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構建論文

才智咖 人氣:8.56K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在國小教學活動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提倡構建高效課堂。為此,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圍繞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展開教學活動。為此,探討了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

新課改下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構建論文

關鍵詞】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新課改;對策

一、增加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小數學的學習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只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才能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才能順利掌握各個知識點。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動手動腦提供大量的機會,可以及時消化所學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如在學習《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別用硬紙片剪出直徑為3、4、5釐米的圓,然後在有刻度的直尺上滾動,可以直觀地看到圓的周長,再要求學生將得到的圓周長除以圓的直徑,將三次得到的最後結果進行對比,從而幫助學生自己歸納出圓周長與圓直徑的關係,大多學生都能想到:圓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教師及時點出本節重點:這個三倍多一點就是圓周率,將學生的關注點拉回到課本,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保證全體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也可以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又如,在學習《角的度量》一節時,先講解三角尺與量角器的度數與使用方法,然後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120度的角,接著提問:“不使用量角器,能不能使用三角尺畫出120度的角呢?”很快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與好奇心,會主動投入到思考當中,開始動手嘗試各種辦法,有的學生很快就能想到“三角尺上有一個90度的角與一個30度的角,將二個角合在一起就能畫出120度的角。”“三角尺上還有一個60度的角,連續畫二次就能得到120度的角。”在學生親自動手畫出來後,可以對這一知識形成深刻印象,還會聯想到很多角的畫法,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可以建立高效課堂。

二、因材施教,關注個體,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老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極有可能忽視中下等學生的存在,導致這部分學生學習信心不強,不能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這是與新課程標準相違背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學習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做到尊重每一名學生,要認識到學生由於生長環境、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不同,在接受能力上也會表現諸多不同,要更加關注學習處於中下等的學生,對其多鼓勵多表揚,在其取得進步時一定要及時肯定學生,才能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這部分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設計新型匯入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良好的開端則意味著成功”,新課匯入環節成功,則可以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一節課的學習中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所以,教師設計新型的、趣味性的匯入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第一,故事法。每一名國小生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則可以在匯入環節為學生講一個與本節內容有關的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一節時,則可以講一個與時間有關的故事:小紅、小明、小豐在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時,小紅用了一個半小時,小明用了110分鐘,小豐用了6200秒,但他們三個人都說自己用的時間最少,同學們想一下,到底誰用的時間最少呢?自然可以將故事與本節的學習內容聯絡在一起。第二,遊戲法。國小生都喜歡做遊戲,教師也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匯入新課,如在認識“左右”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要求學生用右手握手,用右手摸自己的左耳,用左手摸自己的右耳,再指出同組夥伴的左耳與右耳,看誰的速度最快,學生不但在快樂的遊戲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建立了輕鬆活潑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建立高效課堂。

四、幫助學生做好課後複習,鞏固學習效果

國小生年齡還小,本身還不具有完善的思維能力與較高的接受能力,有時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要利用幾節課的時間完成。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利用課後複習將其串連在一起,將不同課時學習的知識聯絡起來,才能順利開展後面的學習,如在學習數學應用題的解法時,可以先複習上一節學習的方法,再與本節內容對比,指出二者的不同點,可以提高解題速度。

五、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小數學教師要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高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新課匯入方式,做好知識的複習,有利於建立國小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餘非凡.對新課改下的國小生數學參與學習活動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6).

[2]黃銳武,朱偉鋒.新課改背景下的國小數學高效課堂研究[J].新課程,2017,(08).

[3]侯明明.新課改下國小數學六年級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嘗試[J].新課程,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