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文學閱讀現狀與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5.95K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流行文化充斥大學校園文學閱讀受到冷落的現狀,簡要探討了文學的人文教育功能,指出大學校園文學閱讀的必要性,同時提出通過學校、教師等積極正確引導和課程設定改革及增加文學選修課來解決這一問題。

大學校園文學閱讀現狀與思考論文

[關鍵詞]文學閱讀現狀 人文教育 寬泛教育

前不久,筆者在天津《今晚報》看到一篇題為《大學校園傳統文化受挑戰》的文章,該文引用了山東大學的一項調查資料及其結果,證明電腦、手機、MP3已成為大學生的“三大件”,流行文化充斥校園,傳統文化受到挑戰,學生的空餘時間被網路填滿,國內外經典文學著作被冷落,能夠閱讀幾本經典著作的學生甚少。該文使人聯想到另外一件事:上海外國語大學陸谷遜教授給英語專業高年級的學生上閱讀課時發現竟然無一人讀過《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他感慨地總結到:現在的大學生一年級玩社團,二年級搞物件,三年級考託福,四年級跑工作,包括外語學院的學生,只有為數不多的人餘閒時閱讀名著。像他一樣,許多專家學者對目前大學生淡漠文學的現象深感憂慮。

早在2002年11月,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召開的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七屆年會上,國內著名大學的參會者對近幾年外語界重科學輕人文、重實用輕素質的傾向進行了探討和反思,這次座談的主題是外語院校的課程如何設定才能兼顧素質培養和能力訓練,如何協調語言學課程和文學課程。正如這些專家學者所提到的那樣,目前大部分院校不重視文學,文學有時被視為陽春白雪,可有可無,有的院系為了迎合一時的財貿金融熱,紛紛放棄傳統的語言學、文學課程而改設外貿英語、經貿英語。實踐證明,從長遠來看,此舉對學科建設是有害的,真正受社會歡迎的是那些人文教育好文化素養高的“一專多能”的畢業生。過分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和實用性而削弱了人文性,這種傾向對於培養高質量的外文人才是極為不利的。

眾所周知,文學作品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取之不盡的精神資源。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世界各國人民創造了無數優美的文學作品。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時代的記錄,是民族的心聲。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以及風俗、禮儀等內容,無不鮮明生動地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世界文學史上出現的無數優秀作品,為我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藝術形象、生活畫面和社會知識,是我們瞭解各國的歷史和現狀的寶貴資料。

文學作品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優秀的文學作品總結了人類對真善美理想的精神探索的歷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對人們起著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的作用。從中國的上古神話和古希臘羅馬文學精粹到當代現代主義文學園地的異草奇葩,無不散發著迷人的芳香。他們反映的不僅是作家個人的藝術創作,而且體現了某個特定時期藝術發展所達到的水平,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優秀的'文學作品貫穿著積極向上的主題思想: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為了崇高事業勇於抗爭、追求理想,追求光明,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學習和欣賞這些作品,有助於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培養和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培養健康愉悅的世界觀,完善道德情操,提升人格。

文學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文關懷、人文教育是中外文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英文的“school”一詞來自希臘語,原意是“leisure” (閒暇)。這就說明古希臘人把學習視為有別於謀生手段的從政、從軍、從商等行為,學習是一種近乎“享受”的知識習得,因此,教育意味著對人的德行、品格與性情的陶冶培養。文學培養的是對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對任何生命主體的親近和敬畏,人文精神是心靈的完善、全面人格的養成的滋潤劑,因此,文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對世界的認知和態度。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有助於培養健康愉悅的世界觀,完善道德情操,提升人格。

針對當前大學課程設定中重科學輕人文的現狀,不少專家學者深表憂慮並積極探討可行之計。對於外語學院來說,教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定等都基於人才培養的目標。如果只把培養目標定在“四會”即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層面上,那麼,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至多是一個工具而已,還談不上什麼人才,真正的外語人才,是指既具備較高的語言技能又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的人。近些年,外語學習中過分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實用性,從而削弱了人文性,這種功利主義的傾向對於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是非常有害的。

當前,時尚校園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也是有目共睹的。如前面調查所示,學生購置電腦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雖然有些學生認識到應該多閱讀一些文學書籍來增加一些文化底蘊,但是,他們的空餘時間幾乎被網路填滿,文學作品的閱讀只限於網路文學作品,尤其是在理工科學生中更為普遍。坦白地說,快餐文化、網路文化很難真正提高人的人文素養。在大學階段接觸傳統的經典文學是非常必要的,能夠豐富對人生的內心感悟,提高個人表達和溝通能力。針對當前大學校園經典文學受到冷落的現狀,所有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都責無旁貸。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不僅僅是學生單方面的責任,需要社會、學校、老師提供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並加以積極的引導。

此外,也可通過課程設定和課程建設的改進來改變這種現狀。現在,有些大學通過提倡“寬泛”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寬泛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避免一味強調知識的工具性和實用性,注重人文與科學、國學與西學的互補性和兼融性,通過減縮某些必修課課時來安排各種選修課,增加學生接觸不同學科的機會。對於大學英語,除了必要的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來滿足社會和工作單位對畢業生的英語要求外,大學生要學會如何欣賞文字之美,語言之美,世界之美。所有教師要改變思維模式,不僅以傳播知識和培養能力為己任,還要時刻牢記培養完整的“文化人”的宗旨,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注重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塑造良好的素質和品性,這將使他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