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構建與設計藝術倫理教育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6W

1、引言

和諧社會構建與設計藝術倫理教育研究論文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科技等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現實的道德衝突、嚴重的價值觀念對立等一些與倫理有關的問題都毋庸置疑的存在著,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等健康和諧發展的程序。眾所周知,和諧社會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設計作為一種可以改變並引導人們消費理念甚至於生活觀念和道德觀的人類活動,在面對當前社會出現的一些倫理問題時,也應當發揮其影響及作用來顯露並倡導倫理價值。如此看來,作為倫理價值倡導與普及的重要部分的設計藝術倫理教育,就不僅負有設計知識教授的義務,更肩負有重大的倫理責任。它不僅對我國設計行業未來發展有關鍵作用,而且對整個社會的和諧構建顯得至關重要。而在進行設計倫理的教育過程中,關鍵是要了解和諧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進行設計倫理教育的意義在哪,其教育的重點內容又有哪些。

2、和諧社會構建

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和諧社會是一種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致力於倡導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的社會形態[1]。從大的方面來看,目前我國社會存在的不和諧主要有兩方面,社會生活的不和諧和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因此,要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主要考慮的就是人際和諧和人與環境和諧這兩方面。

2.1 人際和諧

和諧是人類存在的法則,和諧的人類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注重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長期受到世人的崇尚,極大的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心理結構、價值選擇、倫理道德和行為方式,在歷史上起到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作用[2]。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人際和諧,不僅是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然而,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等的快速發展,社會上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社會行為與現象,比如:不文明行為、“炫富”行為、報復心理與行為等,這些不和諧因素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的整體良性發展。為了減少和避免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出現,實現整個社會的人際和諧,應考慮通過一個和諧社會所具備的行為、觀念與思想等方面,去深刻影響人們的理想、心理、世界觀等,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與文化修養,進而培養他們的和諧社會觀念,並最終建立一個公平正義、誠信友愛、互敬互助、人人和諧相處的社會。

2.2 人與環境和諧

在長期的生存鬥爭中,人類經過了屈從和順應、利用和強化、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三個階段[3]。在這個人與自然環境長期共處的過程中,由於經濟利益以及其它一些利益因素的驅使,人類有過不少傷害自然環境的不良行為,比如,大面積的砍伐森林、過量的耗費地球資源等。而正是人類的無知與缺乏和諧共處的理念,造成了人與自然間的不和諧。事實上,自古以來,並不缺乏提倡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思想,像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就有不少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諧相處及保護資源、節約資源的思想。但是,往往由於各種外界限制或是人們難以掌控的因素,人類一直在有意或無意地傷害著環境。尤其是近百年來,因為工業化規模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程序,人類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要知道,人與環境的.不協調,有不少是不可逆轉的,特別是自然界環境的破壞和能源的消耗,自然界作為回報,是會對人類作出毀滅性打擊的。在當前的形式下,構建一個和諧社會,除了強調人際和諧外,最關鍵的就是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人與環境的和諧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設計倫理教育

3.1 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設計倫理教育意義

從和諧社會構建的角度來看待設計倫理教育,可以說意義更為深遠。因為它已經超越了設計專業這個侷限,站在了更高的層面來考慮設計倫理教育的意義。從這一層面來看,設計倫理教育的意義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教育和提高設計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從產生設計的源頭上去改變並實現和諧設計這一設計終極標準;第二,教育全社會成員,影響個體行為心理,規範社會行為方式;第三,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加快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

首先,教育和提高設計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這在目前是非常必要的。眾所周知,設計行業越發展,其履行的社會責任就越大。然而,審視當前的設計現狀與社會形勢,可以發現現實中仍存在著不少有關設計道德倫理的問題。不少低劣的、見小利忘大義的設計大量存在。儘管有人提出“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等的設計口號與觀念,但事實上對現實設計並沒有產生太多作用。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將問題落到實處,針對關鍵反思問題、剖析問題和應對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設計倫理教育,正是從現實設計產生的源頭進行改變,它通過對設計專業人員進行設計道德倫理的教育,來全面提高他們的設計觀念與整體素質。並且通過這種教育,在整個設計行業內形成一種設計倫理評價體系,用以規範設計從業人員的設計行為。它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當前設計與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現實不和諧問題,還能真正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多方面融洽的和諧設計。

其次,教育全社會成員,規範行為方式,也是當前迫切需要的一部分。因為從目前我國社會大眾的行為心理和行為方式來看,其狀況不容樂觀。在當前社會環境下,經常會出現個人或群體在道德活動中沒有或不按作為社會共識的道德規範行事的狀況,即社會學概念中所謂的“失範”[4]。由此可看出,當前的社會中,仍存在相當一部分素質低下的人。這一部分人在進行社會活動時,基本不存有道德行為的觀念,更不用說去嚴格規範自身的社會行為。針對當前形勢下存在的這些社會現實問題,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設計倫理教育給出了一種可能的有效解決方式。它通過設計行業的獻身說教,設計實物的使用體會,或者是現實環境強制性的引導教育等多種途徑去教育和影響社會成員,並全面提高全民素質,規範社會行為。設計倫理教育運用設計這一工具去教育和影響大眾,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與行為心理,並最終達到減少或避免社會行為問題的出現。

最後,對於促進與加快社會的和諧發展與構建,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設計倫理教育同樣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通過教育培養優秀的具有更高意識的設計專業人員,不斷給社會提供合乎倫理道德的優良設計,並因此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設計氛圍。同時,它通過多方位的展現來教育社會成員,整體提高大眾的道德、素質、意識等,從而幫助創造出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全面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和諧發展。能夠強烈感受到,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大環境下,對道德、經濟建設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需要,而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設計倫理教育則正是為了滿足這種緊迫需要的有效實現手段之一。

3.2 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設計倫理教育重點內容

審視當前的設計道德倫理,存在著不少需要提高的問題。儘管有不少專家學者提出“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等口號,但大都未產生太多現實作用。從具體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出發,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出發點。所以,針對當前的現狀,重點要考慮的是將設計倫理教育落到實處,即針對切要反思問題、剖析問題和應對問題。而在圍繞和諧社會構建這個核心任務展開設計倫理教育時,應當根據不同具體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內容教育。這種不同內容的設定,主要是從兩方面來進行考慮:一方面,針對設計從業人員;另一方面,針對社會大眾。

首先,針對設計從業人員進行設計倫理教育,要先確定當前的設計界存在哪些問題,需要補充或提高的主要方面是什麼。從某種角度來說,目前國內設計介面臨的是雙重失範:一是部分設計行為沒有充分考慮到現有的一般社會倫理道德;二是沒有形成業內普遍認同的設計倫理規範。尤其是第二種情況,相當於社會系統為設計行業提供了目標,卻沒有提供達成目標的相應的手段合理性參照,此種情況下難免出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現象,勢必產生行業系統內部間及與系統外部間關係的無序和混亂[4]。考慮到目前設計界存在的這種雙重失範,進行設計倫理的教育應當將其重點內容放在如何在設計行為上全面考慮當前社會的倫理道德以及如何設定業內認同的設計倫理規範這兩個部分。第一,在設計行為上全面考慮當前的社會倫理道德,主要是從不同角度、多層面考慮設計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參與改造社會活動和推動社會發展的相關作用,將倫理學的相關內容貫穿於設計藝術教育中,使設計人員具備鮮明的是非觀和正確的價值觀,以便在設計行為過程中充分考慮社會倫理道德。在這一過程中,應以推動人、自然、社會之間協調發展為方向,應加強社會、人文、生態、環保等方面學科的滲透,使設計人員承擔起設計為人服務的責任,為人類和諧社會的發展而設計。第二,設定業內認同的設計倫理規範,主要是制定與形成符合社會倫理要求的設計道德規範,使之成為規範和約束設計行為的準則,並在面對具體設計行為時作出“應不應該”、“合不合理”的評判。在這一過程中,應通過較為完備的設計行業系統,包括高等設計院系為代表的研究團隊以及各種性質、類別的設計組織、協會等,在多方參與、綜合統籌的情況下,形成一定的共識和具有一定普適性的基本道德規範,並將其在實踐過程中加以考察和修訂,而且,還應使用現代資訊手段加以推廣,再輔之以行業內的獎評和宣傳手段,從而建立符合現代文化道德要求的設計倫理規範體系。

其次,針對社會大眾進行設計倫理教育,需要先了解,設計倫理教育作為改變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是以何種方式來進行。通常來說,對於社會現象的改變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規範來規範行為,另一種則通過設計實體來改變社會成員行為[5]。從這兩種改變方式來看,在針對社會大眾進行設計倫理教育時,其重點教育內容不僅要放在相關的社會倫理道德規範方面,而且更重要也更具有實際意義的,要藉助於現實生活中的設計相關實體內容,展現優秀的物質與精神成果,影響公眾對世界、對社會的認識,並通過公眾對設計的接受與使用,形成相應的合乎倫理的行為方式,最終改變和規範全社會的行為。比如,在生活中,經常會有公益性的廣告、展出等。這些公益性的宣傳,針對現實時弊與不良風尚,對社會公眾進行善意的規勸和引導,匡正過失,影響輿論,促進社會健康有序的向前發展,為社會公眾創造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人不經意間大量浪費水資源,根據這種情況,就可以考慮廣泛使用按壓式或紅外感應控制開關,強迫人們在使用過程中不停用手進行按壓或晃動,增加其獲取更多用水的複雜程度。如此一來,人們便不由自主的形成一種節約水資源的行為方式與習慣。由此可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應當重新思考設計的多重作用,尤其是在和諧社會中的價值作用。運用設計來教育社會大眾,能夠幫助人們在充滿緊迫感和精神壓力的現代生活中,去掉些浮躁,多些理性,少些功利,多些公益。同時,在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可以使設計在建設自然美好、和諧發展的人類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而且也可使設計這個為人類造福的、創造和諧美的事業得以持續發展。

4、結語

和諧社會構建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全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在構建過程中,作為人們行為與素質的構建基礎,教育應當擔負起其應有的社會道義與社會責任。從這個角度來看,圍繞和諧社會構建為中心的設計倫理教育就不僅肩負有培養設計專業人才的責任,更肩負著教育與提高全社會成員整體行為與素質的責任。因此,根據目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社會道德倫理問題,針對性的進行相關設計倫理內容的教育,不僅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參考文獻

[1] 《藝術設計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使命》 周紅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

[2] 《淺論藝術設計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李美玲 大眾文藝(理論) 2009.21

[3] 《試論大學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侯俊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6

[4] 《設計倫理及設計教育問題之辯》 席衛權 裝飾 2007.09

[5] 《設計創新與構建和諧社會》 鄒濤 裝飾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