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語文教學

才智咖 人氣:8.27K
淺談如何提高語文教學
【摘 要】:語文學科是國小階段一門基礎課程,結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於一體,是實施素質和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文學科在實踐教學中處境尷尬。在實施創新型教育,如何有效的進行語文教學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它也將是今後語文學科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一環。影響語文課堂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自身工作結合教學實踐體驗談談關於提高語文教學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興趣 靈活 主體性 情景
        一、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穩定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象力更加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得到加強,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說:“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為有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
        在語文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該貫穿於教學始終。在上課前,教師要精心設計、認真準備。在上課時,要用精彩的匯入激發學生興趣,學生一旦被吸引,注意力將集中於課堂,這樣會利於後續教學內容的展開;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體會學生心理,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帶進課堂,給予學生充分思考和表達的空間。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知識回顧總結,讓學生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更持久。當然,在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引入歷史典故、傳說、名人軼事。如有一次,在課堂上講到“古詩《贈汪倫》”時,我給同學們穿插了一個小故事,大概內容是汪倫如何騙來李白,李白、汪倫二人又是怎樣結為朋友的故事。同學們在聽故事的基礎上還了解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當然教師在激發學生興趣時還應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更要適時適度。
        二、靈活地使用、利用教材。
        新編河人版教科書,編寫體系科學、內容精煉、重點突出、圖文並茂、形式活潑,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發展為本的理念。但可以明確地說,有了新教材,不等於有了新的課堂教學。
        在課程標準和教材下要求教師從教材組織執行者轉變為教材的研究開發者,在教材與課程標準之間合理創造,在不違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內容等的基礎上,對某些“內容”適當捨棄,實現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教學中應有意識的充實內容,適當增加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相關內容。用教材這個“餌”,去“釣”起學生思考的“魚”,以教材為圓心,從內容、形式上向外延伸,不再侷限於教材。尤其在當前新課程的大教材觀與新課程資源觀下,在教學中基於學生的知識、思維和生活實際而對教材進行開發與整合可以彌補一些缺憾,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實現以學生為主體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主宰,學生必須服從教師意志。課堂成了“教案劇”演出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好學生是配角,多數學生只是群眾演員,甚至是“觀眾”和“聽眾”,課堂沒有了靈氣,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實踐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首先課堂教學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我們的課堂缺少了一些輕鬆、幽默和一些歡聲笑語,教師尤其是討厭學生的超前插話或與老師爭辯等,這些無疑是給學生的身心自由發展套上了枷鎖。因為學生根本不敢提出他們的問題,儘管他們生成的問題可能很多。所以要還語文課堂教學一定的自由度。只有在這樣的課堂裡,學生的精神活力才可能得到釋放和生成。
        其次是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平等交往的對話氛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放棄“霸權”,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習的促進者,從而建立課堂平等對話的氛圍,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凸現,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亢奮狀態。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四、創設積極的課堂情境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師生共同創設積極的課堂情境。而要做到以下這點,
        1、情境創設要別開生面。要精心設計具有新意、強烈刺激的語文情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關注,並且在具體的情境中蘊涵矛盾和疑惑,造成學生對原有認知的挑戰,從而引發探究的願望。
        2、、問題設定要引人入勝,。從現象中發掘深層含義,提煉出發人深省並有一定思維價值的問題。問題所及的知識範圍和認知水平與學生實際相對應,使問題能夠在學生掌握範圍以內通過探究獲得解決。注重提問的時機,精心策劃問題的表達與呈現形式。對於問題的表達既要玄妙精微又要指向明確。
        3、方法啟引要及時有效。及時發現學生在探究過重中碰到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為學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提供啟示“階梯”。鼓勵學生多渠道、多角度的觀察和認識。但絕不直接提供現成的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4、教學過程要隨時掌控。多元的課堂並不意味著任其發展。要在學生難以深入時,給學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要在學生認知偏離時,機智地調整方向;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使學習活動能夠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得以順暢進行,放得開、控得穩、收得攏。
        五、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其實都對學生有影響,它的教育功效甚至比知識的傳遞更為重要。教師如果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與教學智慧,師生關係和諧,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實現課堂優質化、有效性。說實在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很多學生不喜歡語文課的現實,只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博覽群書,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文字功底;要重視積累,勤于思考.形成獨立見解,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要錘鍊教學語言。讓枯燥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以俘虜學生的心,拉近了他們與語文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