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視閾的解讀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9W

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兩翼,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現代教育的靈魂,它們是缺一不可的。在人類教育史中,人文教育經歷了從興盛到衰落、又開始走向復興的階段,科學教育也經歷了從輝煌到飽受詬病的過程。與此同時,大學教育不斷出現困境,使得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之間的關係,以期重構現代大學精神,更好地培育人才。

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視閾的解讀論文

一、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緣起

如果要追溯人文教育(Humanistic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思想,就像人類自身一樣古老。拉丁詞根“liber”最初是指樹皮,後來意指圖書,就像在“圖書館(library)”和“訴狀(libel)”等詞中那樣。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解釋,說明自由人的形容詞(liberalis),最初是“一個文科和科學上的特別性質描述詞,說明一個自由人相對於奴性和呆板而具有的尊貴??屬於或適合那些處於優越社會狀況、將成為紳士的人”。近代以來,以約翰·亨利·紐曼為代表的英國古典主義學派,倡導“自由教育”思想,即人文教育。他認為大學應該傳授普遍性的知識,而非狹隘的專業性知識,以培養高素質公民。

科學教育(Science Education)也是個外來詞,從語義上看,科學在英文上稱為“Science”,源於拉丁文“Scientia”,本意是關於自然萬物的學問。我國近代從國外引入科學一詞時也主要指稱有關自然博物之分門別類的學問,即賦予自然科學的涵義。所謂自然科學,即人類認識自然的科學體系,包括物理學、化學、地學、天文學、生物學等基礎自然科學和工學、農學、醫學等應用自然科學,它的基本任務是探索自然界的客觀真理,發現和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並運用之來滿足人的物質需求。

二、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關係演變的歷史鉤沉

筆者通過對中西方大學教育發展歷史的鉤沉和耙梳,梳理大學教育發展過程中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關係,把握大學教育發展的脈絡與未來趨勢,從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興衰浮沉中得出結論: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結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第一階段從教育起源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直是人文教育佔據著主導地位。古希臘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再到古羅馬的西塞羅、昆體良等著名的教育哲學家無一沒有闡發過對這一課題的永恆理想,並且他們還培養了一大批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在這一時期,哲學、美學、詩學、倫理學、文法、修辭學、邏輯學、音樂、體育等人文學科開始興盛起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植物學等科學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發展。例如,柏拉圖在雅典開辦的阿卡德米學園,其目的就是培養哲學王和政治家。他要求入學者都要受過一定的專門教育,並且要求學生具有數學方面的基礎,他在學院的大門上特地刻著:“不懂幾何者莫入。”但總體看來,這一時期哲學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一切科學都是它的附屬,即他們主要關心的是政治,而不是科技。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價值觀最終得以確立,從而使得人文主義教育在大學教育中居於至尊地位,一家獨大。中國古代教育以儒家文化為主要內容,強調“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學而優則仕”、“博學與於文,約之以禮”、“為政以德”、“君子不器”等思想,主要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的聖人式的道德楷模,從而導致中國長期以來形成了“重精神輕器物”的傳統觀念。

第二階段從工業革命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科學教育成為一枝獨秀、風光無限。工業革命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生存狀況,就連馬克思也曾經寫道:“資本主義在不到一百年的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種狀況引起了人們對科學技術的頂禮膜拜,人類在自然面前開始變得充滿力量,狂妄地叫囂著“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整個地球”。隨著科學教育在各國逐步發展起來,它導致了與人文教育之間曠日持久的矛盾衝突,無論人文教育家怎樣抵制和抗爭,科學教育終於以不可逆轉之勢向前發展,並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於是,在大學中開始盛行“重科學輕人文”之風,大學教育只“貴乎有專技之長”,它帶來了物質文明的突飛猛進,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隱憂。

第三階段從20世紀中葉到現在,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結合發展。從20世紀中葉起,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軍事科技對人類造成的威脅,經濟邏輯與法則對人性的扭曲等等,都成為人類所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問題。鑑於此,20世紀後半期以來,人類如何與自然友好相處,如何剋制自己的行為,如何在市場法則面前保持應有的道德操守、人格尊嚴和人文情感,成為人類文化發展的主題,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文精神主題。同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在經歷高度分化之後又呈現出高度綜合的態勢,各學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文文滲透、理理滲透、文理滲透越來越多。大學多學科的環境,有利於開展跨學科的科學與研究,進行聯合攻關,加快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的速度。因此,在未來的大學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相互結合發展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三、“兩種教育”對壘引發的困境及對大學精神的影響

在現代大學教育中,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結合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現實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科學教育中心化,人文教育邊緣化”。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分離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工業革命在揭示自然現象奧祕的同時,促進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工業革命的這種巨大作用使得人們對自然科學的神奇力量頂禮膜拜,人們對能夠創造物質財富的自然科學更是讚歎不已,於是一大批理工類、科技類、財經類、各種職業技術類學校紛紛湧現,並佔據潮流。這種以專業教育為主導,人文教育的虛弱化和邊緣化思想只能導致大學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大學教育只注重學生專業認知技能的發展,忽視學生的人格素養、道德品質、審美情趣的全面發展,從而使得當今的大學教育的精神面臨著困境與人們的詬病。

第二、“人文教育走向固式化,科學教育中的科學精神培養逐漸削弱”。人文教育本來蘊含著豐富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以科學教育的思維方式、教學模式來進行人文教育,把人文精神只當作知識傳授,這種做法是把手段當作目的,捨本而逐末。這種固式的教學模式氾濫,最終結果也將導致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淡化和缺失。同時,忽視了蘊涵在科學教育中的科學精神的培養,也造成了學生科學精神的淡化,抑制理性思維的發展。科學精神的淡化必將導致學生思維的狹隘,能力的固勢化,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第三、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對壘導致上面一些現實的問題,而另一個現實的困境使兩者的協調發展更加困難。由於社會發展導致的社會分工精細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才專業化,使科學朝著縱深的方向發展,學科的.發展越來越表現出細化的傾向,即使是在各個學科內部也劃分出許多不同的領域和方向,這似乎是在強化各種學科的界限。世界原本是一個整體,專業越分越細、越分越碎,相互分割的狀態不能夠反映真實世界的面貌,只能使我們離真實世界越來越遠,同時使得專業化對人文教育的宰割也越來越嚴重。

四、對現代大學精神重構的思考

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並在發展中所形成的一種獨特氣質的精神成果,是大學學人長期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學的生命源泉。一部大學史是教育史、學術史,更是心靈史、精神史,大學不僅傳承者學術薪火,也展示著一種情懷,表達著一種夢想。固守大學特徵,開拓大學之道,根本在於大學精神。大學精神是一種隱性文化,是人們堅守和追求的一種價值觀和世界觀,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因此,現代大學精神的重構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高尚的道德精神

大學是任何一個社會凝聚高尚道德和理性的場所,具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氣質高雅、品格一流之道德風範,是社會高尚德性的捍衛者與提升者,領導著社會德性的發展走向。大學,社會之良心也。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學都有自己獨特的大學精神(人文精神),這不僅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大學魅力之所在。被載入史冊、流芳百世的世界知名大學應歸功於它的大學精神,聲振寰宇的大學也是緣於它的大學精神。今天的大學,要獲得長足發展,肩負起社會的重託,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也必須有自身獨特的精神支柱。北大的追求科學與民主精神,使北大在世人心目中佔有崇高地位。西南聯大的合作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使西南聯大在人們心目中存在至今,而且培養出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使清華大學成為我國理工科的頂級大學。

(二)獨立的科學精神

科學是大學最神聖的法則,應該大力倡導科學的風氣,求真務實,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前人,不斷取得新成果。一切大學的活動都應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對科學的追求,對真理的追求,是大學最重要的品格。任何學者治學都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嚴謹客觀地對待學術,創新與實踐是大學科學精神的靈魂。要創辦世界一流大學,在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培養模式、教學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個性,沒有創新實踐精神是不行的。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修建於1173年-1178年,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位於羅馬式大教堂後面右側,是義大利比薩城的標誌,反映了義大利比薩城人一種執著的科學精神。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美國的耶魯大學以教授治校、思想開放、人文一流、盛產總統而驕傲,有13位學者曾獲諾貝爾獎,有5位美國總統畢業於耶魯: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喬治·布什、比爾·克林頓、喬治·W·布什,耶魯憑藉其優秀的學子創造了一個政壇奇蹟。

(三)敏銳的時代精神

從中世紀大學的興起到現代大學的發展、演變可以看出,大學無疑是時代的產物,並代表著最先進的時代精神,驅動社會向前發展。每個國家,當其變得有影響力時,都擁有居世界領導地位的智力機構(大學)。希臘、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以及現在的美國都是如此。大學,作為時代的智者,能夠預見並感應到社會潮流的前奏,而成為推動社會潮流的先行者,使社會潮流之聲最終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大學正是緊緊扣住了時代的脈搏,才贏得自身的持續發展和地位的提高。

我們難以想象如果沒有北大、清華、復旦、南大??的近代和現代中國,沒有劍橋和牛津的英國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如果把哥丁根大學、萊比錫大學、萊比錫音樂學院、海德堡大學、柏林大學和哥尼斯堡大學??的歷史抹掉,德國科學、藝術和哲學的偉大傳統還會剩下多少。大學應該是時代精神的代言人,它不僅是屬於它所在的那座城市,而且也應當成為一個國家、民族的大腦、精華,成為探索未知世界的急先鋒,並體現一個民族或時代的膽識、志向和勇氣。這不僅是指在科學或學術領域的膽識,而且在社會正義、良心和道德領域,同樣應當如此。大學應承擔起引領民族精神、城市精神、時代精神和公民素質不斷提升的責任,這就是大學精神的魂魄所在。

真正的大學精神,大學教育不應該僅僅立足於迎合社會需求,而應表現出更高的教育追求,這是最持久最強大的力量,也是高校實現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轉變的必然要求。一味追求實用性和功利性、僅僅著眼於個人職業能力培養和提升的大學教育,無益於真正的大學使命的完成。人們對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關係的重新審視,為大學精神的重構提供了條件與契機,當兩種教育的目光都日益關注人自身的存在價值、人的精神需要和人性的完善,才能使我們“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使我們困惑的生命、蒼白的靈魂和焦灼的心靈能夠得到真切的關懷。這需要一部分心無旁騖、孜孜獻身於求索知識、傳播知識為業的優秀學者,當學者不再敬畏知識,知識分子不再敬畏真理,教師不再敬畏心靈,大學教育就會喪失靈魂。在這個急功近利的年代裡,教育在做著一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大業,從根本上說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都要追求教育價值的終極關懷。所以,我們切不可忘記先賢給我們留下的箴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