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才智咖 人氣:1.62W
淺談如何提高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讓課堂40分鐘煥發無限生機,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展示強大的活力,是我們數學教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嚴峻的問題!下面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思考。
        一、課堂問題設計指向明確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定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有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多數屬於記憶性的問題,學生只需開啟記憶庫便可找到完美的答案,這種問題不會引發學生的思考,更談不上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的探究過程。同樣,“生練”在多數情況下,也擺脫不了簡單模仿和按程式解題的模式,長此以往,必將窒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遏制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掩蓋了數學教育的真正價值。另外是教學活動中的另類“一言堂”現象。這裡所指的“一言堂”不是針對教師而言的,而是指在組織教學活動中,由教師的“一言堂”演變成的學生“一言堂”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常見於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應該肯定教師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所做的有效嘗試,但遺憾的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意義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合作學習沒能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同時,合作交流又缺乏對小組中所有成員的關注,使得交流活動成了小組中學習成績優良者的“獨腳戲”,即所謂的學生“一言堂”。這樣的教學活動,“合作”成了“獨做”,交流形同虛設,未能真正意義上面向全體學生,其結果必然導致兩極分化,因此活動效果只能是低效的。
        二、精心預設探究活動
        數學教學探究活動要提高其實效性,就要求教師首先明確探究活動目標。在具體探究活動中,教師對活動時間的調控、活動空間的構成、活動環節的控制、活動物件的全員參與等進行巨集觀協調,這些都需要課前進行精心的預設。教師在預設過程中要儘可能地多向考慮,主觀上窮盡各種可能,這樣才能在具體的探索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教學《相似三角形的性質1》時,上課之前,教者讓每個學習小組做了相似比為1∶2的兩個相似三角形。上課時,設疑引入環節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工人師傅小王要按圖紙製造一個三角形形狀的零件,按要求,圖紙和實物零件的對應高的比應為1∶2,但小王師傅做好零件後只量了一下它們對應邊的比是1∶2,於是就肯定地說“這個零件符合要求”,你認為他說的對嗎?為什麼?探究、歸納環節教者給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圖紙和實物中的零件有什麼關係?2.如果小王師傅的話是對的,說明什麼意思?3、你如何證明一個比例式?提出問題以後教者先讓學生討論,然後得出答案,明確接下來應該幹什麼,然後讓學生討論解決如何證明兩個三角形相似。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既動手又動腦,興趣高漲,思維積極活躍,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提高。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是新課改真正提倡的。       三、捕捉精彩細節,展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魅力。
        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綻放精彩的地方,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與對話是它的重要特點。整個教學程序中,隨時都可能出現教師預料不到的情況和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雙“發現”的慧眼,及時捕捉課堂細節,生成別樣的精彩。 
        1.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師經常會安排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互動。在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學生已經通過操作掌握了某個知識點,但不知如何表達,因此,在操作活動中,會出現一些不容易被人發現的細節行為。如果教師能及時捕捉這些細節,讓它成為一種生成性教學資源,那課堂會更精彩。
        2.要及時發現學生的“誤點”。
        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很多教師意想不到的內容,有時候這些內容是不夠正確的,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比較尷尬的問題。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忽視這樣的細節,一個勁地奔向自己教學的目標,而有時這種錯誤恰恰有可能是一種難求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點撥、引導學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問題”資源,成為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
        如:在教學“反比例函式的性質”一課時,我畫出了反比例函式的影象讓學生觀察,分析反比例函式有什麼性質。有一位學生說:“類比一次函式的性質,反比例函式的增減性為: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我一下子就聽出了錯誤,但沒有改正,而是把問題拋給了大家:“這位同學很善於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這個想法是否正確,還需要大家來驗證。”在討論中,有學生贊成,理由是:在K的符號確定時,函式影象的變化趨勢符合增函式或減函式的特徵;也有學生反對,並且舉出了正確的例子。大家的驗證結果,激起了那位學生的靈感,他將自己的想法做了修改:“反比例函式的增減性為:當K>0時,在每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在每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這就使原本一個錯誤的猜想演繹成了正確的定理。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我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