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

才智咖 人氣:3.03W
淺談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關鍵詞 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
從測土配方施肥、篩選優良品種、選擇最佳適播期、化半精量擴行播種、旋耕鎮壓、分期施肥氮肥後移、科學化學除草、化控防倒、綜合防治病蟲害等方面介紹了小麥的超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小麥的高產栽培提供參考。
  
  
   近幾年利辛縣全面開展了小麥高產攻關競賽活動,整合小麥高產攻關技術規程,嚴把各項技術環節的落實,使小麥產量逐年提高,出現了大面積產量超過9 000kg/hm2的超高產田塊和高產示範區,現將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1測土配方施肥
  
  增施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技術,能夠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基礎肥力,增強小麥抗倒性,提高小麥品質。由於以往偏重於化肥的施用,而忽視了對有機肥的積制,對於一些秸稈也隨意丟失浪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糧食作物產量的提高。近幾年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瞭解了土壤養分含量狀況,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增長緩慢,在1.2%~1.4%之間,速效養分含量表現為少氮、穩磷、鉀下降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制定測土配方施肥方案。要求秋種時要保證增施有機肥45t/hm2以上,進行秸稈還田2 250kg/hm2左右,同時對氮、磷、鉀速效化肥,進行合理配比,達到節本、增產、降耗的目的。通過試驗,認為速效氮肥的基追比例以7∶3為穩妥,磷、鉀一次性基施,具體用量基施尿素300~375kg/hm2、磷酸二銨150~180kg/hm2、氯化鉀120~135kg/hm2。通過組織專家測產驗收,增施有機肥的田塊,產量大部分都突破了9 000 kg/hm2大關,最高產量達到9 525 kg/hm2。因此,通過近幾年的技術經驗總結,增施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科學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奪取小麥高產的關鍵所在。
  
  2篩選優良品種
  
  前幾年,我鎮小麥品種多、亂、雜現象比較突出,以豫麥18為主的春性品種播種面積佔70%以上,導致了小麥冬前凍害現象年年發生,造成了小麥大幅度的減產。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加強品種的對比試驗篩選工作,通過各項種植對比,選擇了一批高產、抗凍性強的新品種,如皖麥50、皖麥52、菸農19、西農797、豫麥70等作為主推品種,搭配有苗頭的品種,淘汰豫麥18、豫麥34、鄭麥9023等抗凍性差的老品種,為我鎮小麥再創高產打下堅實基礎。
  
  3選擇最佳適播期
  
  小麥播種過早,容易造成冬前凍害,不利於優質生產;播種過晚,不利於產量的提高。選擇最佳播期,是奪取小麥高產優質的關鍵環節。要達到小麥既高產又優質的雙重目標,適期播種非常重要,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小麥要高產,就要適當早播,而小麥要達到優質生產,就要適當推遲播期。這就形成一對矛盾,因此選擇小麥最佳播期,是實現小麥既高產又優質的唯一方法。半冬性品種播期以10月10~15日播種為最佳,春性品種以10月18~25日播種為最好,這樣既防止了因播種過早而造成的凍害,又提高了產量,也減少了養分的消耗,提高了品質。同時,在適期範圍內,足墒播種,能促進根系下扎,增強對養分的吸收,增強抗凍性,從而保證產量的提高。
  
  4機械化半精量擴行播種
  
  機播、半精量播種省種、深淺一致,苗情均勻,利於通風透光。加大機械化半精量擴行播種技術的推廣,提出“少播5kg種,多打50kg糧”的節種增產口號,提高播種質量。一般播種量控制在135~180kg/hm2,行距由20cm擴大到23cm左右,有利於分櫱生長和合理群體的發揮,降低倒伏可能性,為高產豐產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