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經紀人

才智咖 人氣:1.49W

導語:農村經紀人是農業生產和市場需求之間的紐帶,他們在引導和調整農民生產的同時,利用自身的市場資源將農民的產品推銷出去,使農民的生產活動能夠持續有效地轉變為不斷增長的現金收入,從而保證了農民增收。

淺談農村經紀人

農產品的流通問題是當前農民增收的關鍵,要解決流通問題關鍵是解決農產品和市場的有效銜接問題。農村經紀人的出現充當了連線市場與農戶的紐帶,及時地解決了農產品流通的難題。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繁榮了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村商品流通;而且化解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程序中的市場風險,是農戶增收的關鍵環節。但如何有效的應對農村經紀人經營活動的各種潛在風險,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化解風險的巨大危害,保護農村經紀人付出的經營性努力,維護天然弱質的農村經濟,是值得我們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擬就此問題進行探索性研究。

1相關概念界定

關於農村經紀人概念的界定,學術界的理解大同小異。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制定的《經紀人管理辦法》中規定,農村經紀人是指:在經濟活動中,以收取佣金為目的,為促成他人交易而從事居間、行紀或者代理等經紀業務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本文中的農村經紀人僅針對其中的自然人而論。

關於風險,美國學者海恩斯(Haynes)於1895年最早提出其概念:“風險一詞在經濟學中和其他學術領域中並無任何技術上的內容,它意味著損害的可能性。”簡言之,就是損失發生的可能性。據此,本文中的風險是指為農村經紀人在從事經紀活動過程中發生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關於視閾,是指視野或者眼界;本文的農村經濟人研究,就是在風險相關理論架構下,對農村經紀人面臨的風險的型別、成因以及防範策略進行全面分析、探究。

2農村經紀人經紀風險型別

經紀風險是指農村經紀人在從事業務經營過程中必須承擔的各種隱性和顯性風險。發現、識別風險是風險防範的基礎,也是重要步驟;只有通過對農村經紀人的經紀活動過程中潛在和易見風險的判斷、分析、歸類整理,才能更好的擬定方案加以控制。具體來說,經紀風險包括以下幾類:

2.1素質風險

素質風險是指由於自身的素質不足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農村經紀人來自農村,一般是由農民轉化而來的,其文化水平總體不高。目前,在我國4.8億農村勞動力中,國小級以下文化程度的佔了37.3%,國中文化程度佔50.2%,高中文化程度佔9.7%,中專文化程度佔2.1%,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0.6%。也就是說,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了接近九成。文化水平不高也使得農村經紀人缺乏市場經濟所必需的各類競爭素質,經營活動大多隻侷限於本鄉本地區,缺乏儲運物流等專業知識,盲目經營居多;不具備做大做強的品牌意識,更不懂得品牌溢價的含義;這些都會給農村經紀人帶來意料不到的經濟損失。農村經紀人自身素質的缺乏,不僅一定程度的制約了正常經紀業務的順利開展;也影響其對各種潛在風險的識別。從風險的源頭看,素質風險是最大的風險,不利於農村經紀人隊伍的持續發展壯大。

2.2操作流程風險

大部分規範的操作流程都是最佳實踐的總結,是經紀業績持續改善之本,按流程做事能有效的規避風險。農村經紀人的經營活動也必須遵循市場行銷的一般流程;即市場調研,目標客戶選擇,營銷實施和回款。內容主要包括:農產品銷售網路構建、經銷模式組合;預測農產品的數量、種類以及需求結構、供應者;目標客戶基本情況的調查:經營地址、為人方式、經濟實力、聯絡方式等;與客戶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維繫良好感情關係;最終進行銷售談判,簽訂供銷合同併合作實施;及時收回貨款,避免賒欠。以上流程內容非常龐雜,極易操作失當,也會帶來諸多風險;比如,投資偏差,物品積壓,資金回收困難等。由於農村經紀人從農村相對封閉的小農經濟中孕育壯大,缺乏市場經濟洗禮;因而多數缺乏的市場意識,不懂市場資訊的篩選,缺乏組織協作,再加上本身素質的侷限,都易導致在經營操作流程環節上的執行偏差及執行折扣,帶來鉅額經濟損失的風險。

2.3信譽風險

目前,農村經紀人已經大量湧現,而政府政策的滯後性導致農村經紀人監管措施的缺位,政策的暫時真空加劇了農村經紀人經營活動的失控狀態。與失控的經營活動相伴隨的是信譽的損失風險,以下三個方面會帶來信譽風險:

2.3.1合同失範

在農村經紀人和客戶關係上,農村經紀人自身不注重信譽建設,缺乏法律知識,在經紀活動中,不簽訂供銷合同,僅靠“君子協定”;或者雖有合同但用詞和條款極不規範,為日後的權益爭議埋下“定時炸彈”。失範的合同行為不僅不利於自身利益的保護,也給客戶造成了不合法經營、不守信譽的印象,長此以往必然自斷客戶,走入經營的死衚衕。

2.3.2強勢壟斷

農戶和農村經紀人經濟地位的不對等,客觀上造成了農戶的弱勢地位,農村經紀人的強勢地位。有的農村經紀人為了眼前利益,趁機傳播虛假資訊、壟斷市場、壓級壓價,坑農、損農、害農漸漸演變成為常態,勢必降低農戶對農村經紀人的信任度和合作程度,阻礙農村經紀業務的良性發展和迴圈。

2.3.3資金斷鏈

農村經紀人經營資金的缺乏會客觀上造成其信譽流失的加劇。農村經紀人來自農民,自有資金先天不足,銀行的“嫌貧愛富”造成其借貸無門;或者雖有借貸但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如果再有經營不善、盤子過大、資金週轉不靈等推波助瀾,會迫使農村經紀人拖欠錢款、開白條、說空話,甚至惡意拖欠行為的產生,這不僅打擊了農戶從事農產品的生產積極性,而且最終損害的是農村經紀人的形象和信譽。

2.4資訊風險

現代市場經濟是資訊經濟,快速、準確、可靠地掌握市場供求及變化趨勢,發掘資訊的時間價值是農村經紀人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農村經紀人所經營的農產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蔬菜水果等易腐爛變質的初級產品。而目前農村資訊網路建設滯後,農村經紀人無法及時的獲取市場資訊;產供銷行情不明,極易造成產品品種落後、供銷脫節、經營效益低下等問題。因而資訊缺失就意味著經濟損失風險。市場資訊是農村經紀人不可或缺的生存條件,對經紀活動具有導向作用,只有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才能經得起市場風險考驗。提高資訊效益是對抗資訊風險的必由路徑。

2.5自然災害風險

自然災害具有不可抗性。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脆弱性,決定了農產品在產供銷環節上各自分擔相應的風險,農戶承擔生產過程中的自然災害風險,而農村經紀人承擔銷售過程中的自然災害風險。自然風險主要來自於收售和儲運過程中,遭遇各種等級的暴雨、大雪、洪水、地震、颱風等。以重慶奉節臍橙為例,2007年雖然喜獲大豐收,但受雪災冰凍天氣的影響,不僅大量的臍橙凍壞在田間枝頭,而且農村經紀人收購到手的臍橙,也因為冰雪封路,要麼大量積壓、變質腐爛;要麼被堵路上,冰凍丟棄;要麼雖然到達市場,卻因顧客大雪阻隔,購買不便,無人問津,最後只能虧本甩賣。雪災不僅嚴重的打擊了奉節臍橙的品牌經濟,而且傷害殃及了臍橙經紀人,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因此,遭受自然災害後,如何化解風險,保護廣大農戶及農村經紀人的利益,保護脆弱的農村經濟不受自然風險毀滅性打擊,建立對抗自然災害風險機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農村經紀人風險形成因素分析

分析風險的成因,有助於進一步明確風險源,進而有的放矢地解決農村經紀人經紀中的深層次矛盾。傳統的多因素理論將風險的發生看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即農村經紀人所面臨的風險具有一果多因性,不同型別的.風險來源於多種因素的合力。我們可以用之來分析農村經紀人風險形成的因素,可以概括為三類: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自然因素。這三類因素中,個人因素和組織因素能夠有效的加以控制和解決,因而是農村經紀人風險主要成因,是以下分類闡釋的重點。而自然因素是指影響農村經紀人經營活動的氣候、地質、地形等條件,控制改變空間有限,不需多加闡釋。

3.1個人因素分析

個人因素是指由於農村經紀人經紀活動受自我客觀條件的限制而形成的風險原因。

單從農村經紀人自身的角度來看,農村經紀人風險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是農村的貧困。這種狀況造成了廣大農民沒有條件和機會接受基礎教育,農村經紀人大多來自農村,由農民轉變而來,二者地位和處境相似。我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1978年是2.5億,到2007年依然有2 148萬人,雖然我國政府改革開放以來成功的解決了2億多人的農村人口溫飽問題,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2.3%。但是貧困人口基數大,脫貧時間長導致農民無暇顧及教育問題,即使是傾全家之力來投資教育,目的也只是為了擺脫農村和農民的身份,即非農業化;這少部分有文化水平的人也不可能轉變為農村經紀人。因此,貧困使農村經紀人自身素質發育從幼苗開始就缺乏必要的養分,這也是農村經紀人風險來源的經濟根源。

3. 2組織因素分析

組織因素主要是指由於國家政策及制度失當等帶來的風險因素。組織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國家農村教育投入持續不足和我國農村市場經濟發育的遲滯。

3.2.1農村教育投入持續不足的積弱歷史

國家對農村基礎教育投入的長期嚴重不足,直接導致了農村經紀人各方面能力素質的積弱狀況。1986年我國的《義務教育法》確定了“分級辦學”的原則,逐步形成了“縣學縣辦、鄉學鄉辦、村學村辦”的教育投資體制。這一體制的惡果就是,窮農村辦窮教育,越辦越窮,不辦更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全部投入中,鄉鎮一級高達78%,縣財政負擔只約為9%,省地負擔11%,中央財政負擔了2%。國家教育督導組在2006年釋出了《國家教育督導報告》,全國尚有113縣(區)的國小,142縣(區)的國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為零。國家農村教育的低投入和農村無力投入的現實,帶來的是農村教育社會效益的低產出,累積效應使農民素質長期得不到提高,農村經紀人也不得不面臨“知識貧困”和“物質貧困”的雙重困境。農村基礎教育積弱的蝴蝶效應,波及農村經紀人,使其要面對各種經紀風險的考量。

3.2.2農村市場經濟發育的遲滯現實

社會體制轉型期市場經濟的二元化特徵,是農村經紀人無法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深層體制原因。經紀人這一新興行業原本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觀要求,農村經紀人也不例外,我國農業相對於工業的落後狀態,是長期生產力低下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造成的,因而在農業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土壤上,生長不出市場經濟的樹苗——農村經紀人。市場經濟客觀上要求開放、流通、自由、誠信等意識形態,而農村的自然經濟形態客觀上卻造就的是封閉、保守、自足的農業耕種者,在這樣的人群中間自然磨練不出具有完全市場頭腦的農村經紀人,所以,農村經紀人不懂市場操作流程,不注重信譽構建,不關注市場資訊變化。農村市場經濟的發育遲滯可以說是農村經紀人面對市場風險的“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具有動一張而牽動全域性的效應;所以,農村經紀人管理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必然是,注重農村市場經濟體系和我國市場經濟總體架構的全面銜接、相容和同步發展。

4風險防範的路徑

分析找尋風險防範的路徑,使農村經紀人的經紀活動以較小的成本或代價獲得安全保障,有利於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風險的有效防範的路徑是各種手段綜合運用的體現,和風險型別無法一一對應,下面分別闡釋:

4.1加大國家資金幫扶力度

農村經紀人發展的長遠大計,離不開國家資金支援。主要包含兩方面,第一,著眼未來,繼續加大對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資金投入,以使教育水平能有質上的飛躍。加強國家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保證義務教育的各項經費真正用到實處。這是農村經紀人培育接班人長效保障;第二,關注眼前,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經紀人發展的財政支撐,比如,興辦培訓班,興建農村市場基礎設施,興建農村資訊化網路等。

4.2加強農村經紀人風險意識

農村經紀人風險意識強化是風險控制的基礎環節,只有繃緊風險這根弦才能為發現風險提供可能,風險意識的樹立是防範風險的必然要求。農村經紀人中存在著重經營、輕風險的思想,抑或不知風險為何物,麻痺大意、估計不足,這些觀念必須去除,否則遺害無窮;只有清醒的意識到風險的存在,才能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時時注意、處處小心、事事留意。防患於未然的成本遠遠小於已然的風險本身。

4.3加強農村經紀人培訓工作

風險防範和化解的主體是農村經紀人,因而風險的化解歸根結底取決於農村經紀人素質的提高。素質提高的便捷途經是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4.3.1基本文化素質的培訓

百尺高臺起於壘土,基本文化素質是農村經紀人一切經營活動正確開展的前提,現實的農村經紀人的文化水平,嚴重影響了他們對日新月異的知識的認知理解能力,基本文化素質培訓就是要開發農村經紀人的智力資源,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等基本學習能力,使之能夠自力更生、自主學習,形成智力資本,有效對抗風險。

4.3.2從業專業技能培訓

專業技能是農村經紀人從事某一經營領域的保障知識,專業技能的完善是操作流程風險和素質風險化解的一部分。針對農村經紀人各自的經營領域可以展開分類、分批、分層次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市場及網路營銷知識,資訊獲取、傳遞及利用知識,果蔬保鮮儲運等物流知識,合同法等經濟法律知識等。恰當的從業技能培訓能夠有效地喚起農村經紀人在經營過程中覺察潛在危機的能力,甚至把風險消除在萌芽中,節約風險機會成本,經濟效益可觀。

4.4加強組織化程度,開展專業化協作,建立專業協會

這實際上是一種集和風險單位來減少風險事故的方法,通過農村經紀人之間的聯營、合作、組織化等手段能將風險單位集中於組織內部,提高損失預測的準確性,在內部分散風險,協會成員之間的互助能節省風險預測及控制的成本。組織的存在,能夠為成員提供各種保障及支援,比如,擔保、資訊共享、規範競爭合作、資金融通等。

4.5加強農業政策性保險福利惠及

所謂農業政策性保險,是指在國家政策的直接扶持下,對種植業、養殖業在生產、哺育、成長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經濟補償的一種制度安排。而其福利惠及就是農村政策性保險不僅要發揮保護農業的作用,也應該延伸至相關重要的產業利益鏈,即農村經紀人。這是因為,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一產業,發展具有天然的弱質性,承擔的風險遠遠大於第二和第三產業。因此,農業保險應由國家作為保險主體提供符合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準公共產品。農村經紀人作為連線市場和農戶的紐帶,是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關鍵,其發展壯大同農業發展好壞休慼相關、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因此,農業政策性保險理應覆蓋到農村經紀人,以應對自然及市場帶來的雙重風險,從利益鏈上保護農業增產增收。   4.6加強農村市場環境的建設

農村市場環境是指農業推進市場化程序中的基礎設施和保障體系兩方面的構建。農村市場環境建設是農村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夠有力的帶動農村經紀人經營行為的真正市場化,全面和規範的市場經濟行為接軌。

4.6.1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包括各種批發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專業市場、農資市場在內的多層次、多功能的商品市場體系。規範的交易市場平臺,能夠規範農產品交易雙方的交易行為,大大減少交易過程成本和交易風險。在遭遇自然風險時也能及時的就地銷售,減少風險。

4.6.2保障體系建設

主要包括:第一,法制法規建設。如農村經紀人職業資格認定製度、執法檢查監督制度等,並且要加強制度之間的銜接,提高制度的相容性和科學性;第二,信譽評估制度。誠信和諧的市場環境離不開信譽機制的建設,也是規避信譽風險的必然途徑,要建立和完善農村經紀人個人信譽資訊批露制度、信譽調查和資信評估制度,構建良好的農村市場信譽環境,促使農村經紀人看重信譽品牌建設,提高不講信譽的機會成本和輿論成本;第三,加大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對農村經紀人的扶持力度,解決農村經紀人資金不足帶來的發展瓶頸和連帶風險。現有農村小額信貸數額較小,對農村經紀人的幫扶力度有限。因此,在加強農村經紀人信用體系建設的同時,適當的提高信貸額度,建立健全小額信貸國家擔保機制,成立小額信貸風險聯合體或者農村經紀人專業協會信貸共同擔保機制,有助於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也同時解決了農村經紀人的燃眉之急,實現了農村閒置資本的良性迴圈和合理增值。

4.7加快農村資訊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農村資訊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是應對資訊風險的有效途徑。現代社會資訊化的迅猛發展,為平臺建設提供了完備的資訊條件,要充分利用各種專業網站資訊,突破資訊不靈的制約,實現資訊資源共享。農村經紀人自身也要提高資訊捕捉能力,密切注視市場資訊變化,重視資訊反饋,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和農產品價格走勢,調整營銷策略,改變銷售目的地;同時,以市場資訊為導向,指導農戶及時的更新種植品種,確保產銷的連結順暢。

4.8建立自然災害預警資訊及時通報制度

現代氣象科學的發展已經大大地提高了災害預報的準確性、及時性,我國各級政府也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國家災害預警機制,未雨綢繆遠遠好於臨渴掘井;同時,我們仍然可以充分地利用現有的災害資訊網路,鼓勵農村經紀人協會建立預警資訊及時通報制度,防止有災害資訊卻無法有效及時得以告知和利用情況的發生,可以通過網路、廣播、行動電話等多種途徑及時的提醒農村經紀人注意災害將要來臨的資訊,以便於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5結語

總之,農村經紀人風險防範過程具有未來不確定性、長期性、複雜性,是一個需要及時發現、識別錯誤,並且加以糾正的迴圈往復的過程;因而農村經紀人要樹立牢固的風險意識,時時留意風險,培養風險防範習慣,使之成為日常經營活動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