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才智咖 人氣:1.22W

論文關鍵詞:備課 講課 多媒體課件 教學效果

淺談高校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論文摘要:課堂教學的基礎工作是備課,教師備課應重視教材的選擇和吃透教材內容,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寫好講稿,並處理好教材與講稿的關係。講課時應掌握講課的基本要領,要求學生正確筆記,掌握好講課進度並控制講稿內容;在當前普遍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條件下,既要重視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又不能偏廢傳統的板書手段。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核心,講好課的先決條件是把課備好,有了這個條件,再加上科學的授課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夠完成好這一核心環節。本文著重探討如何通過科學備課、課堂講授和教學手段改革,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之目的。

    一、科學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

    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講授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但課堂教學的基礎是備課,從這個意義上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功夫在課堂之外,要想講好課,首先應當在備課環節下功夫。

    (一)認真選擇教材,吃透教材內容

    選教材是備課的第一環節,教師首先會碰到選擇合適教材的問題。今天的高等財經教學與30年前的一個明顯區別是:當時的教材是統編、指定的,教師基本上沒有選擇的餘地。而今天的教材百花齊放、五花八門。教材的豐富本是好事,但教材多了,難免魚龍混雜、良蕎不齊,因此,教師必須仔細甄別,選擇高水平的權威教材。通常,選擇部推薦的重點教材、得獎教材是係數較大的簡便方法。

    選擇好教材後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把教材吃透。筆者個人的體會是,把教材拿過來,通讀一遍,目的是對整本教材有個初步的瞭解,對全書的框架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通讀的基礎上,還要研讀,只有研讀才能吃透教材,在研讀中要找出哪些部分是各章各節的重點和難點,哪些部分是的平鋪直敘。還應找出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絡,做到對全部內容的融會貫通。對於重點問題,未弄清楚的問題,要通過查詢資料或與同事探討的方式,直至完全弄清楚。

    (二)廣泛蒐集材料,準備撰寫講稿

    教師講課是否一定要有講稿,對這一問題有兩種看法,大多數教師認為講稿是教師講課的重要依據,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有少部分教師認為書寫講稿沒有必要。我們認為寫講稿可使課前準備工作更加充分,講授過程中容易抓住重點,展開難點,既避免東拉西扯偏離主題,又不會照本宣科,講得過於死板。

    為了寫好講稿,寫出高質量的講稿,寫講稿之前必須廣泛蒐集材料,以便豐富教材內容,深人淺出,把課講活。收集材料通常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目的:一是為了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展開,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進行講授,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二是補充例項、案例;三是介紹最新動態、更新資料。比如,介紹國際儲備問題時,我國的外匯儲備數量是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指標,數額經常在變動,因此應當跟上經濟發展節拍,經常更新資料。

(三)正確處理教材與講稿的關係,寫好講稿

    好的講稿對於講好課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寫好講稿,最重要的是應處理好教材與講稿兩者的關係。寫講稿最忌諱的有兩種情況:一是絕大部分內容重複教材,拿來教材照抄。這種情況與不寫講稿無實質區別,講授時必然會“照本宣科”,對重點、難點問題不能展開,學生聽課往往昏昏欲睡。所以,寫講稿“嚴格”按教材來不行。另一種情況是脫離教材甚遠而抓不住要領,這種情況下,教材等於白髮,學生吃了苦頭,教學質量沒法保證。

    教材與講稿的正確關係應該是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也就是說,寫講稿既要依據教材,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

    該“即”的地方:(1)整門課程的結構體系,必須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與教材的結構體系大致同步。(2)教材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必須納入講稿,並應當深人淺出,講清講透。

    該“離”的地方:(1)所用和敘述角度必須有變化。教師寫講稿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經過廣泛閱讀參考書和相關資料,要把所講的內容融會貫通,取各方之長,補己之短,寫出屬於自己的高質量的講稿。(2)區分重點、非重點講授。講課時力氣的'分配,不能按照章節字數的多少來安排,必須區分內容的難易,對於重點、難點,基本原理要詳講,且不能脫離教材過遠;而非重點部分,估計學生自己可以看懂部分,只需一帶而過,或乾脆不講,有詳有略才能突出重點。(3)補充的例項和案例,聯絡實際的內容,以及新近學術動態等,雖說是脫離教材的,但加人這些內容,有助於學生更好解教材,更快地掌握課程內容。

    二、抓好講授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上課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師主要通過這一環節,完成知識的傳授。

    (一)課堂講授的基本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