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醫學畢業生就業的心理分析及調適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7W

醫學就是處理及治療預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體生理機體健康為目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論醫學畢業生就業的心理分析及調適論文 ,歡迎閱讀。

論醫學畢業生就業的心理分析及調適論文

摘要:醫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出現了新的變化趨勢,醫學生在就業時容易走入心理誤區,從而影響他們就業。本文對影響醫學畢業生就業的心理因素進行分析,並探索相應的調適途徑。

關鍵詞:醫學畢業生;就業;心理;調適

隨著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的情況下,畢業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也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和衝突。醫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既有當代大學生共有的擇業心理特徵,也有他們特有的擇業心理矛盾。全面分析他們擇業出現的心理問題及產生原因,提出調適方法,可使醫學生在擇業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促進他們順利就業。

一、醫學生就業面臨的形勢

1、隨著醫學院校的擴招,接納畢業生時考慮的問題已由數量向質量轉變,普通院校畢業生在大城市的綜合性醫院基本上難以插足。而中小醫院、偏遠地區醫院對醫學本科生有很強烈的需求,但由於條件相對較差,很多醫學生不願意去。

2、學校專業設定與社會實際需要之間的矛盾突出,有些家長和學生受到社會對醫學各專業認識的誤區的影響,選擇專業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因而造成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過剩,影像、醫學檢驗學、護理學等專業需求多但畢業生少的狀況。

3、醫學生自主擇業和創業的可能性小,醫學畢業生面對繽紛的求職技巧和嚴格的面試,不知所措,焦慮心理十分突出。過度焦慮,嚴重影響醫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給求職帶來困難,甚至造成擇業失敗。

二、對醫學生就業心理的分析

1.自傲與自卑

部分高校畢業生由於對醫生的職業特點缺乏深入的瞭解,加上家庭和社會對大學生過高的期望,以幻想代替現實。導至這部分學生在擇業時認為自己什麼工作都能勝任,好高騖遠。在求職過程中對待就業缺乏思想和心理準備,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尤其在遇到挫折時,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有礙於自身聰明才智的發揮,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不敢主動參與就業競爭。

2.焦慮與恐慌

就業焦慮心理,是一種複雜的、綜合的負性情緒,面臨人生第一次就業,心理並未完全成熟的畢業生感覺到心理壓力,最終導致焦慮情緒的產生。優秀學生焦慮的問題是能否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理想單位;成績不佳的學生焦慮的是沒有單位選中自己怎麼辦;來自邊遠地區的同學為不想回本地區而焦慮;戀人們為不能繼續在一起而焦慮;女同學為有些用人單位“只收男性”而焦慮等等。而大學生產生就業恐慌心理主要源於對社會這個外部因素的不完全或不正確的認識。這種認識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大學畢業生與社會接觸較少,閱歷不夠豐富,即將面對的社會對於他們是個比較陌生的物件。

3.嫉妒與攀比

擇業嫉妒心理是在求職過程中對他人的成就、特長或優越的地位等持既羨慕又敵視的情緒。在虛榮心的驅使下,選擇或從事一些不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或者為了超過別人,延誤自己客觀擇業的好機會。同時,大學生求職擇業時盲目攀比,即對主客觀條件的估量不準確,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過高估計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一種心理。出現職業定位的偏差,結果無法面對與自己的期望值相差較大的就業現實,出現有業不就的情況。

4.積極與消極

面對激烈的競爭形勢,醫學生的擇業心理從整體上講趨於理性,正視現實,主動適應環境的變化,改變觀念,先就業後擇業。然而,有些大學生在社會為其提供的就業機會面前顧慮重重,不主動參與就業市場的競爭,而是寄希望於學校、地方就業主管部門、家庭,或靜候學校的安排,或依靠家長去四處奔波,缺乏擇業的主動性,依賴心理嚴重,使自己在就業中處於劣勢。不作個人努力,遲早也會“兵敗城亡”。消積依賴心理定在收入的高低上也是一個誤區,看不到醫院的管理水平、經營觀念和綜合實力,往往錯失良機,失去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就業單位,同時也可能引起用人單位的反感。

三、醫學生就業心理的調適

心理調適,是指改變或擴大原有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情況或新的歷程。其作用就在於幫助大學生在遇到挫折和衝擊時,能夠客觀地分析自我,有從而保持穩定而積極的心態,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調整就業期望值。筆者就如何有效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心理指導、切實改善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況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從就業指導入手,改變就業觀念,正視現實

明確擇業動機,畢業生必須明確自己擇業是為了什麼,應當把自我價值實現和履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醫學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醫生的臨床經驗來自在基層長期艱苦的實踐積累和鍛鍊,因此,醫學生應把畢業的擇業作為人生擇業的開端,保持自信心和平常心,培養抵禦挫折的能力,提高擇業的主動性、競爭性和創造性。腳踏實地,調整就業值,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明確今後的職業發展的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單位。根據現行的`工作改變原來職業的目標和興趣,調整心態,培養對所從事職業的敬業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例如我門醫學院校臨床專業的一名畢業生,畢業後他主動選擇了家鄉小鎮一家醫院,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現在已經是當地鎮很有名的一名醫生了,在當地老百姓中極受歡迎,為家鄉父老做出了突出貢獻,難道他的就業不成功嗎?

2.從積極的心理調適入手,振奮精神,增強信心

首先要認識自我,就是要客觀的評價自己。恰當的自我評價是大學生擇業的基礎,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素質、心理特徵等進行客觀評價,肯定優點、發現不足,明白擇業並非完全取決於個人的主觀意願,還要服從國家和社會需要。奉獻是從醫者的基本要求,醫學生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對社會服務上。正確認識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點解決醫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本對策是使其學會自我調適,主動、自覺地適應環境,與環境保持協調,客觀地分析自我與現實,有效排除心理障礙,從而保持一種穩定而積極的心態,達到合理擇業、順利就業的目的。另外是樹立自信心。自信是對自己的一種積極評價,它是一種勇於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大學生在擇業求職時必須樹立自信心,在正確估量自己的情況下,去迎接挑戰,參與競爭,大膽地推銷自己。當然,自信不是自負自傲,自信要有資本和基礎,這個資本和基礎就是真才實學。

3.從培養興趣愛好入手,及時排除不良心理情緒

興趣是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巨大動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開放,知識得以豐富,眼界得到開闊,並會使人善於適應環境,對生活充滿激情。興趣確實對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起巨大作用。學校可以開展豐富多彩文化活,把就業教育融入寓教於樂中,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從中得以啟發,把自己的興趣與社會生活、與未來的前途命運聯絡起來。轉移不良的心理情緒,調整認知偏差,建立客觀的、辯證的、實事求是的、積極向上的認知系統,以有利於就業順利進行。完善防禦機制,及時調控,合理宣洩,辯證分析,適當轉移。就業形勢發生變化後,醫學生擇業過程中面臨的巨大競爭壓力和不良心理交織在一起,嚴重影響醫學畢業生的擇業觀念和擇業行為,及時予以調適,有助於及時糾正職業選擇過程中的偏差,減少心理障礙的發生。

因此,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當代大學生首先必須樹立建立在自己實力基礎上的自信;其次,應具備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擇業時自覺培養自己敢於競爭,敢冒風險的心理素質,敢於向社會挑戰,擴大就業成功的機率,使自己成為競爭社會的強者。

參考文獻:

[1]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陳烈.醫學生就業心理誤區及調適[J].南華大學學報,2005

[3]孟勇.大學生擇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臨床心身疾病雜誌,2005

[4] 劉穎.大學生擇業不良心理淺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