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應該採取的教學方式

才智咖 人氣:2.61W

在對學生的這些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仔細的觀察,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式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應該採取的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也要隨之進行一些相應的改革,這種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們要遵循新課程的全新理念,對我們的課教學的設計原則來一次全新的探討與研究。我們可以利用那些經過多次探討而獲得的心的課堂教學設計原則,來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研究,使教師掌握全新的、能夠促進課堂教學高效的教學方式,使我們的教學能夠緊跟時代的腳步,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一次全新的變革,讓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學會利用探究和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並學會應用知識,在靈活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創新思維,並學會創新。

 一、課堂教學應該遵循的設計原則

(一)建構性的學習方式應該遵循的原則

新課程提倡建構性的學習方式,在這種教學原則的影響下,學生會通過一種全新的途徑去完成知識的獲取和吸收,相比傳統教學有著很大的差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他們動手實踐,讓他們學會合作與交流,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生的學習活動要與傳統的死記硬背、模仿練習等方式脫離開來。我們要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有被動接受逐漸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進而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在國中數學教學中,建構性學習是與學生的能力和需求相符合的,也是與新課標的要求和新課程教學的環境相符的。

(二)互動性教學設計應該遵循的原則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轉換角色的方式去進行教學活動,放下以往那種“師道尊嚴”的想法,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做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好夥伴,以合作者的身份對學生的學習和探究進行引導,以往那種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式要徹底地摒棄。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傳說知識,而是幫助和引導學生促進他們的學習。因此,在新的教學環境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合作精神都會得到很大的培養與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由此可見,互動性教學設計原則也是與新課標的教學原則相符合的。

(三)創設教學情境應遵循的原則

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來看,國中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的教學目標就是要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因為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具備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不論是數學知識的學習,還是運用數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都需要學生調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去相互配合,完成學習任務。這些能力包括處理數字的能力、數學運算能力、求解能力、邏輯概括的能力等。在對學生的這些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仔細的觀察,發現知識之間的關係和規律,並通過自己的感官去進行判斷。教師在引導時可以採用一些具體的例項,將學生的諸多能力激發出來。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境創設。由此可見,我們很有必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堅持創設情境的教學設計。

 二、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應該採取的教學方式

國中數學相比較國小課堂教學而言確實有些枯燥,很多課堂活動、遊戲教學都取消了,學生一時之間很難適應。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研究,以便激發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能夠長久地堅持下去。因此,在以上所述的三種教學設計原則為基礎,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高效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一些探究,我認為,我們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多次的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對於構建高效課堂有著很好的效果,也能有效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是完全可行的。

(一)學生分組學習需要注意的問題

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時應該對學生的分組情況有一個全面的掌握,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的高低以及學生的智力。一般說來,我會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優生和差生要平均分配

這一搭配原則,對於七年級和八年級的學生比較適用,有很強的針對性。這種分配方式能夠實現學生資源之間的優勢互補,每個人都能取長補短,獲得對自己有益的發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各個小組之間的平衡,包括智力、學習水平、各項能力之間的平衡,對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分組學習中,優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越性,在為其他學生提供幫助的同時鞏固知識,獲得新的發展;差生則會在優生的帶動下逐漸將自己的全部心神都投入學習之中,繼而能夠主動進行學習活動,改掉以往那種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這樣分組,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互相幫助的機會,還能使學生自私自利的性格得到改變,促進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增強,是一種值得我們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

2.對學生實施分層搭配

分層搭配就是要將學生按照學習水平進行分層,這種方式比較適合九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學習水平較好的學生分為一組,數學水平較差分為一組。這樣做可以讓學生的優勢得到更好的發展。對於優生來說,他們可以在相互交流、學習與比較中獲得更高水平的提高,差生也能走出小組“受幫助”陰影,樹立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基礎課程。

(二)對教學例項進行探討

如學習“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時,我將本課分為角、線段、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個部分。筆者將學生分為7個小組,讓他們自己看出,總結本課的所有知識點,組內總結完成後,再由每組的代表描述自己組的總結情況。在整個分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熱情都非常高漲,他們認真看書,積極探討和溝通。在具體發言過程中,筆者發現,有的徐額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對“軸對稱圖形”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的非常到位,使得其他小組的學生對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以上分組方式對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非常明顯。當然,在學生總結學習期間,作為教師,並不是對此撒手不管,而是應該時刻關注各個小組的進展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以積極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幫助其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在新課改學習環境下的重要學習方式。高效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還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傾聽,提高學生合作與創新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組織形式,也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新的學習理念,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研究、不斷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