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國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才智咖 人氣:1.45W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我們多年來遵循的一條教學原則。課堂教學是在課堂這一特定環境中進行的特殊的認識活動,是主體以意識的、觀念的形式對外部世界的反映過程。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是師生之間進行的一種複雜的雙向互動。而國中數學教學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識別、傳遞、處理、貯存資訊的過程。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他們接收和輸出資訊的過程是一個能動的反映過程。課堂上教師如何正確發揮主導作用,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決定課堂的教學效率。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上只有走出課堂教學的誤區,掌舵正向,因勢利導才能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才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淺談如何提高國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一、數學教學的誤區

(一)認為教師講得清楚,學生就聽得明白

講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而聽則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教師清晰且帶有啟發性的講解是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時先決條件。然而,教師講得清,學生未必聽得懂,往往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卻如墜雲霧。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不顧來自於學生一方的反饋資訊,教師與學生的思維就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理解的餘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

(二〉認為教師覺得簡單,學生就學得容易

教師常常埋怨學生,“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孰不知,教師與學生的認識水平與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就學生而言,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絕不能用教師的水平衡量學生的能力,況且,有時教師對教材的難點不清楚,例題講得不透徹,也會導致簡單問題變為學生的難題。

(三)認為教師講得越多就越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

力爭在儘可能少的時間內解決儘可能多的問題,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目標,但是,提高課堂效率,必須緊扣教材,圍繞重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並不是講得越多越好。課堂教學任務完成的好壞與否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關鍵看學生掌握情況;就好像一個學游泳的人,如果只是學習游泳的知識而不下水去訓練,他是永遠學不會游泳的。所以,不能以講代練,因講廢練,不能滿堂灌。

二、掌舵方向,因勢利導

新世紀的數學教育,必須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教改的首要問題,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向教育科學和教學方法要質量。用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犧牲學生的健康來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也是不允許的。課堂上教師必須在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同時教師在主導地位上發揮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設定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數學教學是揭示數學思維過程的活動,教師要充分暴露思維過程,使數學教學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創設學習情景,創造民主課堂,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哪怕是錯誤的,也要充分讓學生參與教學,互相爭論,互相啟迪,這樣有利於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教學中應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衝突,激發探索慾望;也幫助指導學生理解和領會課題結構以保證學生在有意義的思考路線上進行判斷、選擇和探索,避免盲目瞎猜的無效活動。情境包括實體情境、模擬情境、語表情境、推理情境等,教師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具體條件,進行不同的情境設定。在新知識呈現之前,教師可對單元知識結構作概括性介紹,即用具體、形象的語言,用最基本的常識性概念來勾勒單元整體的輪廓(包括新知識的大致特點,學習的目標和要求等),從而使學生髮現單元整體的特點,對新知識獲得,總的印象,並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價值,產生學習的動機。如在學習軸對稱的作圖時,剛上課時教師用多媒體顯示一個實際的問題:北江邊上同側的兩個村莊

要在江邊上建—個水塔,水塔應修建在什麼地方,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先讓學生思考,然後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閱讀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為了做到教師講得清楚,學生聽得明白。教師必須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嚴格按“科學性與量力性相結合”的原則,用事先準備好的語言,由淺入出境深、循序漸進地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最近發現區”。在課堂的黃金時間段內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後發現知識,領悟所學。同時要及時掌握反饋,加強效果回授,對未聽清之處給學生以二次補授,及時掃清障礙、解決疑難,將學習上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深入鑽研教材提高課堂提問的技巧

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識過程,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學生認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認識活動過程經常伴有疑問、猜想、困惑、感到棘手、緊張地沉思、期待、爭議、討論等,並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範,深人領會教材內容,在認識上既有量的積累和增加,又有質的飛躍和昇華。為此,教師就必須充分發揮主導地位,在課堂教學中起投石激浪的作用。例如,在複習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教師不是直接問學生;“三角形具有什麼性質?”而是採用“由問”:“為什麼房屋的金字架要造成三角形而不造成其他形狀呢?”從而讓學生從實際問題中領會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性質。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潛心鑽研教材,在明確教材系統及其主次的基礎上,居高臨下地駕馭教材,靈活自如地處理。提問要問得“準”,問得“精”,問得“活”,果斷刪去與主題無關的內容,真正搔到癢處,切實給學生編織出一張完整的知識網路,使學生懂一點,曉一類,通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