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軟體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課程建設

才智咖 人氣:3.1W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軟體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試圖把軟體工程課程的教學與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社會對軟體人才的需求結合起來,將案例教學引入課堂,強調實踐性,從多方面探討軟體工程的教學改革問題。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職教育軟體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課程建設

摘要:軟體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是在熟練掌握計算機軟體編寫的基礎上,讓學生可以利用所學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與傳統的工程領域相結合,培養可以進行各個層次軟體開發的複合型人才。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加強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不斷完善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建設開放、立體的網路教育資源平臺,創新學生課外實踐平臺和實訓教學平臺。同時也要不斷探尋新的專業管理路徑,以科學管理促進教學水平提升。

 關鍵詞:高職教育;專業課程改革;軟體技術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軟體技術專業經過多年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多層次、分流式”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建設上,堅持“瞄準崗位設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將社會職業資格認證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在教學模式上,堅持“瞄準職業能力搞教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專案案例教學法”;在實訓基地建設上,著力建設教學、服務、科研“三位一體”的實訓基地,有效地構建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綜合試點改革的基礎。2015年與武漢慧眾聚成合作開設ACCP軟體工程師班,共同培養軟體工程師。同年軟體工程專業獲得安徽省質量工程的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案立項。軟體工程專業培養的定位就是在熟練掌握計算機軟體編寫的基礎上,讓學生可以利用所學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與傳統的工程領域相結合,培養可以進行各個層次軟體開發的複合工程型人才。

一、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

在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方面,堅持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建設以市場為導向、學生為根本、學科知識為基礎、專業技能為重點的原則,構築軟體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體系,搭建教學平臺,完善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和模組化課程結構,推進精品。

1.完善培養方案。依據我校軟體工程專業培養移動網際網路軟體工程師的人才培養定位,軟體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將突顯課程結構模組化、塊內課程群組化,分模組、分群的特色,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專業基礎課模組:主要包括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資料庫原理、軟體工程等課程,通過本模組體現基礎的“厚”。專業技術課模組:主要包括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嵌入式系統等課程,另外在每個課程群中增加企業課程模組,通過聘請外教、企業專家承擔與市場或工程結合緊密的相關課程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的主講工作,並加強國際交流,提高授課質量。增加的企業課程模組包括:Android軟體開發、資訊工程專案管理、網路系統架構等課程。通過本模組體現出“多方向”。技能拓展模組:主要包括WAP技術及其應用、嵌入式Linux-ARM應用開發、人工智慧等課程,通過本模組,體現出應用能力訓練。課程模組如圖1所示:

2.優化課程體系。在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優化課程體系。以工程專案設計為導向、工程能力培養為目標,讓學生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和基於專案學習(Project based on learning)。工程專案為載體,使學生以主動的、聯絡的方式學習工程,通過專案設計將課程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專案將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結合,專案按規模和範圍分為三級:一級專案為:課程設計、綜合專案設計、創新專案設計;二級專案為:軟體演算法綜合設計、整個培養計劃是以一級專案為主線,二級專案為支撐,三級專案以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智慧手機應用軟體開發等核心課程為基礎,將核心課程教育與對應的專業整體統一起來,強調以軟體工程專案復現方式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自己成立小組,從頭到尾參與到工程化的軟體開發的全過程。在三級課程體系中,一級專案中課程注重以單元知識點為基礎,利用實訓鞏固知識點內容;二級專案在單元實訓的基礎上實現串聯,讓學生針對具體工程進行程式設計,三級專案在二級專案基礎上,進行專案實訓和畢業設計,對實訓和程式設計內容進行整合,按照工程專案開發流程進行完整的專案開發。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知識(Knowledge———專業知識)、能力(Ability———分析與問題的能力,交流與組織協調的'能力,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科學高效管理專案的能力,工程實踐的能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和職業素質(Professionalism———創新素質、團隊素質和敬業素質)的培養。

3.建設開放、立體的網路教育資源平臺。由於課堂學習的時間十分有限,教師不可能在授課時間內將某項專業能力發展的所有知識點完全細緻地講解到,應積極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給學生提供課後自主拓展學習的平臺。因此,建立開放、立體的網路教育資源平臺是十分必要的。對於一級專案,我們建議學生自主拓展學習時間不低於學習總量的1/3,對於二級、三級專案,則建議學生自主拓展學習時間至少為學習總量的一半。①以網路課程為核心,在網上開通“軟體工程專業線上學習中心”,實現校企專家講座、校內課堂直播及資源點播;②建立“移動網際網路軟體工程師網上教學論壇”,QQ群,微信群等平臺,為學校教師、學生、企業教師及技術人員等提供一個互動的交流平臺,讓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隨時提問隨時進行探討,獲得解答;③與企業合作,圍繞專業教學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模擬實驗實訓、教學指導、學習評價等方面來建設各種資源庫,包括精品視訊公開課、精品課程、網上案例庫、素材庫、試題庫,並進行資源整合,建設成開放、立體的網路教育資源平臺,構建立體化育人環境。

4.軟體工程實訓教學平臺與北大青鳥、武漢慧眾聚成合作,加強軟體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建立軟體工程實訓教學平臺,模擬企業真實工作環境,根據角色劃分將實驗室分隔成若干個獨立的工作區間,如工作區、專案經理區、技術總監區等;優秀教師組建軟體工程諮詢和輔導團隊;對外開展相關的有償的服務(典型情況如CMMI諮詢輔導);按軟體企業專案開發摸式,進行軟體系統開發實訓。結合成熟軟體產品的開發過程進行體驗式教學,結合軟體技術的應用和開發進行實訓教學,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軟體開發實戰平臺。

5.學生課外創新實踐平臺在北大青鳥、武漢慧眾聚成實驗室基礎上,以學校各種學生課外軟體大賽(如藍橋杯)為牽引,通過“課外科研專案實踐”課程、設立科研助理、暑假國小期等渠道建設學生課外創新型實踐平臺,實現本專業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早進社會。

6.積極推動外版教材的選用。採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設系列化的實訓教材,尤其是智慧手機應用開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方面的實訓教材。

二、專業管理路徑

計算機系多年來致力於教學體系建設,並取得顯著的成績。計劃在未來四年,繼續深化改革、拓展創新,逐步形成科學、完備的專業教學體系。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基本教學制度優化與創新改革的重點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完善監查評價制度,形成規範有效的課堂教學行為監管機制;不斷完善教師指導制度,切實做到學生從入校到畢業,指導教師不間斷地指導學生的學業和職業規劃;建立和完善學科帶頭人、專業負責人、專業課程(群)負責人制度,教學改革研究制度、實驗室開放制度,科學研究、社會實踐方面的獎勵制度,致力於調動學生的研究興趣,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與科研創新能力。

2.採用規範性約束與激勵結合的模式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激勵為主的理念,注重規範性約束與激勵相結合,在教學改革、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辦法、教師業務水平考核、教學酬金分配、學生學業測定、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為師生營造大膽開拓創新的寬鬆環境;從制度建設方面強化和激勵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自我提升,使每個學生的人格、個性、興趣和能力都得到尊重與發展。

3.改傳統的行政型管理為新型的學術型,實行新型的學術型體制。由熟悉本學科、專業、行業的理論和發展動態與趨勢,熟悉對本專業、行業所需人才的專業知識結構和能力需求的專業教師和企業高階技術人員組成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企業人才培養方案、課堂教學質量和監查評價制度。

4.整合網路資訊化教學管理平臺,分析現有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通過廣泛的調查和需求分析,構建新的教學系統結構,完善其功能,使之更有效地服務於教學。開發學生畢業設計選導師系統、實驗室系統等,有效促進教學的科學化、規範化和網路化建設,理順教學管理流程,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春林,朱張青.基於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學科教育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現代化,2010(1).

[2] 張瑞玲,徐紅升,甘文麗,等.基於EPT-CDIO的計算機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3(5).

[3] 徐紅升,張瑞玲,林春傑,等.基於CDIO的創新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