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藍聯合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

才智咖 人氣:6.84K

摘要:皰疹性咽峽炎主要由薩科奇A組病毒致病,好發於夏秋季。急起高熱,咽痛,流涎,厭食,嘔吐等。體查可見咽部充血,咽顎弓、懸雍垂、軟顎弓等處有2~4 mm大小的皰疹,周圍有紅暈,皰疹破潰後形成小潰瘍。小兒發病後拒食、哭鬧,休息不好,困擾患兒家長。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應用蒲地藍聯合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皰疹性咽峽炎60例,獲得較好療效, 未見其他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蒲地藍聯合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

關鍵詞: 蒲地藍;皰疹性咽峽炎;療效;單磷酸阿糖腺苷

一、臨床資料

皰疹性咽峽炎患兒120 例,符合相關診斷標準[1]。全部病例均表現為發熱38℃以上,伴咽痛、流涎、食慾下降,哭鬧,咽峽部皰疹。病程在3 d以內,年齡6個月至6歲;以體溫高低分為輕中重3型:體溫37.5℃~385℃為輕度,體溫385℃~395℃為中度,體溫395℃以上為重度。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男32例,女28例;病情輕度18例,中度20例,重度22例。對照組60例,男34例,女26例;病情輕度22例,中度20例,重度18例。以上病例均除外細菌感染,除外心肝腎等嚴重病變。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給予利巴韋林顆粒劑(50 mg/袋)10~15 mg/(kg·d),分3次服用。治療組加服蒲地藍口服液(江蘇濟川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用量:6月~1歲1/2支/次,3次/d;1歲~3歲 1支/次,2次/d;4歲~6歲 1支/次,3次/d。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5 mg/(kg·d),每天一次加入生理鹽水靜脈輸液,連用5 d。觀察並比較兩組患兒體溫、流涎、皰疹癒合、食慾情況。若體溫超過385℃,給與美林等退熱藥對症治療。統計學方法:進行χ2檢驗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2] 痊癒

24~48 h內體溫恢復正常(腋溫37℃以下,不在回升),流涎、咽部充血、皰疹等臨床症狀體徵消失。顯效:用藥:24~48 h體溫恢復正常,流涎、咽部充血、皰疹等臨床症狀體徵明顯好轉。有效:用藥:48~72 h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症狀、體徵明顯好轉。無效:用藥72 h體溫不恢復正常,臨床症狀、體徵改善不明顯。

3.2 結果

治療組60例中痊癒30例,顯效21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66%;對照組60例中,痊癒,23例,顯效15例,好轉1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流涎時間、皰疹癒合時間和食慾正常時間均優於對照組(P<005),見表1。

四、討論

皰疹性咽峽炎病原體為薩科奇A組病毒,主要侵犯1~7歲小兒,好發於夏秋季。臨床表現發熱咽痛,咽峽部皰疹。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也可位於軟顎、懸雍垂。利巴韋林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鳥苷類衍生物,為光譜抗病毒藥,對多種RNA和DNA病毒有效,少數患兒可出現食慾減退,白血球減少,輕度腹瀉等症狀[3]。蒲地藍口服液的成分有蒲公英、苦地丁、板藍根、黃芩。其中蒲公英含有甾醇、豆甾醇、谷甾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內毒素作用[4];苦丁素有抗炎、鎮痛、抗菌作用[5];板藍根具有抗病毒抑菌作用;黃芩甙具有抗炎解熱作用[6]。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為嘧啶拮抗劑,其藥理作用是與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結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單磷酸阿糖腺苷進入細胞後,經過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二磷酸和阿糖腺苷三磷酸。前者抑制病毒核苷酸還原酶和DNA多聚酶,使DNA合成終止;後者抑制核苷酸轉移酶和DNA多聚酶,抑制病毒複製[7]。且多種動物實驗證明中、小劑量應用對人體無毒副作用和致畸作用,綜上所述,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聯合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皰疹性咽峽炎可明顯縮短皰疹性咽峽炎發熱、流涎時間 皰疹癒合時間,臨床使用方便、用藥安全、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80780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7:7173.

[3] 楊寶鋒,蘇定馮藥理學. 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42.

[4] 陳海生,杜勝利,吳曉梅蒲公英的研究與應用. 藥學實踐雜誌,2002,21(4):921922.

[5] 呂慧子,崔星日,王廣祿苦地丁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2,21(4):5456.

[6] 熊紅麗黃芩的臨床進展及其不良反應.藥學服務與研究,2002,2(3):180183.

[7] 奧多姆,安德魯斯.臨床面板病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4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