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中數學課堂提問

才智咖 人氣:9.02K

課堂提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出問題,並針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啟發學生思維,促使其主動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一類教學行為。

淺談國中數學課堂提問

一、數學課堂提問的目的

(1)促進師生交流。在教師提出問題後,學生用表述、說理、舉例、論證、板演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認知,教師可據此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

(2)掌握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對問題解決情況的反饋,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認知狀態,並給予恰當的指導,同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不斷調控教學程式。

(3)吸引學生注意力。適當地設定問題,可以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使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專題或概念上,產生解決問題的自覺意向,並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學習目的。

(4)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寫會分析,學會表達,是課堂提問的真正目的。通過多種問題的解答,可有效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其分析問題、推理論證等綜合能力。

二、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1)重數量,輕質量。為追求課堂的熱烈氣氛,教師常常設計大量學生容易答出的問題,且美其名曰活躍課堂氣氛,實際上這種提問往往只是一種課堂作秀,會偏離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這一提問目的。

(2)重提問輕反饋。問題提出後,學生剛剛回答,老師就接住話茬一講到底,學生非但不能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學生對問題的麻木和對教師自問自答的依賴性。

(3)重形式輕實效。過多的提一些諸如“對不對”“是不是”“行不行”這樣的問題,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表面上看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熱鬧非常,實際上並無實效。

三、優化國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策略

(1)目的'明確,按需設問。課堂提問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指南,根據教學的要求,設計目標明確的問題,如提前測評中的摸底提問、知識理解的啟發性提問、觸類旁通的發散性提問、歸納總結的聚斂性提問,還有複習性提問,包括對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和方法的回憶,理解性提問、應用性提問、評價性提問等。

(2)靈活設問,把握時機。課堂提問應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顯示出的心理狀態來加以把握。提問的契機表現在以下幾處:a:學生受舊知識的影響,無法順利實現知識的遷移時。b: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c: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時。d:講解知識的重點、難點時。e:探尋知識知識之間的聯絡時。教師可根據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適當設計出一些問題,以調整和改善教與學的活動。

(3)留空思考,及時反應。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因此從問題提出到點名讓學生回答應有一個適當的停頓,至於停頓時間的長短,可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反應情況而定。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應作出及時、明確的反應,使學生髮現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問題的設定應疏密相間,安排合理,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4)形式多樣,面向全體。提問的形式應多種多樣,同一個問題,既可以設定成填空選擇題,也可以設定成判斷改錯題。可以是師生的一問一答,也可以是同桌之間或者小組之間的互相問答。甚至也應允許學生在適當的時機向老師發問。好問是學習數學的可貴品質,要加以精心保護。提問還應注意要面向全體,使學生都能參與思考,把回答問題的機會平均分配給全班的學生,要使全體學生都積極準備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5)啟發誘導,發展思維。教師恰到好處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而且還能促進其知識的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取決於教師引導啟發作用發揮得如何,取決於教師啟發作用發揮的程度,因此課堂提問必須具有啟發性。通過提問、解疑的過程,達到誘導思維的目的。如在某一重要環節或一堂課結束之前,向學生提一些有利於歸納總結的問題,“你們今天學到了什麼?”“這節課有什麼收穫?”教師在學生的回答中適當補充說明,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四、把握好“度”,促進發展

(1)考慮好問題的跨度。設定問題時,既要緊扣教學內容和中心環節,又要注意到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前後銜接。在章複習時,知識點的跨度可適當加大。提出的問題要有較大的思維量,以教材的重點為中心進行提問。為了增強跨度,對設計的問題可考慮用合併、簡化等方法,實行“濃縮”,以提高問題的質量。

(2)掌握好問題的難度。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以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特點和思維水平為基點來設計問題。那些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一定聯絡,學生知道一些,但僅憑已有的知識又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最能激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也最有啟發性,容易促使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探索,提出貼近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把握好問題的梯度。學習活動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問題的設定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採取化整為零,化難為易的辦法,把一些較為複雜的問題設計成一組有層次、有梯度的小問題,搭好臺階,逐層解決。提問要深淺有適度,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環環緊扣,體現出知識結構的嚴密性、科學性和條理性,從而給學生以清晰的層次感。

(4)選擇好問題的角度。問題的設定應注意角度轉換,使其具有新鮮感。變換角度,進行變式提問,有助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攻克問題。同樣一個問題,提問平淡而有難度,學生就不可能被吸引,但變換一下提問的角度,將新舊知識進行類比聯絡,便能使學生積極思考,觸類旁通。

善教者必善問,善問是一種藝術,只有“善問”,課堂氣氛才會活躍,學生的思維才能被啟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設定課堂提問,使提問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認知規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成為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讓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提高這方面的教學技能,促進我縣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