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層圖書館古籍保護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才智咖 人氣:1.21W
關於基層圖書館古籍保護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就基層圖書館的古籍保護工作,提出引進“寄存制度”,改善珍貴古籍的保護條件;突出珍貴地方史料的保護,將***早期文獻定為古籍四級,同時有計劃、有選擇地影印出版,有利於地方珍貴史料的搶救和保護以及採用“縮微技術”複製、搶救古籍等方面的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古籍保護 古籍治理 古籍普查
  
  古籍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由於諸多原因,古籍保護存在不少突出題目,如現存古籍底數不清,古籍老化、破損嚴重,古籍修復手段落後,保護和修復人才匱乏等…,全國幾千萬冊古籍,生存狀況實在堪憂。調查顯示,國家圖書館古籍的PH值已降至6—6.5,一旦降到5以下,就無法使用,古籍保護刻不容緩。為此,《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特別提出要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以加強古籍保護和搶救工作。200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古籍保護的主要任務和基本目標。同年5月,“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國家圖書館正式掛牌成立。
  自“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以來,對全國古籍收躲和保護狀況進行全面普查,預備建立中華古籍聯合目錄和古籍數字資源庫;對古籍分級保護,並公佈了一、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6868部;改善古籍保管條件,制定《古籍特躲書庫基本要求》,命名了112家“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加強古籍修復工作,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古籍保護專業職員;啟動“中華再造善本工程”,推進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系列舉措,為古籍保護工作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但是,中華古籍浩如煙海,數目至少在3500—4000萬冊以上。除了圖書館和博物館的收躲,還有很多散落在民間和個人手中。且不說民間和個人的收躲條件,單是縣以下基層圖書館,古籍保護基本處於無專人、無專門書庫、無專門經費的“三無”狀態。由於“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的循序漸進,覆蓋到基層圖書館還需要一段時間,而且保護重點首選善本特躲。如“中華再造善本工程”編輯的宗旨是確保珍稀古籍的傳承安全,所以第一是“傳本”再造。古籍保護是和時間賽跑的事業,筆者以為,市級以下基層圖書館,古籍保護不能“等”和“靠”,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古籍保護辦法,多渠道改善條件,改變現狀。
  
  1 引進“寄存制度”
  
  “寄存制度”人們日常社會活動中常見,如賓館個人物品寄存、銀行珍貴珠寶寄存等。“圖書寄存”在我國早期公共圖書館業務中已經出現,即外界(機構或個人)將收躲的圖書免費寄存在圖書館,通過圖書館為社會公眾提供閱讀服務。圖書館負責保管,“如有損壞,罰賠。”1910年清學部在其擬定的《京師及各省圖書館通行章程》中,以法規的形式要求各圖書館開展圖書寄存,並鼓勵民間躲書家將自家躲書寄存到圖書館來“擴人問見”。一些圖書館還為此制定了較為具體的寄存規則,如國立北平圖書館的《收受寄存圖書暫行規則》和湖南省圖書館的《寄存圖書規則》等。早期公共圖書館開展“圖書寄存”的出發點,是將這些寄存圖書用來為讀者服務,以彌補館躲圖書的不足。後來隨著出版物的爆炸性增長,圖書館購書經費也相對穩定,各級圖書館躲書有了大幅度進步,不必依靠寄存圖書補充館躲,圖書館“寄存制度”也漸漸淡化,悄然退出。
  
  1.1基層圖書館亟待改善古籍保護條件
  由於現存盡大多數古籍都以紙和絲織品為載體,輕易受水火、蟲黴等各種汙染的損害。因此,古籍保護要求較高,需要良好的儲存條件和嚴格的保護措施。根據文化部2006年頒佈實施的《圖書館古籍特躲書庫基本要求》,古籍書庫應單獨設定,並自成一區;有獨立的恆溫恆溼中心空調系統,以保證書庫溫度控制在16至22度,溼度控制在45%至60%範圍內;設定防火、防水、防盜自動報警和氣體滅火裝置、電視監控裝置等。顯然,這些條件和標準在一些市以下基層圖書館很難達到。以南通市為例,六個縣(市)館中沒有一家古籍書庫達到上述要求的,大部分館從普通書庫中隔出一間房作為古籍書庫。如皋市圖書館有古籍3萬多冊,古籍書庫與普通書庫唯一不同的是放置了多隻臉盆,所謂“恆溫恆溼”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