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3W

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

【摘要】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一直成為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其表現形式就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它的弊端在於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學生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而且也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時,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抓住積極因素,鼓勵學生大膽設疑、探索,使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充滿激情。另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要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給學生以充分自主的權力,創設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

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論文

【關鍵詞】自主學習 自主發展 自主探究 創新素質

 【正文】“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即通過創設真實生動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積極的自主探究;通過有價值的提問(主要指學生的質疑),啟發學生思考,自主領悟新知;通過指導多種訓練,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調控,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

一、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其顯著特點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學生由於年齡,情感,意志,興趣和能力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課堂教學實施“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目標不能一刀切,應該有不同的階段要求。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的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強中高年級學生隨著年紀的升高,知識的不斷積累,學習自主性有了發展,依賴性逐步減弱,初步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實施時要視年級的不同,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主從關係。儘管學生學習有依賴性,但絕不能包辦代替,要儘可能讓他們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主能力不斷提高和發展,為以後的獨立做好鋪墊。同時,“主導”和“主體”又要具體落實到訓練這條“主線”上,離開這條主線,“主導”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就會偏離教學目標。因此,每節課都要求教師依據大綱。教材以及學生實際來確定課時訓練目標,重視訓練設計,訓練時間,有效的增強效果。

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策略

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個體的自尊心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而是通過實踐學習和生活培養起來的。教師要以良好情緒給學生一種信任的心理定勢,清除學生畏懼,緊張的學生心理,讓學生敢說、敢問、敢議、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真正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學一樣重要。另外,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學生都渴望成功,這是每個學生的心裡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創設各種佳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不失時機的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想方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

2.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

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就要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上。教學時不要做過多的鋪墊。形式和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規律,和知識實際,讓學生通過舊知識聯絡遷移到新知識。就能促進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與方法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去,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

3.提供自主學習的形式

學習不是結果而是一種過程。學習不是把學生當做圖書館,而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參與學習是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參與探索新知的全過程,才能領悟知識的奧祕,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所在,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參與的內涵是豐富的,教師在課堂教學要大膽放手,更多的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多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實驗,做到七個讓,特徵讓學生觀察,規律讓學生髮現,學具讓學生操作,算理讓學生講述,思路讓學生探索,方法讓學生推導,難關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每節課的學習全過程。而且參與要多樣化。如:質疑問題是一種創新精神的反映,是學生思維參與的標誌。當然不同學科,不同年級參與的內容和形式也是不同的。

三、改革課堂教學,實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1.師生交流,創設情境

“自主學習”要讓學生多交流,教師也要參與學生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認知範圍不斷擴大,從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交流可分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這是全員參與的最好形式。例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節。教學伊始教師先讓學生動手製作一個三角形,通過實物操作找出判定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條件,在此基礎上激疑求思,讓學生設想新增什麼條件可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學生分組討論,大膽嘗試。學生可能設計出六種方案:(1)兩邊相等;(2)兩角相等;(3) 角平分線和高線重合;(4)角平分線和中線重合;(5)中線和高線重合;(6) 兩腰上的高相等。通過進一步交流研討,學生還能找出證明自己設想的不同方法,最後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擺脫了對教師的依賴性,克服了以往學生只求“師”不求“思”當忠實“聽眾”的不良習慣。學生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獨立的思考問題。主動探究知識,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性解決問題,相應交換意見的過程往往與結果同樣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獨立思考,放手大膽嘗試新知,做到: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知識,教師絕不暗示,包辦代替,要儘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嘗試成功的快樂,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去,如代數《分數的基本性質》一節的教學時。因為它與國小學過的《分數的基本性質》相似,所以教學時教師只要稍加引導,便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類推,教師不必花更多的時間去講解。

2.優化程式,引導主動思考

質疑是學生自主發展的前提。作為老師,必須把課本中現成的知識設計成若干步驟,轉變為若干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獨立思考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妥善解決問題。教師提的問題必須是學生確實感到困惑的,經過努力可以解決的,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絡的問題,使學生既能保持學習的興趣,又能順利解決問題。

3.教給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這是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說,必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如在分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中可以從兩方面教給思維方法,一是找思考的起點,讓學生面對具體的應用題知識從什麼地方想起。二是把握思考的方向,讓學生學會根據題中數量之間的關係,沿著正確的方向去思考。

4.重合作交流,促自主發展

如何加強生生,師生及組際間的合作,討論與交流,加強反饋與調控,是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吸引到積極的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課堂活動是由眾多的個體活組成的。課堂上,鼓勵學生把尚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老師並不急於講解,而是請組內或班上學習較好的同學上臺做“小老師”,大膽講清自己的思路,這樣成績好的學生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有一種成功感,自豪感和榮譽感,而臺下的學生有一種新鮮的感覺。帶著“看你講的,我能不能聽懂,我來評價一下你講得好不好,對不對的心理聽課,從而提高了聽課的效率,增加了分析的能力。此時,教師不僅要當好虛心求教得“學生”,又能做好導演工作,及時加以啟發,點評,參與同學之間的討論與講解,調整好課堂的學習氛圍,避免出現“你講你的,對了與我無關,錯了我也不管”的局面,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上教學中來,是整個班集體的氣氛達到促人奮發,緊張而不失熱烈。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創造性的學,做到兩者相互影響,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 唐瑞芬、李士琦等編譯:《數學教育評價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蔡道法:《數學教育心理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3. 袁金華主編:《課堂教學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4. 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