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才智咖 人氣:3.14W
畢業論文

論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論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  要】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都設定了內部審計機構,但是企業內部審計在機構的設定和工作重點等方面都還存在1些突出的問題,因而仍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入世以來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諸多較大的變化,內部審計既獲得了巨大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既需要適時地加以改進和完善,更需要謀求更大更快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本文是從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出發,對企業內部審計進行思考,提出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1些問題,在展望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從巨集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並就這些問題提出1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內部審計 對策
[Abstract] Mos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have set up the audit agency inside enterprises at present, but inside audit current situation to be good, have the problem that some is outstanding , still ca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ts , therefore need perfecting further and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ondition since joined into WTO has changed big, the inside audit obtain enormous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and face the challenges of different sternness too. So of our country insid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is it need improvement in good time and perfect already to audit, need to seek the great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ast better even more. This text proceed from current situation audited inside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  as think to go on to audit to enterprise, propose some questions auditing existing inside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of our country, analyse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solved on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ing   countermeasure

目       錄

引  言 1
1、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及典型問題分析 1
(1)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現狀 1
(2)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2
2、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 4
(1)審計觀念的轉變 4
(2)審計職能的轉變 4
(3)審計制度的變化 5
(4)審計內容和審計範圍的變化 5
(5)審計手段和審計方式的變化 5
(6)審計人員結構的合理化 5
3、完善與發展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主要對策 5
(1)明確內部審計的性質與定位 6
(2)擴大內部審計的職能 6
(3)合理建立完善內部審計模式 7
(4)改進內部審計的內容與方法 7
(5)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8
結 束 語 9
參考文獻 9
 
引  言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1種活動。內部審計對企業的經營業績評價,明晰企業各種複雜的產權,以及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發揮其糾錯防弊的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對內部審計發出了呼喚,對內部審計的要求也不斷加強和多樣化。另外,隨著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產權關係日益複雜,也迫切需要從企業內部建立1套內部監督制度,加強內部審計。
目前我國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遇到了不少問題,經營管理存在不少薄弱之處,以大中型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而言,財務收支這1最終的綜合性領域,也存在較為普遍的會計資訊不真實、財務核算弄虛作假、財務管理失控、不良資產潛在虧損的情況。這些情況在企業持續經營中幾乎都被掩蓋著,到了某個“特定”的時刻,通過審計,暴露的情況和金額就極為驚人。因此,綜合性監督的內部審計發揮制約和促進作用,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

1、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及典型問題分析
內部審計機構自成立以來,審計內容由最初簡單的差錯防弊及較低層次的財務收支審計發展到如今較高層次的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審計,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當局的高度重視。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其目的在於減少應審計人員人為因素導致的審計錯誤,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更好地為本企業服務,為本企業決策者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1)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現狀
1.內部審計機構設定不合理
在現有的內部審計體制下,內部審計機構設在企業內部並且直接對企業負責人即經營者負責。這1制度安排導致兩方面的問題:(1)內部審計的觸角無法觸及董事會、經營者這1最高層次的代理人的經營決策活動,因為內部審計機構直接對企業負責人負責。在我國,多數企業由董事長兼任總經理,使得董事會身份具有虛擬性,董事會並不真正代表股東的利益而是與經營者利益趨於1致,經營者實質上控制了董事會。(2)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從形式上看,內部審計人員不具有獨立性。他們是企業的內部職工,在經營者的領導下工作,必須服從其領導;從實質上看,內部審計人員也不具有獨立性。他們依附於企業,從企業獲得生活所需。經營者及各管理層有權評判他們工作業績。內部審計人員為了能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須同管理層協調好關係。在這種利益牽制下,內部審計人員實質上的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在形式和實質上都不具有獨立性。而獨立性是審計的核心和靈魂,缺乏獨立性的審計不可能實現其真正的審計目的。
2.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主要停留在財務收支的查錯防弊上
近幾年來,雖然有些大型企業內部審計的理念有了新發展,即內部審計由傳統的財務審計發展到經營審計(又稱效益審計),但經營審計仍居於次要地位,還不像西方國家那樣經營審計已經成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