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家和諧思想及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維度

才智咖 人氣:1.7W

論文關鍵詞:儒家和諧思想和諧社會價值維度

論儒家和諧思想及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維度

論文摘要:儒家和諧思想強調通過修身為本促進身心和諧,推崇忠恕仁愛追求人際和諧,重視群己之和達到人與社會的和諧,提倡“天人合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塑造和諧心態、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制度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構成了儒家和諧思想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維度。

儒家和諧思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厚的底蘊和深刻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命脈相傳的不竭資源。在今天,儒家和諧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一、儒家和諧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和”的理念,最早孕育於遠古的巫術禮儀之中的“樂”和“禮”。“樂”指的是樂、歌、舞三位一體的和諧與勻稱。西周時期,太史史伯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史伯對“和”的闡釋,突出了“和”的作用,強調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而得其平衡,這種“和”能產生新生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加起來,只有量的增加而不會有質的變化,不能產生新事物。這種闡釋,作為人類美德和社會理想的端倪,是早期儒家學說彰顯於世的初衷。

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使和諧思想系統化,形成了一種哲學觀。孔子的至理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以“和”為準則,胸懷寬闊,能容納百物,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博採眾家之長,但不肯盲從附和,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孔子不僅將是否能夠奉行“和”的思想作為劃分君子、小人的標準,而且將其作為檢驗是否遵循先王之道的試金石,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人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行也”講的就是“禮”的作用是“和”。“和”就是和諧、安定、協調。要實現“和”的局面就必須有一定的秩序的“禮”,來達到“和”的目的。

孟子進一步豐富了儒家“和”的思想。他精闢斷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論,要求達到心、性、天的和諧,特別突出了“人和”的地位與價值。

宋代以後的宋明理學將和諧思想加以辨證綜合和發展。朱熹說:“但能致中和於一身,則天下雖亂,而吾身之天地萬物不害為安泰。而不能者,天下雖治,而吾身之天地萬物不害為乖錯。其間一家一國,莫不然。”即以物我和諧為目標,以人我和諧為手段,以自我和諧為基礎,這就將彼此分離的各執一端的三大和諧論,整合為一個體用結合、緊密聯絡的有機整體,從而完成了對和諧思想的整體建構,形成了完整的儒家和諧思想理論體系。

二、儒家和諧思想的基本內涵

1.修身為本促進身心和諧。在儒家倫理中,“心”主要是指心性、良心。儒家認為,身心可以相互促進,修身能夠養性,心的境界的提高有利於身的健康發展。儒家提出的以心為主導的身心關係反映了人身心和諧的關係,與此相應,儒家的道德修養也是身心和諧的統一。《大學》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也就是通過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國、治國、平天下的道德修養方式來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來實現身心和諧。

《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之道反映了人的情志和諧和內心修養方式。孟子提出“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認為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有價值。孟子要人“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無論貧富都要注重人格的完善和人生價值的追求。荀子提出通過禮的制約“治氣養心”達到善的方法:“血氣剛強,剛柔之以調和”,“勇阻猛戾,則輔之以道順”;“狹隘褊小,則郭之以廣大”;“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就是要通過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在每個社會成員那裡培育出內在的仁愛之心,把道德規範變成一種道德自覺,進而內化為個體的本質,在全社會實現穩定和諧。

2.忠恕仁愛追求人際和諧。儒家文化追求人際之和。“和”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強調人際關係要以仁義道德為基本準則。孔子的“禮之用,和為貴”。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和”為最高價值目標,視和諧為人際關係的理想狀態。為此,儒家提出了一系列人際和諧的思想主張。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人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儒家倡導通過“仁”的德性修養將作為外部約束的“禮”內化為內在的、自覺的道德規範,達到仁者的境界,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融洽。孔子“仁”的思想本質是“愛人”。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孔子提出“忠恕”之道。這是孔子仁論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兩個基本原則。“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行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矣。”“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學會善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忠恕之道”的核心在於倡導人與人要和睦相處、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團結友愛、求同存異,以達到人際關係的和諧。

儒家還特別推崇“忠信”。《開首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所謂“忠”就是忠心,誠懇待人;所謂“信”就是誠信,講信用。孔子告誡人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誠信看作是人應該走的正道,“思誠者”是“人之道也。”宋代朱熹把忠誠、守信看作是個人在社會中安身立命之本。“人惟在忠信,如木之無本,水之無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

3.群己之和達到人與社會和諧。在人與社會的關係上,先秦儒家提出“禮之用,和為貴”,“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濟以寬,政是以和。”“禮”作為社會的政令法度、規章規範,既不能過猛,又不能過寬,要鬆弛有度,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有序,形成“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理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