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方音樂史研究中的文化缺失

才智咖 人氣:2.67W

一般講西方音樂發展史,應該包括亞、非、拉美在內,但迄今為止,所謂音樂史主要的只是在歐洲範圍內,其他地區涉及很少。應該承認,近代科學文化是從歐洲開始發展的,在音樂方面,至今在世界音樂會上,從巴赫到德彪西的作品仍舊佔相當重要的位置。所以人們要知道音樂文化的一般普遍知識,首先還必須從這方面開始。

淺談西方音樂史研究中的文化缺失

[摘要]西方音樂史是目前中國音樂學領域中極其重要、開展研究最多的國外學科之一。改革開放30年,我們在西方音樂史這一研究課題上已取得很多歷史性突破,研究思維、研究成果等都愈益成熟。但是,當前對西方音樂史的研究已進入嚴重的瓶頸期,在西方音樂史研究問題上存在著嚴重的文化缺失。為此,本文將具體探析這一問題,揭示文化缺失的表現,並總結有益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打破這一瓶頸,促進該學科教育與研究戰略思維的同步轉型。

[關鍵詞]西方音樂史;文化缺失;表現;研究

改革開放30多年,學術界對於西方音樂史的研究逐漸深入、成熟,西方音樂史以其獨特的學術特質吸引著大批國內學者前赴後繼地展開研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研究成果均有不同的表現特徵和學術成果。總體來說,我們取得了較為系統的歷史性成果,但是卻因學者自身的狹隘視角使得當前的研究進入瓶頸期,研究過程中的文化缺失現象極其嚴重。下面本文將具體來分析這一問題,詳細闡述文化缺失的表現,並總結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突破當前的研究框架,探尋出更加符合西方音樂特色的研究模式,促進該學科的進一步成熟與發展。

一、西方音樂史研究中文化缺失的'突出表現

(1)研究者自身素質中的文化缺失

研究者自身素質中的文化缺失是導致出現研究瓶頸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國際音樂學術會議上,我們始終很難聽到中國學者的聲音,究其根源,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由於研究者不具備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具體包括對作品的感性體驗能力、對音樂本體的分析能力及外文閱讀與翻譯能力,這些都是進行西方音樂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任何一項能力的缺失都會導致學術研究的片面化。第二,無論學術研究還是教學實踐,對西方大文化傳統的深入理解、掌握是更為重要的一個基礎和前提,我們所說的文化缺失就包括著最基本的西方文化傳統的缺失,具體表現為哲學、文學、歷史、經濟、政治等具體方面。我們的研究是要建立在西方文化內涵的基礎之上,涵蓋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的雙重文化語境。

(2)缺乏對音樂與文化關係的深度思考

音樂本身就產生於歷史、文化、社會三大人文語境中,缺乏對這些語境的思考及其關係的探究勢必會使對西方文化史的研究走向偏頗。史料是一個國家、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歷史與文化的構架中研究史料才能夠體現出史料的真實價值。我們對西方音樂史的研究,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所遵循的方法論,方法論好比是黑暗中的燈塔,指引著前無古人的音樂研究之旅。當前國內提出了很多研究方法,這些方法論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音樂與文化的關係問題,例如歷史主義就特別突出強調文化與音樂的因果關係,認為文化的巨集大背景為音樂本體的演進創造了條件。但是問題在於,他們雖然都涉及到文化與音樂的關係,但是沒有透徹瞭解歷史和文化的關係以及音樂與文化的深層關係。

(3)對西方音樂史文化內涵與視角外延的研究缺失

西方音樂史作為音樂學專業的一個重要學科,在高校教學中佔據突出地位。西方國家普遍將音樂學科並至綜合類大學,我國則將其設定在專門的音樂學院中。後者的不利之處是音樂專業學生不能廣泛瞭解其他人文和社會學科的基礎知識,對自身專業之外的學科不夠重視。此外,授課方式大都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即簡單的介紹作曲家及著名作品,沒有深入研究其文化底蘊,不關注學術研究者的文化素養,為此,應該積極擴大學術視野,拓寬音樂史視角外延,重視對音樂本體的研究,加強理論與歷史的相互滲透和融合。

二、改善目前對西方音樂史研究的有益建議

(1)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學術自覺,提高學術研究者的學術素養

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一個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早在很多年前,李應華教授就曾提出,要使音樂史相關問題的研究進一步深化,前提必須是學科同行自身的美學與史學理論修養的充實與提高,對國內外人文學科的研究現狀與成果的熟悉與理解。為此,必須提高學術研究者的學術素養,重視對西方文化語境的全面理解與掌握,杜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肢解式學習,我們要努力做到對整體歷史感的全面還原,夯實研究者的感性體驗能力、音樂本體的分析能力及外文閱讀與翻譯能力,並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注重史料結合,文化與音樂結合、理論與音樂結合,防止學術研究的片面化。

(2)拓寬音樂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重視對音樂的本體性研究

於潤洋先生曾經指出,要實現對音樂學學科的長遠建設,必須重視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擴大學術視野,二是強化理論與歷史的相互滲透,三是重視對音樂本體的深入研究。擴大學術視野要從兩個方面來開展,一是要促進音樂學與其他人文學科例如文史哲等學科的關聯,以此拓展對音樂學研究的深度;另一方面要強化音樂學各學科之間的縱向聯絡,實現各音樂學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習,增加音樂史研究的廣度。如果沒有對西方文化傳統及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和了解,就很難寫出有“厚重感、中國特色的”西方音樂學專著。

(3)從高校音樂學教育模式改革上入手來突破音樂史研究的瓶頸

除了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學術自覺,要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頸,最根本的是要改革高校的音樂教學模式,優化課程設定,培養學生廣博的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在設定音樂學課程時,要本著因材施教、強本固末的原則,既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又夯實學生相關人文基礎學科的基礎,使得學生能夠既做到全面瞭解,又術業專攻。在課程設定上,既給學生開設西方歷史(含宗教歷史)、西方哲學美學史、西方文學戲劇史等學科,又鼓勵有資歷的學者開設選修課程,遴選出最相關的歷史或文化知識來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傳統的瞭解。

三、結語

總之,西方音樂史研究的文化缺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突出表現在很多傳統文化領域中,例如美學、文學、哲學、歷史、宗教、經濟等學科領域。通過上述本文的探究,筆者主要分析了文化缺失的三個突出表現,並據此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引起相關學者的重視,並作出相應的學術改進,促進我國西方音樂史研究的進一步成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