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民情日記(共四篇)

才智咖 人氣:9.73K

 5月2日民情日記

走基層民情日記(共四篇)

有人說,幸福是一段旅程

那麼,今天

是旅程的開始

也是幸福的開始

今天上午,市委組織部邊祥慧部長親自帶隊為我們這92名即將赴任的新兵們送行,她委婉而有堅定的語調,無不折射出這次活動的深切含義——這不僅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鞏固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的需要,更是加強領導機關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需要。

中午時分,車子順利到達膠州市,膠州市委組織部李曉光部長代表膠州市委市政府對我們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也提了相關要求,11位同行紛紛表態,表示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組織的重託。

下午2點,終於到達了鋪集鎮逄家溝村——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農村天地。生我養我的農村生活,在塵封十多年以後,又一次回到了我的眼前——幾分激動,幾分新鮮!

可以看出,新上任的村支書李丹紀書記工作能力還是非常強的,短短數天,就將村容村貌改變了非常大。但是,村裡的經濟條件的確讓我揪心,空蕩蕩的房子裡什麼都沒有,下步村代表開會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支部對面的馬路儘管進行了清理,但是也缺乏必要的硬化,與村中間硬化的道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儘管是走馬觀花,感覺未來一年,需要做的事情還是非常多。但是,還是一下子找不到結論,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紮紮實實的做好一個月的調研,然後實事求是的,形成一份調研報告,並將有關想法向委黨委,向於主任彙報一下。力爭在新的一年裡,儘可能的為逄家溝多爭取些資源。能為村裡的百姓做點實事非常不容易,既然開始了,為何不充實的幹一番呢?

5月8日民情日記

今天事情比較多。

上午,在李丹紀和王德海同志陪同下,圍著村子轉了一圈,看了看村四周的村容村貌,重點看了看膠河攔水工程的周圍土地。

然後,又到鄰村——盛家莊村走訪調研,與該村書記趙愛寶及部分班子成員交流學習工作經驗。走訪發現,該村兩委組織班子建設方面值得學習,主要原因是該村書記多年一直在崗位上工作,領導帶頭能力較強,得到了大多數群眾認可。

下午,走訪了村民李丹孝家。李丹孝58歲,是當前村計生主任李俊的父親,也是多年年的老支部書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出了很多的意見建議。他說,農村經濟要發展,村集體必須要有收入,集體有了錢,才能給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也才能更得到群眾認可。針對逄家溝發展村集體收入方面,他提出了兩條思路。一是發展養豬業。按照他測算,如果建立一個養200頭豬規模的飼養廠,第一年投資大約20萬,一年可為村集體貢獻純收入8萬元,三年左右時間收回投資後,以後每年盈餘都可作為集體資產。第二是發展美國鴨的養殖,這是一條比較新穎的飼養科目,投資小回報大,但是他對具體養殖說不清楚,還需下一步擇機諮詢相關專家做出客觀判斷。

晚上,邀請了4名村名代表和10名班子成員召開了一次村民意見徵求會。會上各位代表和班子成員都一一發言,站在一名普通村民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建議。最終大家意見比較統一。今年當務之急,是要辦理路面硬化、自來水和土地調整三件大事。這三件大事,難度很大,矛盾焦點多,需要群策群力。

散會後,我又商同丹紀書記馬上召集召開了全體班子成員第一次會議。重點討論今晚意見徵求會的情況,討論班子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向。會上,大家對如何幹實事,幹好事比較迷茫,對能否幹事創業嚴重缺乏信心。比如,在會上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大家是否知道廣大村民對我們幹事的支援力度到底有多大?是否有信心帶領全體群眾克服幹事創業中可能遇到的一些複雜的非預測性困難?大家頓時沒了底,但也同時打開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許多細節問題展開了互相探討。

會議沒有形成決議,但是對我觸動很深。我的感受,個人做事情需要調查摸底,班子做事情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必要的論證,單憑一腔熱血簡單的確定下某件大事並且開始推動;如果沒有得到廣大群眾首肯,將來出了問題,到時肯定是無比被動!那時,最難堪的肯定是班子成員,受傷害最大的,也是班子自身。

所以,新班子要辦事情,還需要充分的磨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援,形成合力。還需在充分吃透民情,摸清民意的基礎上再謀啟動。百廢待興,萬事開頭難,後續的難題還有很多。

明天計劃仍是繼續調研,走訪幾戶群眾,力爭儘快把大家的需求摸上來,把村集體發展的思路摸上來,形成一份切實可行的調研報告。

5月16日民情日記

今天任務只有一個,繼續調研。駐村幫扶以來,因為要參與村委工作,實際有效的調研時間不是很多,必須要學會有效利用。

上午來到大街小巷,與隨機遇到的一些群眾現場溝通。我感覺,這種調研手段,與入戶調研相比,也有其自身優勢:調查發現,大部分百姓雖然從新聞媒體上獲悉黨委政府組織大批幹部下基層幫扶,但對駐村“第一書記”能否幹出實績方面,在其恭維和尊敬的語氣中,無不清晰流露出他們的疑慮——百姓還沒真正把駐村幹部當作自己人!這使自己感到了壓力,必須儘快做成一兩件群眾幹得見、摸得著的實事,讓老百姓放心,儘快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援。

下午,就改善逄家溝村幼兒園基礎設施條件問題起草了兩個報告,打算明天找鋪集鎮有關領導尋求支援。對於解決逄家溝幼兒園問題,我有一定信心,因為,它既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該村群眾真正關心的難點問題,同時,解決這個事情有政策保障。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作為“解剖麻雀”的例項,為以後處理類似難題趟出路子。

起草完報告,來到村民馮麥國家中,進行深入走訪。馮麥國是村裡的致富能手,已投資十多萬元建起了一個大型養豬場,規模可達400多頭。但他也有難處:後續資金非常匱乏,對爭取政策扶持茫然無措。我一方面鼓勵他繼續闖下去,爭當致富帶頭人;另一方面,告訴他自己願意幫他一道爭取政策支援。只有幫助他消除疑慮、加速發展,才能逐步引導一批這樣的人才成為村莊致富的模範。對此,我有“近”和“遠”的兩個思路:一是“近”的措施。爭取有關單位支援,通過訂單養殖方式,幫他消化一塊。這有一定可操作性,通過引導他實施絕對純綠色餵養,制定出合理公允價格,然後幫他尋求一些目標客戶,簽訂遠期訂單,提前回籠一部分定金,可以緩解手頭資金匱乏問題。據他估算,裡岔黑豬肉市場價格在每斤40元左右,而他所飼養的類似豬肉,售價可控制在25元左右。既能保證質量,又能保證實惠,這不正是價效比嗎?二是“遠”的方面,為使逄家溝出產的'土豬肉實現規模效益,必須大力提高這種飼養方式的附加值。在投入市場前,是否可以先將“逄家溝”綠色土豬肉註冊成一個商標,結合“逄家溝”品牌宣傳,充分利用其與裡岔黑豬肉的比價優勢,快速找到其在細分市場中的生存空間呢?值得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