎合同學,我要有自己的個性,我要讓同學看到一個真實的我。”真實,才是快樂的源泉。同時,還要學會宣洩負面的情緒,敢於對別人說不,或者把心裡的委屈找親朋好友訴說出來。

美國專家:讓中學生成才的45條建議

學校篇:校園生活那些事

1.面對重要的考試或其他壓力較大的事情時,想辦法讓自己放鬆下來:試著做深呼吸,從十開始倒數,或者欣賞你最喜歡的音樂。

2.將你要參加的活動進行優先順序排序,確保你全力投入的是對你真正重要的活動,不要讓那些你不太在乎的活動佔用你的時間。

3.認真思考誰是你的朋友,她們值不值得得到你的友誼。如果你的朋友因為你成績好而批評你,她們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儘量和喜歡真實的你、支援你為成功而努力的人在一起。

4.如果你遇到了難以獨自應對的困難,不要不好意思將之告訴某個成年人。不管你遇到的是被人欺負還是學習障礙問題,都會有人為你提供幫助。你所要做的就是主動求助。

5.思考一下你在什麼環境下覺得比較有信心(比如,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你擅長什麼,你喜歡自己什麼。努力把你的自信帶你覺得不那麼自信的環境中去。

6.建立生活常規,有助於你增強控制感。將每門課的筆記、家庭作業放在不同的活頁夾裡,每門課準備一個筆記本,這樣,你以後就知道在哪裡找到它們。在學生日曆或日程簿上記錄下有待完成的事項。

7.嘗試一些新事物,不管這新事物是參與某項活動,還是聽不同型別的音樂。在嘗試新事物的過程中,你說不定對自己會有一些不曾關注過的新發現,甚至認識一些非常有趣的人。

8.不要讓他人對你的看法來界定你。只有你才能真正界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壓力篇:笑對壓力不言愁

1.和那些給你施加壓力的人實話實說,不管給你壓力的人是你的父母、朋友、老師,還是你的教練。讓他們知道,你承受的壓力太大了。如果他們不給你提供幫助,不妨和學校裡的輔導員、醫生或者治療師談一談。詳細說明哪些你能應對,哪種“幫助”對你最有用。

2.關注你可能給他人帶來的壓力。你是“完美的”大姐姐,而你的小弟弟小妹妹根本無法競爭過你嗎?你因為朋友體重過重或認為她們的穿著不對而批評她們嗎?始終從他人的視角來分析面臨的問題。

3.學習管理你的時間,這樣你才不會因為學業、家庭作業和其他活動而感到不知所措。將自己要做的事和日程安排記在日曆上、計算機或手機中,這有助於你變得更有條理。

4.體育鍛煉是釋放壓力和保持身體健康的好辦法,但是,不要強迫自己參與任何自己體力上吃不消的體育運動或活動。相反,你可以參加那些既有趣又能提升你的自尊水平的活動。

5.總是擠出一些時間留給自己。不管你喜歡的是看電影、聽音樂,或者蜷坐著捧讀一本好書,要確保每日都有足夠的時間從事自己最喜歡的活動。

6.不要仰慕那些穿著昂貴服裝的受歡迎的女孩子,也不要仰慕那些有錢、漂亮的名人。發現生活中真正激勵你的人――比如你的老師、兄弟姐妹或父母。

7.記住所有那些讓你顯得特別的美好事物。有時候,這有助於你記錄下自己的能力和技巧。當你開始對自己感到失望的時候,拿出這個單子來看一看。

8.讓讚揚你而不是貶低你的人圍繞在你周圍。你的朋友應該支援你,當需要他們的時候,隨時為你提供幫助。他們應該從不批評你,或者讓你覺得自己無關緊要。而且他們絕不應該欺負或者虐待你。

9.如果你的壓力是因為受到了虐待――身體上的,性方面的,情感方面的――立即向你的父母或健康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數學的聽課方法有哪些

聽課是學習數學的主要形式。在教師的指導、啟發、幫助下學習,就可以少走彎路,減少困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數學知識,否則事倍功半,難以提高效率。所以聽課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聽課的方法,除在預習中明確任務,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符合自己的問題外,還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思維活動緊緊跟上教師的講課,開動腦筋,思考教師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要掌握數學思維的學習方法,如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一般化、特殊化等,就是如何運用公式、定理,瞭解其中隱含著的思想方法。

聽課時,一方面理解教師講的內容,思考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獨立思考,鑑別哪些知識已經聽懂,哪些還有疑問或有新的問題,並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課內一時不可能解決,就應把疑問或問題記下,留待自己去解決或請教老師,並繼續專心聽老師講課,切勿因一處沒有聽懂,思維就停留在這裡,而影響後面的聽課。還有數學家教要提醒大家的,聽課時要把老師講課的要點、補充的內容與方法記下,以備複習之用。

讓孩子自覺學習的有效方法

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家長也應花費一些心思。當孩子學習的時候,您最好也不要看電視,可以看看書、報或幹些家務活等,不要總給他學習的道理。學習一段時間後可以提醒孩子適當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學習,不要逼孩子學多長時間,做多少老師佈置以外的作業,否則孩子會對學習產生反感。另外,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只要孩子健康、安全成長,先學會做人,你就應該感到滿足。還有,如果孩子學習好,那當然更好了(每個家長都希望這樣).家庭和睦也很關鍵,這樣孩子回到家裡有安全感。平時你可以和孩子多溝通,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體會到父母的親情,這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所以你不要著急,只要養成好習慣,以後你就輕鬆了,孩子進步也會很快。最後祝你們全家幸福,孩子學習進步!

家長如何能夠做到讓孩子學會自覺學習呢?

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大學無疑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園地,但絕不是說只有上了大學才能成為人才。實際上,一個人在學校接受的是基本教育,儘管它十分重要,但畢竟不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熱愛學習、終身熱愛學習的習慣。

家長如何能夠做到讓孩子學會學習、終身熱愛學習呢?

一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孩子在學習中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要馬上告訴他解決的辦法或者答案,學習效率,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讀書、查閱資料,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時,便會欣喜若狂,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品嚐到學習的樂趣。

二是開闊孩子的視野。

節假日,不要總把孩子關在家裡,要帶他們出去參觀、旅遊或者會見有學問的人,讓孩子更多地瞭解世界,也便於開拓他們的思路。

三是鼓勵孩子多動手。

動手實踐,是掌握真知的重要途徑。在家裡,可以為孩子去修理。這也是學習,而且是更好的學習。

作為家長,要清楚地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你不能夠陪孩子一輩子,不能幫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留給孩子金錢、住房、汽車等等財富,不如教給孩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只有學習,才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1.尊重孩子的興趣。

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孩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家長就不理,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學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學。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琴,但家長一定要孩子學,使他一看到琴就產生厭倦的情緒。試問孩子又怎能學得好呢?其實,孩子好比各種的樹苗,有的像松柏苗,有的像楊柳苗,有的像榕樹苗等,不論是什麼樹苗,都可以長成各種各樣的材料。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責任,並不在於強迫孩子學這一樣,不學那一樣,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寬鬆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搞一些小製作。而家長就認為這與學習無關,就加以阻止,限制他們,不准他們做。其實,孩子在製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動腦,不懂的時候,他們就去查閱有關的資料和書籍,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孩子還會學得自覺、開心,況且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家長不但不應該阻止他們做,還要根據孩子的這個興趣特點,為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創造機會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和比賽。大家知道,聶耳之所以成為中國新音樂的奠基人,在音樂創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是與他童年就對音樂有興趣分不開的。所以許多事實證明了,小時候培養的興趣往往為一生的事業奠定了基礎。有些做父母的對孩子寄託了很大的希望,但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定”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學習興趣的發展規律培養孩子,這樣往往會延誤孩子的發展。

2.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絡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

有的孩子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痛,佈置他寫這個,他說沒做過;寫那個,他又說沒去過、沒見過,不知怎樣描寫。

事實,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沒有經歷過,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又不能不寫,於是他們只好這本作文書抄抄,那本作文書抄抄,真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時候,就馬虎寫幾句來應付,成了真正“作”出來的作文。

但像剛才提到的那個小孩,他喜歡動手操作,如果家長又支援他做,併為他提供有關書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真的要他去寫,那他寫的時候就得心應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必然較具體、真實,有血有肉,他會把自己的製作過程,把自己獲得成功的喜悅,遇到困難時怎樣想辦法克服等等都具體地寫出來。

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加有益的、自己喜歡的活動,並與學習聯絡起來。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做遊戲,家長可以通過各種遊戲提高孩子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興趣。

如玩撲克可以訓練孩子的口算能力,比如,如果你出一個“3”,小孩就想辦法出一個與“3”湊成“10”的撲克。

孩子就這樣在玩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口算能力,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

也可以通過猜謎語等形式教孩子認識、理解字詞。

可以通過玩卡片的形式與孩子一起學習英語單詞。

再如,孩子喜歡聽故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這個興趣轉移到學習上。

我教過有個學生,他小時侯很喜歡聽故事,整天纏著奶奶給他講故事,他奶奶一邊給他講故事,一邊告訴他:“書裡頭有很多很多故事,你如果學會了認字,就可以自己看了。

”當孩子產生了學習識字的強烈願望時,他奶奶又抓緊各種時機,利用多種方式教他認識字,後來這個學生喜歡看書,每天放學回到家就進書房看書。

老師知道了之後,就利用他的興趣特點,讓他在班上給同學講故事,有時要求他講講自己看過的故事,有時要求他將課文的故事複述出來,講完故事後,我又要求他把自己看完故事後有什麼感受,自己的體會以日記形式寫出來。

我記得,有一次教委宣傳部組織一次《熱愛我們共有的家園》徵文比賽,我鼓勵他去參加,當時學校就是唯一他以童話形式寫了一篇文章去參加比賽,還獲了獎。

每個學期,我們學校都組織學生到郊外參觀、遊玩,回來後,老師都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爸爸、媽媽聽或寫下來。

節假日,家長都會帶自己的孩子去旅遊,回來後,家長同樣可以要求孩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寫出來,多給機會他們練習寫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從以上的例子講明家長應該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絡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

TAGS:學習 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