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有效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1.54W

【論文關鍵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求 補充課外知識 合作學習

淺談有效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

【論文摘要】如何提高高職高專大學的課堂教學效果是長期以來老師、專家和學者共同思考、探究的問題。文章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述: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滿足學生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求;正確處理好教材與課外知識補充的關係,從而使課堂學習自然地延伸到課外;積極開展合作學習,組織協調好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

大學英語一直是高職高專課程改革的重點科目。由於目前師資力量有限,授課班級一般人數多、規模大。在現有的狀況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呢?文章圍繞大學英語課堂氛圍、授課內容以及對學生的組織形式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創造接納的課堂氛圍,滿足學生安全感的需求

大多生在英語課上不敢或是不願意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沉悶是大學英語教師通常會面臨的問題。在壓抑的中,學生往往更加緊張、拘束,根本無法暢所欲言,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的過程。人本主義學的先驅者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一個有關人類需要及其對動機作用的重要且有影響力的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通常被表示成一個金字塔,從下到上依次為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比如水、食物等。對於穩定的、可預測的環境的需要被稱為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s),歸屬的需求(Belonging needs)是指與他人建立支援性的或合作關係的需要。自尊的需求(Esteemneeds)指的是在小組的地位和積極的自我概念的需要。處於金字塔最頂端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它是指每一個體最大水平地發展其獨特能力和天賦的需求。如果在英語課堂上能夠創造一個舒適和接納的氛圍滿足學生的安全需求和歸屬需求,學生就會積極投人課堂活動。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一個好的教育教學過程是師生間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提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師要設法營造一個輕鬆、愉快、安全、可靠的課堂環境。當學生們用英語交流時,他們有很多的顧慮和擔心,他們害怕自己的發音不準確,會被其他同學嘲笑;擔心自己回答錯誤,受到老師的批評。他們一旦認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更不敢開口說英語。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的課堂反應,幫助他們感受到班級是安全的、溫暖的、可靠的;認識到每個人都會在錯誤中學習,在嘗試中進步。當學生髮現自己處於一個適合與自我感覺的環境,能夠與他們周圍的人相處融洽,並且這些人也很高興與其相處時,他們就找到了安全感,體驗了歸屬感。在課堂上,教師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對於學生表現出的微小進步也要及時予以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說英語的自信心,滿足學生自尊的需求,從而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

幾乎所有老師都曾經有過提問後,沒有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尷尬場面。我試著對學生說:"The classroom is so quiet that1 dare not even take a breath.,或者說:"Wow. The classroom isso quiet that I could hear the sound if a needle would fall on thefloor.”教室裡立刻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上課時發現學生睡覺也是老師最頭疼的問題。我會對全班同學說‘`Someone issleeping in class, Please helpe me to wake him up! Wake up!Wake up! Please!”大家笑了,課堂氣氛輕鬆、愉悅。如果我給學生布置了口語練習,或者是課文段落背誦,我在課前會問我的學生:"Did you sleep well last night or have a nightmare? Doyou worry about your performance? Take it easy.”在課堂上,如果出現男生和女生同時搶答一個問題,我常說:"May I say`Lady first? Thank you. Youre really a gentleman.”其實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並不困難,只要老師上課多留意,多用心,英語課堂永遠會擁有燦爛的笑聲。

2利用網際網路資源,為大學英語課堂注入活力

由於高職高專學校更加強調學生的技能培養,各個專業的比重明顯加大,使得大學英語課程的課時數不斷縮水。許多老師認為授課內容多,課時少,課本上的知識都來不及講授,根本無法補充課外知識。因此,英語課堂的教學任務往往是圍繞一本英語教材進行。然而,如果一味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和訓練,學生會感覺學習十分枯燥、乏味,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地培養,侷限學生的知識結構。儘管大部分的英語課本除了配備教學參考書,還附有光碟,許多老師上課時經常使用現成的教案授課,但是在實際的中,往往會發現課本白帶課件內容十分廣泛,如果在課堂上一一展示,學生只會走馬觀花,根本無法把握學習重點,甚至無法作筆記;而且光碟上的資料並非完全與課本內容密切相通,適合不同學校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因此,使用電子教案教學必須經過精挑細選,有刪有減。網際網路的突起使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也給英語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師不能只侷限於課本、課件,更要充分利用豐富網路資源,給英語教學注人新的活力。老師可以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分工合作,蒐集下載一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高質量的音訊和視訊資料,通過慎重斟酌和挑選,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和延伸,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90後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根據實際的課時安排,根據課文的難易程度等等,篩選和安排授課內容,有選擇性的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