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文:自讀講解練習

才智咖 人氣:1.05W

以前,我們教文言文,注重逐字逐句的串講,力求詳盡透徹,不容半點含糊。其結果是學生課上一聽就懂,課後一丟就忘,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實踐使我們認識到:課上滿堂灌,教師越俎代庖,違背了認知規律,必然事倍功半。於是,我們尋求理論指導,進行教改嘗試,經過幾年的探索,形成了“自讀—講解—練習”的教學思路,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

教育論文:自讀講解練習

一、自讀主動求知,務要粗懂課文

“語文老師不是隻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嚕裡嚕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1981年第一期《人民教育》:《談教學的著重點》)葉聖陶先生的這一段話,不僅適用於白話文教學,也適用於高中文言文教學。高中學生有國中文言文的學習基礎,又有課文註釋的幫助,可以粗略地讀懂文言課文。基於這一認識,我們每教一篇文言文,都用一刻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先認真自讀:讀“預習提示”,讀註釋,讀課文,並且明確要求:通過自讀,基本理解課文語句,達到初步整體認知的目的。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教者在行間巡視,並個別回答問題。學生自讀後,教者通過提問、筆答等手段,檢查、評價學生自讀的效果。我們認為課上自讀是文言文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堅持先讓學生自讀,讓他們親自投入閱讀實踐,直接去感知課文,才能培養他們主動求知的能力,確保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事實也正是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步養成自讀的習慣,學會了自讀的方法。他們把“預習提示”作為入門的嚮導,憑此領悟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他們以註釋為無聲的老師,藉此去理解詞句,掃清文字障礙。每學習一篇文言文,他們必先看提示,再對照註釋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偶遇不解的問題,便做上記號,聽講解時也就更加專注,老師稍加點撥,頓有“柳暗花明”之感。他們由此獲得了學習文言文的樂趣,提高了主動求知的信心,從怕學文言文轉而愛學文言文,進而到會學文言文。如此成效是滿堂灌的陳舊教法不可比擬的。

二、講解有的放矢,務使開竅解惑

瞭解了學生的自讀情況,講解便能有的放矢,要言不繁。凡學生已懂的一概不講,尚有模糊含混之點略講,深奧難懂之處著力講,務使開竅。根據具體課文的.教學需要,選擇恰當的講法,大致有如下三種講解:

第一,補充性的。或對歷史背景略作勾勒,以幫助學生領會課文內容;或簡介作者的生平及思想傾向,使學生正確認識文章中有關主張和見解;或對註釋略作增補,以減少閱讀障礙。

第二,點撥性的。在新舊知識的聯絡處巧加指點,啟發學生“溫故知新”;在學生的認知易出現偏差之處,精心點撥匡正,避免陷入思維的誤區。

第三,解惑性的。對於學生困惑不解的問題,教者著力啟發、講解,務使茅塞頓開。

三、練習注重雙基,務求當堂鞏固過去,由於搞“滿堂灌”擠掉了學生自讀和做作業的時間,幾乎所有的練習都佈置在課外完成。而高中階段學生數理化學習的任務很繁重,常常無暇顧及語文作業,更難抽出時間去複習文言文,致使文言文的成績難以提高。廢止了滔滔不絕地講,便能節省下時間進行必要的雙基訓練,力求當堂鞏固課上所學知識。我們一般用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做課堂練習,其訓練的方法大致如下:

1.以小型練習抓實詞積累。記住常用實詞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而這必須及時記憶,日積月累,日進有功,決不能一曝十寒,考前突擊。我們的做法是:指導學生記住課文的重要註釋,因為常用實詞均在註釋中有所交代。必須讓學生在自讀時認真領會、有意識記,並通過小型練習,當堂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堂課上再及時鞏固,以達到化整為零、日積月累的目的。

2.以梳理練習重點突破。一詞多義的實詞、同一虛詞的不同詞性和用法、詞類的活用以及特殊句式,這些都是學習文言文須倍加註意的。我們採用梳理式練習(包括單篇梳理、單元梳理、全冊梳理),即將有關語句逐一列出,讓學生通過比較,求同辨異,加深理解,強化記憶,以求重點突破。3.以誦讀練習求綜合效應。

指導並督促學生在課內反覆誦讀課文、背誦精彩語段,有助於培養語感、深化認識、增加文言積累,收到一石數鳥的綜合效應。例如《諫太宗十思疏》中“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罰”,這一句中的“以”“而”都是表示修飾的連詞,雖然互換位置仍講得通,但總不如原文好。我們要求學生把這兩個詞互換位置朗讀,讓他們從中品味出原文用詞的精妙。我們有時還進行這樣一種訓練:教者慢慢讀課文,把虛詞空下來讓學生填讀,藉此讓他們領悟虛詞的用法。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自讀—講解—練習的教學思路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主教學思想,符合認知規律。我們決心堅持這項實驗,使其進一步經受實踐的檢驗,以促進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