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風險及防範對策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1W

一、引言

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風險及防範對策論文

自1940年誕生時起,內部審計的概念便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2001年,國際內部審計協會將內部審計定義為一種客觀的確認和諮詢活動,通過應用系統、規範的方法來評價、改善風險管理、控制過程及治理效果,旨在增加價值、改善組織的運營,幫助組織實現目標。我國則適當借鑑了國際上關於內部審計的界定,將內部審計定義為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通過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進行審查和評價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相較之下,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重在強調是組織內部的監督、評價活動,審計物件則主要涉及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審查,更符合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畢竟,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尚未在我國企業中得以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企業都開始意識到在新環境下,良好的管理是對於提高企業競爭力十分重要,內部審計的作用也開始得到凸顯,尤其在重大財務醜聞屢屢發生的背景下,內部審計對於內控管理、公司風險的事前監督效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然而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內部審計在我國企業中還存在著各種“水土不服”的情況,導致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較高,難以發揮其改善組織運營、促進組織目標實現的作用,因而,對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及成因進行分析十分必要,有助於企業預先進行防範,真正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風險

(一)受到不恰當外部干預導致錯誤的審計結論

內部審計雖然早已引入我國企業,但在實際運用中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水土不服”,最突出的一點便是,企業管理層普遍缺乏內部審計意識,對內部審計沒有足夠的瞭解,由於內部審計是對內部控制、經營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不少管理層都將內部審計視為“麻煩事”,利用權力干預內審結果的情況並不罕見。在進行外部審計時,註冊會計師通常會對管理層舞弊風險進行評價,與此類似,內部審計也會面臨著來自管理層的壓力,加之內部審計作為組織結構中的一個構成部分,受到組織領導層級的影響,因而管理層不恰當的外部干預對於內部審計來說並不陌生,在現代治理結構下,管理層與股東存在的代理問題可能會自發地將內部審計推向管理層或相關利益者的對立面,利益相關方出於各種考慮很容易干預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幫助組織發現問題的本質很容易被扭曲。

(二)沒有獲得足夠的審計證據導致的審計風險

根據內部審計的定義,內部審計的主要工作手段是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恰當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進行評價,為了完成這一工作,勢必要通過應用系統的、規範的方法來獲得足夠的審計證據支援審計結論,如果審計證據不足,就極容易導致錯誤的審計結論。導致審計證據不足的情況主要包括:一是由於設計的審計程式不當,導致無法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來為審計結論提供支撐,這也是審計證據不足一個最顯著的情況,如果說能夠設計足夠多的審計程式,或者當審計受限時能使用替代的程式來獲得審計證據,那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低審計風險;二是由於審計抽樣所帶來的風險,鑑於審計工作都是建立在抽樣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所有的資料進行審查,所以樣本的不合適、不具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反映總體情況;三是企業組織內部不配合致使審計受限,從而導致審計證據不足,內部審計工作是一個需要組織全員參與的過程,如果其他部門不配合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審計工作的完成。

(三)內部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和審計證據評估出現偏差

內部審計工作本質上還是依賴專業人員的職業判斷,所以如果內部審計人員沒有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可能會得出不恰當的審計結論。其中,在進行職業判斷時,對風險和審計證據的評估尤其重要。對審計風險的評估主要是在開展審計工作前,針對審計目標、結合對企業的瞭解來進行評估,類似外部審計中瞭解企業環境的步驟,只是,無論是對企業環境、相關管理層還是對內部控制的瞭解,內部審計人員都具有天然的優勢,根據風險導向原則,內審人員可以決定對某一領域投入多少審計資源,但如果對審計風險的評估出現偏差,就有可能影響審計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如果對獲得的審計證據進行評估時出現偏差,也會導致得出錯誤的審計結論,有時,對審計證據的評估決定了是否需要實施進一步的審計程式,並對審計證據的充分性、適當性進行適當判斷。

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審計缺乏足夠的獨立性、客觀性

內部審計之所以能發揮其監督、評價的作用,促進組織對企業的經營進行改善,其根本就在於內部審計具有獨立性、客觀性,能以一個獨立的視角來評價對企業環境、經營狀況、內部控制等內容,但是我國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沒有受到足夠的保護,這也是內部審計工作受到干擾的重要原因。在很多企業的組織構架中,內部審計部門往往沒有足夠的權利來開展工作、保證自己不受到管理層人員的干預,有的企業內審部門看似對企業的治理層負責,而實際彙報工作的物件仍舊是企業的管理層,股東只一味關心企業的經營業績,這就大大降低了內審部門的“實際地位”,甚至在有的企業,內審部門只是隸屬於總經理或者財務部門的一個分支,直接受到來自管理層的影響,這便是從形式上和實質上凌駕於內部審計之上,那麼受到管理層的壓力而得出不恰當的審計結論就不奇怪了。

(二)內部審計物件的範圍大、內容複雜,內部審計方法落後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企業的經營規模擴大,業務也越來越複雜,這就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內部審計的物件、內容都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變,從單個企業內部審計擴充套件到集團企業、大型股份公司、連鎖經營企業等,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層級結構更為複雜,交易形式和交易內容也日趨複雜,尤其涉及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間內部交易,再加上企業重組、併購、改制等業務活動日趨頻繁,內部審計的內容更復雜,從傳統的財務內部審計發展為經濟責任、經濟決策、效益、管理審計等,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部審計的風險。而在另一方面,對應的審計方法卻沒有緊跟經濟發展的.步伐,由於內部審計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很多內部審計仍舊使用財務審計的方法和手段,依靠對傳統的憑證、賬簿等資料進行隨機抽樣來發現問題,而沒有根據不同的審計物件和審計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效率得不到保證。

(三)內部審計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素養

內部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很依賴內審人員的專業素質,但在實際情況中,專業人員的能力參差不齊,大部分審計人員並非專業出身,甚至不少內審人員是由財務人員、行政人員兼任,或者是部分部門領導人員擔任,並沒有掌握足夠的內部審計知識,難以控制審計風險,直接影響審計質量,而企業也沒有予以內部審計足夠的重視,缺乏對內審人員的培養,後續教育不足,人員知識結構單一,因而難以滿足難度不斷增大的內部審計工作要求。與此同時,出於成本的考慮,內部審計部門往往規模偏小,人員不足,總體審計力量較為薄弱,因而無法對企業實施足夠有效的監控,也難以完成所必須的審計程式,進一步增大了差錯、漏洞未被發現或者不恰當判斷審計證據而得出錯誤審計結論的風險。

四、防範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一些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內審制度,賦予內部審計足夠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要發揮作用,首先就要賦予內部審計足夠的獨立性,保證其能夠客觀、公正、不受干擾地完成內部審計工作,要達到這一目標,企業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從制度建立的層面入手,將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常規制度確定下來,並向企業的所有員工進行傳達,用完善的內審制度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包括常規內部審計的時間、範圍,各個部門的相關職責,不恰當干預內部審計的表現以及應當受到的懲罰;二是企業要注意向全體員工傳達內部審計的作用和重要性,鼓勵員工瞭解內部審計的基本內容,內部審計並非對員工工作內容的勘錯,而是協助各部門更好地完成目標,扭轉各部門對內審的偏見,特別是管理層員工,更要學習內部審計的相關內容,避免對內部審計的過多幹預;三是保證內審部門形式上獨立的獨立性,內審部門不得隸屬於其他任何部門,直接對股東大會負責,將內部審計的結果向治理層彙報,同時考慮賦予內部審計部門足夠的許可權,內審部門有權要求其他部門配合內部審計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審計工作能得到各部門的支援,保障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改進審計方法、將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結合

為了應對越來越複雜的審計工作,適宜複雜的經營環境,內部審計方法應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進,以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首先,可以考慮引進風險導向的審計模式,根據內部審計的目標進行風險分析,以風險評估結果和控制為出發點來制定審計計劃,包括審計資源的投向領域、具體審計方法的選定、審計人員的分配、多重審計複核的流程等,綜合運用各種測試方法進行審計,不僅僅是實質性程式,還要結合內控測試從多個維度進行審計工作,保證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其次,在資訊化技術不斷髮展的當下,企業的資訊科技運用已越來越廣泛,相應的,可以考慮引進審計軟體進行審計工作,將一些常規性的審計程式程式化、流程化,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同時,運用審計軟體可以更好地進行授權控制,避免受到過多的認為干預,相較於人工,審計軟體可以處理更多的資料,並且減少人為失誤帶來的審計錯誤;最後,內部審計工作可以考慮與外部審計相結合,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公眾公司以及一些大型的集團企業往往會在年終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工作,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雖然目標有所差異,但是存在很多工作的重合,因而內部審計也可以借鑑外部審計的工作,如往來款函證、存貨監盤結果等,避免重複工作,提高審計效率,而且外部審計的側重點與內部審計不同,也為內部審計的風險評估提供一定的參考。

(三)加強企業內部審計人才建設

為應對內部審計風險,企業必須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培養。首先,企業要注意配備合格的審計人員,內審人員不得由其他部門的人員進行兼任,在招聘內審人員時,注意選聘專業素質過硬或者經驗豐富的人員,注意內審人員的專業背景多樣化,避免單一的會計或審計專業背景,而應構建一隻知識結構多樣化的團隊,如果要將企業其他部門的員工內調至內審部門,要注意考核員工的業務水平、實踐經驗以及內審知識,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水準;其次,企業要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後續教育,包括最新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的學習,定期進行考核,保證內審人員知識體系足以勝任內部審計工作,同時,為了增強內審人員的實踐經驗,還可以結合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培訓,對過往的內審工作進行回顧,明確尚存在缺陷的部分,在進行下一次內部審計時進行完善。

五、結語

在經濟不斷髮展的當下,內部審計對於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組織經營狀況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是重視,但是,由於內部審計在我國企業中運用的時間並不長,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審計風險,審計質量普遍不高,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業需要仔細分析,正視存在的問題,從多個維度採取措施進行風險防範,如此,才能發揮內部審計的真正作用,才能切實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