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7W

摘要:武術是我國的一個傳統體育專案,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武術文化在我國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高校武術文化教育實效性相對較低,學生厭學情緒嚴重。為提高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的質量和效率,提出要將學生個性發展融入到武術文化教育中;在教學過程中構建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培養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武術文化教師隊伍;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等對策,以促進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發展現狀;對策分析

1前言

高校武術文化教育是指在高等學校裡,教師與學生按照某一特定體育行為規範,在課外群體競賽以及武術教學過程中不斷產生的精神以及物質財富的總和。科學合理的培育高校武術文化教育,並努力對其進行引導,使其不斷實現創新,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武術教學以及課外體育活動建設不斷前進,並使高校體育文化內涵得到豐富以及發展。[1]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等院校在武術文化教育開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過分注重技術傳授、教學方法落後等問題,導致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的實效性較低。本文通過對高等學校武術文化教育的現狀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國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發展的對策,為推動我國高校武術文化教育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其創新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2我國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的現狀

武術運動具有非常廣泛的適應性,不受運動專案、時間以及地點等因素的侷限,在我國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高校傳統武術文化教育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方面對大學生的基本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學模式一般通過一套較為固定的套路開展,具體包括內容講解、動作示範、動作練習以及糾正錯誤等這幾個規定的環節開展,武術教師多數注重將基本套路教給學生,而忽視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創新意識。[2]這樣學生為充分把握一套完整的技術動作需經過多次的練習,花費很長時間對繁瑣的技術進行練習,因此造成學習興趣降低,出現厭學情緒。教學屬於教師和學生雙向交流活動,屬於兩者之間的互動過程。但是,中國高校武術文化教育仍是灌輸式教學,過於注重教師教授的內容,忽視學生真正能夠掌握什麼內容。在高等院校武術文化教育開展過程中,儘管在教學計劃裡設定了一定的理論課,實質上,多數教師並未根據計劃安排開展理論授課,教師以及學生都忽視了武術文化理論課的重要性,再加上教材設定的理論知識偏少,造成學生在武術文化理論方面瞭解的非常少,這對於學生知識視野面的拓展很不利。

因在教學內容方面沒有足夠的能力培養的實踐活動,課堂上教師又佔據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對武術技術技能掌握得一知半解,對武術理論知識掌握的更加膚淺,阻礙了武術文化在大學生中的普及與推廣。[3]部分高校武術教師沒有充分吸取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知識內容,導致了民族傳統武術文化在高等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以及功能不為人所重視。通常情況下,對於高校來說,其設定的武術課時相對較少,多數時間投入到學習體育技能中,不重視武術文化教學。過分強調技術、課時不足造成高校學生很難領會到武術功夫的真正內涵。[4]儘管學生學習了武術的表面招式,卻沒有認識到“武術”的真諦,這樣造成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很大落差,對武術學習產生失望並導致厭學情緒出現,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3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發展對策分析

3.1將學生個性發展融入到武術文化教育中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在我國傳統文化影響下形成了以和為貴的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武術運動的發展傳播。對於我國的傳統文化來說,在客觀上存在著調節心理健康問題的作用,在高等校武術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例如武德與美德教育,將會有助於大學生形成“以武養德,以武健身”的思想。在按照教學計劃進度開展工作過程中,應當按照具體實際情況,選擇相對應的教學方法進行,充分滿足學生個體的實際需要,使學生在身心愉快的環境中實現健身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學手段方面要根據學生基礎選擇適當方法,對基礎較好學生,在熟悉基本技術練習以後就對其展開成套練習,同時還應該安排他們進行榜樣示範和帶頭領做,通過朋輩幫扶的方式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對於基礎相對差的學生,適當安排一些具有較強趣味性和遊戲性的基本功練習,一方面可以提高武術基本功,另一方面培養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自信心。所以,高校武術教學開展時應該選擇科學合理、靈活多變的方式和方法,使學生個性得到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在情感交流的情景下學習武術知識。在教學活動開展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同學相互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雙向交流,實現彼此間的良好互動,使其個人意志、情感、以及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發展和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2教學過程中構建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

高等院校在武術教學實踐過程中,一定要以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增強他們的體質,使其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培養他們形成習武、練武的愛好與習慣。以講授學生健身方法、健身技能與健身知識為教學主線,儘可能選取那些與學生現實需要相符合、與學生專業學習相匹配的內容,使學生養成一種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5]例如在教給學生成套動作之前,先開展一些較為簡單易學的技術,像擒拿、散打、截拳道以及跆拳道等,或者安排一些和課堂內容配套的小遊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中都應該充分強調積極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讓他們儘可能和相關學科理論拓展知識相聯絡,例如、運動保健學、心理學、推拿學、技擊防範學以及醫療學等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每堂課穿插一個“知識點”進行,例如創編套路的基本原則以及主要方法、防範招式和相關技擊、武術實戰技術能力、搏擊的手段和方法、表演比賽以及攻防作用等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健身和武術的理論以及技能,為學生將來練武與習武奠定基礎,使學生的鍛鍊能力以及實戰技能得到提高,從而樹立起一種“終身體育、健康體育”的觀念。

3.3培養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武術文化教師隊伍

弘揚武術文化,最根本上應該通過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實現。武術教師是學生邁入武術殿堂的引路人,肩負著傳承精神、傳播文化、傳授技能的重擔。所以,只有將廣大教師的武術技能與武術文化知識提高,才能為學校武術文化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就現階段高校武術教師的整體素質而言,都具有較高的業務技術水平、綜合人文素質相對較低、武術文化理論水平和學歷狀況嚴重脫節等問題,以及師資水平和體育教育發展之間不協調。按照武術文化教師人才隊伍建設的現實狀況,一定要切實加強武術文化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武術教師人才隊伍。首先,積極引進大量專業人才。對於高等院校來說,其與武術文化素質教育相適應的專業人才相對較少,因此要想使學校武術文化建設的水平提高,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所以,高校應該積極將專業武術文化人才引入,他們一方面具備較高的武術造詣,另一方面還應該具備非常深厚的文化功底,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其引領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其次,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隊伍。將武術文化專業人才從外界引入高校,儘管新增了一定的新鮮血液,然而這距離高校武術文化素質教育的實際需求相差很遠,因此,一定要通過學習構建一支高素質的武術文化師資隊伍。對於學校來說,其應該建立武術教研室,選擇合適的武術教師,為其提供條件,使其到專業武術院校進行再學習、接受再教育深造,接受規範的武術文化教學培訓;聘請知名武術文化學者以及專家到學校舉辦學術報告會、對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同時還可以利用集中溝通交流、集中科研以及集體備課、集體切磋武藝等方式有效發揮武術文化教師鑽研、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武術文化人才隊伍,使他們能夠發展成學校武術文化建設的骨幹力量,並最終造就一支雙師型人才隊伍。

3.4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高校武術教師在開展武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課程實際情況選擇分段教學、集體教學、提示教學、迴圈教學、理論教學、掛圖教學以及分組考核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實施生動有趣、多樣性的教學事件活動吸引學生,使其情感得到有效激發,達到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目的。武術教學具有非常明顯的直觀性,這就為運用多媒體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有效地對多媒體技術進行運用,通過集動作、聲音於一體的視訊、動畫等方式,將聲情並茂的動作技術準確、完美地展現給學生,使其能夠清晰、準確的掌握所學武術動作要領,從而使學生掌握紮實的武術基本功。另一方面,高校相關武術教學單位需要構建完善的武術教育教學體系,對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優化與時俱進,將傳統民族文化與武術教學體系相結合,構建一種完善的武術文化教育模式。除此之外,積極舉辦各種各樣的校園武術文化活動,營造一種良好的校園武術文化環境,激起學生對武術文化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進一步鞏固學生武術功夫的技術技能。

4小結

當前素質拓展教育在高校的發展,推動了武術文化教育在高校的普及與推廣,也給高校的武術文化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高校傳統武術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跟不上學生學習的需求,導致學生出現厭學情緒、學習效果差、武術文化理論知識匱乏等問題;在高校武術文化教育中要將學生個性發展融入到武術文化教育中、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武術文化教師隊伍、運用多種現代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等措施,推動高校武術文化教育的發展、推動武術文化的傳播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和高等教育的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發明.普通高校武術教育現狀診斷及對策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2(3):64.

[2]楊明.高校武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傳承[J].學術論壇,2010(9):178.

[3]管慧香,王寧.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的發展及其對策探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0):118.

[4]胡毅.全球化背景下體育文化的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1):37-38.

[5]劉文武.武術教學與體育專案教學的區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10):1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