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身份在和諧社會結構中具有的特徵

才智咖 人氣:2.65W
大學生身份在和諧社會結構中具有的特徵
摘要:全面和諧社會是一種全新的社會發展目標,它是一種全面的、整體的、可持續的社會發展目標。大學是和諧文化發源地,大學生的人格狀況對全民人格的提升也有著巨大推動作用。根據和諧社會的要求和大學生人格發展的現狀,本文認為,目前大學教育應該著重發展大學生“人性”與“人力”相統一的整體、辯證的健康人格,以應對新的社會發展目標的挑戰。
關鍵詞:和諧社會;大學生人格身份;高等教育
1、身份人格化:大學生身份的社會結構
和諧社會作為一種全面、整體和可持續的社會發展目標,通過全面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等的建設而實現人的自身建設。人格通常指人之為人、人之為主體的資格,強調人的本質特徵,是人的本質的個性化和具體化。心理學上將人格視為人在遺傳和環境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內在組織和結構,是“個體穩定的心理結構,是一切心理特徵的總和”,
大學生身份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發展要求,大學生人格是為了滿足社會要求而對人性所作的具體化的詮釋和代表。儒家崇尚能給天下帶來太平安樂的人格,以德治國。而西方人本主義提出了重視自我價值、個人潛能和自我實現的健康人格理論。因而大學教育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定社會形態的代表。
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發展目標,建設和諧社會著眼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全面發展,就是要實現生產力水平的更大提高、民主政治的擴大、思想文化建設的深入和生態環境的優化,但是在這其中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都需要國民建立一種新型的人格。
2、大學生身份在和諧社會結構中具有以下特徵:
首先,大學生人格確認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格為標誌。人格身份是人在實踐活動逐漸培養起來的,它雖然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結構和精神面貌,但是必然會影響人的實踐行為,對社會實踐的效果產生巨大影響。在我國國民的人格結構中,有許多是因傳統文化中的不良价值觀和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而造成的消極成分,如缺乏主體性、盲目從眾、惟書惟上、固步自封、缺乏個性、創造性的“依附性”人格,以及見利忘義、見物不見人的“工具理性”人格,因而人的現代化尤其是現代新型人格的養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內容和目標追求。
其次,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和新型人格的養成是衡量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最重要指標。正如美國現代化理論專家英格爾斯所說的:“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現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終與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
整體構建國民的新型人格,是高等教育社會發展目標的核心內容和應有結果。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環境與全面建設和完善新型國民人格的統一,是人的外在實踐與內在精神提升的同構,將物質實踐活動視為人的精神提升的載體,達成“成物”與“成己”的統一。那種在經濟建設中忽略人的價值的存在和實現的發展只能是初級層次的和暫時性的,不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目標的基本精神。
其三,大學生人格狀況作為大學生的精神動力和保障對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程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同時,大學生人格水平也是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目標中衡量人的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發展大學生的新型人格是高等教育在和諧社會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和知識的更新加快,大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學習現代科技理論的能力和將先進科學技術轉化為我國經濟建設創新的實踐能力,並具有與時俱進、自我更新、自我發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對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面對金錢至上、貪圖享受的個人主義傾向,大學生要做先進文化的踐行者,要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力,要成為精神創新的表率。
3、大學精神與大學生人格身份確認:
社會的發展必然導致人的主體性形態的發展,大學生目前的人際交往中以個人為中心、強化競爭的觀念使心理髮展出現困境。從目前大學教學現狀看,大學生在學習和能力發展上普遍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接受型、佔有型傾向,將知識和學習視為獲得學分和謀取職業的外部手段,與自身的長久發展和精神提升相分離,只注重知識的外部功用和實用價值,忽視知識的內化和知識的真、善、美的全面營養,只注重學習的接受、知識的佔有和記憶,以通過考試、獲取學分、證書為滿足,不能將學習與自身發展融為一體。這樣,學習的結果是隻能夠重新呈現知識的邏輯表述,吸取知識的表層營養,而不能從知識內化的過程中求得身心的全面發展。和諧就是要在充分展示自我個性的同時超越個人的`侷限,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係,從對自然的征服、與他人的競爭、自我的物慾中超越出來,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與人合作超越自我的物質慾望和單向度的理性侷限,“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佔有自己全面的本質”。合作共贏型的交往態度是超越個人佔有性的主體性而走向類主體性的體現。大學教育是大學生人格養成和發展的主途徑,必須改造傳統的大學教學才能為大學生新型人格的養成提供良好的環境。這裡主要從教學模式、教學制度和教學環境三個方面加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