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教學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才智咖 人氣:3.27W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能通過直觀的現象體現其中的規律,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關於中學化學教學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中學化學教學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中學是學生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隨著知識深度和升學競爭壓力的增加,加之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導致相當比例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各方面發展。因此,有效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最佳方法和良好途徑。如此,中學化學教學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中學教育的課題。

一、營造和諧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全體教師都要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關注個別差異。要注重發揮教師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因此,化學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以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心態對待學生,尊重和理解每個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在展示教師個人魅力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科魅力,營造一個平等、快樂、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這樣有利於師生間進行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愛與平等是融洽課堂氣氛的關鍵,也是心理健康發展的立足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語言上多鼓勵、行為上多肯定、做法上多賞識,讓學生產生平等、被認可的心理體驗,從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學生在平等、安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有助於個體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動機、快樂的學習情緒,並保持高度的學習注意力。例如,教師在講授化學式的書寫時,有同學提出為什麼角碼不能都寫到元素符號的前面,而是寫到元素符號的右下角?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能用簡單生硬的口氣告訴學生“教材上就是這樣”,而是首先對學生提出問題、敢於質疑的精神給予肯定,然後讓學生討論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的含義和元素符號右下角的角碼的含義,從而創設出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討論問題時表現得相當活躍,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輕鬆愉快、民主平等、充滿活力的氛圍中健康成長,讓學生的心理和個性不斷髮展和成熟。

二、在合作探究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協同合作能力

新課程要求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可採取以合作探究為主體的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包括分組合作學習、討論探究式教學等,鼓勵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分組協作、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參與的快樂、合作的意義,在培養學生協同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學會與他人共處與合作,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個體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普遍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個性習慣,缺少分享和合作意識,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較差。為幫助學生學會合作和分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需探究的內容,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鼓勵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探討,集思廣益,共同設計出優化的實驗方案。然後小組成員根據設計的方案,分工協作,完成實驗。同時,組織小組間的競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很多化學實驗並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要經過多次反覆實驗,進行反覆思索、討論、修正,才能最終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深切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分享成功的喜悅。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學會如何與他人溝通、合作,培養其團結協作精神、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良好的競爭心態和和諧人際關係等心理素質。這是健康心理素質的重要體現。

 三、在實驗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化學教學中豐富多彩的實驗現象,不僅能渲染課堂氣氛,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在實驗過程中,每一個實驗資料的得來,每一個實驗的變化,每一個成功的實驗現象,都是經過不止一次的設計、實驗、修改,再設計、再實驗、再修改得來的,尤其需要認真堅韌科學嚴謹的意志品質。以驗證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五分之一的實驗為例。該實驗對裝置的氣密性、藥品的用量、開啟止水夾的時機,以及對實驗的細緻觀察等都有嚴格要求,學生很難一次獲得成功。有的學生開啟止水夾,沒有發現燒杯的水進入到了集氣瓶中;有的學生做的實驗結果遠遠小於1/5.這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認真反思,找出癥結,進行改進。很多學生做三次、五次甚至更多次才能得出準確的`實驗結果。學生在動手實驗過程中,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的挫折,又一次次從頭再來,最終的成功確實來之不易。這樣的實驗教學在無形中磨練了學生的意志,培養了他們在逆境中的堅韌毅力,在挫折中持之以恆、不折不撓的精神。還培養了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以及以事實為基礎、不憑空臆造、不弄虛作假的科學思想,培養了學生求真務實的道德品質。通過觀察實驗的千變萬化,也讓學生認識到“物質世界不停變化,變化是絕對的”哲學思想。

 四、在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

新修訂的2011版課標指出:評價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標準,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態度變化的傾向。因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興趣和特長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自信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生缺乏自信,就容易導致自暴自棄,在心理上產生消極情緒和學習障礙。

由於學生的基礎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成績存在一定差異。而化學是九年級新開設的一門學科,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時有很大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對化學有很強的興趣和求知慾。但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一部分學生感覺學習越來越吃力,尤其是第三單元中“物質構成的奧祕”以及第四單元的“化學式和化合價”等抽象概念和理論知識的出現,使部分學生感覺力不從心,逐漸淡化了學習興趣,學習慾望開始減退,學習成績開始下滑,還有學生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焦慮的情緒。為了解除他們的內心困擾和心理壓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更多積極評價,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課上還是課下,無論回答問題還是課後作業,只要學生有閃光點,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揚。教師不能吝惜自己的鼓勵和欣賞,要讓學生有很強的自我存在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努力改變自己的短處,在評價和交流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五、在學科發展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班杜拉說:“很多社會學習都是通過觀察他人的實際表現及其帶來的相應後果而獲得的。”化學發展史不僅揭示了化學演變的歷程,而且講述了很多科學家的感人故事。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化學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為素材,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精神。例如,教師在講到純鹼時,充滿感情地向學生介紹我國化學家、制鹼工業的先驅和奠基人--侯德榜,他為了打破外國技術壟斷,在實驗條件極其簡陋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投入全部身心,最終發明了“侯氏制鹼法”.讓學生在充滿民族自豪感的同時,感受科學家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在講空氣中的氧氣時,向學生介紹氧氣的最早發現者之一--舍勒,他一生貧寒,但勤奮自學,執著追求,堅持用簡陋的儀器在條件很差的實驗室裡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對化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講到分子和原子時,介紹近代原子理論提出者--道爾頓,他患有色盲症,但卻從不向命運妥協,一生勤奮、堅韌,通過大量的實驗,分析了多種化合物的組成,於1803年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張原子量表。

這些偉大科學家的動人事蹟給學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對科學無私奉獻、執著追求的勇氣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內心世界,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堅定了他們在求學道路上執著追求的信念。

總之,中學化學教學可以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慾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尚的人格情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曉慧.論中學生心理髮展與心理健康教育[J].華章,2010,(13):97-99.

[2]傅林.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S1):83-85.

[3]孫剛.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教學[N].天津日報,2005-12-21(005)。

[4]何立華.淺析農村留守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14):66-67.

[5]唐琳,吳鑫德.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化學教學,20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