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才智咖 人氣:2.17W

關鍵詞:國小科學課堂;有效性教學

淺談提高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界定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教學的有效性做了界定。如:陳遠教授指出“,教學有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余文森教授認為“,從專業角度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穫,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二、提高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一)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成為《科學》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資源。國小科學教學內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的支撐,我們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框架,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創設學習情境進行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絡。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產生“情境效應”,它能有效地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走出“要我學”的低谷,進入“我要學”的積極狀態,從而提高國小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向最近發展區發展建構主義的學生觀認為,學生並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

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必須瞭解學生學習的起點。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分析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情感和思想狀態,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前提和基礎。這些知識和經驗可能是下一步學習的鋪墊和助力,也可能形成思維定勢,成為下一步發展的障礙。

(三)提供有結構的材料,促進有效探究所謂有結構的材料就是教師經過精心設計的典型教學材料的組合。“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教師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有結構的材料,讓學生與材料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重要的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些蘊涵著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會讓學生的思維碰撞出火花,帶給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但是,我們在為學生提供材料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未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選擇材料不當、分發材料的時機不當等,都會造成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困難,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四)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及時反饋和評價1、加強學生分組實驗前的有效指導過去,我們的科學課十分重視對學生實驗進行指導,實驗材料、實驗的步驟、實驗中要注意的問題,教師在實驗前都詳細講解,學生照著按部就班地做實驗,實驗現象明顯結論正確。新課程來了,要學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師就不敢指導了,什麼都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則在一旁耐心地等待。我們認為不能因噎廢食,許多時候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

2、及時進行課堂反饋和評價

在教學中要使學生能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探究,就需要教師不斷地獲取和運用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方向,使教學針對性更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處理好這一迴圈往復的過程(如下圖):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肢體語言,及時瞭解學生理解科學概念的程度和學習的狀態,採取與之相應的教學行為(如激勵性評價、調節語氣、講話的頻率及需要重複或細講等),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引到課堂教學的軌道上來。教師如果能及時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機會,及時、巧妙地進行激勵性評價,促進師生、生生心靈的溝通,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穫。

(五)“學而時習”,促使科學概念的內化科學課也要強調適度的“時習”,一方面有利於所學科學概念的保持;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深化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促使科學概念的.內化。

另外,練習的過程同時也是資訊反饋的過程,教師可以從學生做練習的準確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來全面獲取學生理解科學概念和掌握科學概念的情況,而後根據反饋得到的資訊給予恰當的彌補和點撥,以便使學生對科學概念有一個再學習、再理解吸收的過程。我們認為:只有適時、適度的足夠的練習,才能進一步有效促進三維目標的實現。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進行的雙邊互動。提高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還有很多,我們的教學要立足於學生的現在,促進學生最優化地、最可持續性地發展。許紀霖教授說過:“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我可以改變我的課堂。”作為一名普通的國小科學教師,我們更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我們也將努力思考,努力踐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淺談提高國小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石國強(溧陽市南渡國小,江蘇省213371)摘要:伴隨著課改的深入,國小科學課堂上出現了一些可喜的現象: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亦步亦趨”變成了“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然而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後,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這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嗎?從大量的調查資料和國小科學課堂教學的實際來看,現實中許多課堂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如何提高國小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關鍵是要找到有效的實現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