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提高國小生數學口頭表達能力的途徑

才智咖 人氣:1.88W
淺探提高國小生數學口頭表達能力的途徑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通過感知、理解、抽象、運用幾個環節完成的,這幾個環節的進行都離不開思維活動,而思維活動又是憑藉語言來完成的。人們用語言對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概括、總結,並又以言語的形式表達出來。可見對學生進行數學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下面我就從幾方面來談一談。一、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重述老師講的算理等。這種重述的方法尤其適合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因為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面窄,對一些知識不容易理解,但教師引導學生先表達出數量關係,加以規範,然後再讓學生重述,從而達到使學生再分析類似的問題時會運用這種思維方法的目的。例如,一年級有關應用題的教學,如果教師等到講求和求剩餘應用題時,才對學生進行應用題結構的口頭表達的訓練就為時太晚。可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教材內容及早對學生進行應用題結構的口頭表達的訓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數學第一冊講到"3"的認識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插圖:一個圓圈中有兩個小朋友掃地,另一個圓圈中又跑來一個小朋友。教師可利用這幅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有兩個小朋友在掃地,又跑來一個小朋友幫助掃地"。學生的這種表述其實就是說出了應用題的兩個已知條件,但這不是完整的應用題結構。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提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掃地?"再讓學生把條件和問題連起來重述幾遍,即"有兩個小朋友掃地,又跑來一個小朋友幫助掃地,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掃地?"這樣,一個完整的應用題結構讓學生認識了,再引導學生說出算式和口答。使學生把形象的圖轉化成口頭的表達,進而抽象到用算式表示出來。如果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不但提高了,而且學生不知不覺就掌握了"求和求剩餘"的應用題。二、學生口頭表達數量關係的語言要規範。數學的特點要求我們在表達數學關係時,語言要簡練,要準確,有邏輯性。可是由於學生年齡的限制,知識的淺薄,往往在表達數量關係時,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為了使學生逐步具有用數學語言表達數量關係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口頭表達內容作以規範。比如,當學了"長方形的.認識"這一內容後,教師出示圖形 ,問:這個圖形是長方形嗎?為什麼?有的學生會這樣回答:這個圖形不是長方形,因為它有一個角不是直角。教師就在這個學生表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得更完整更規範。教師提問:你怎麼知道有一個角不是直角就不是長方形?學生說,因為長方形的特點是有四條邊,四個角,並且四個角都是直角。這時,教師趁勢引導,說得更完整更規範:因為這個圖形雖然有四條邊,四個角,但四個角不都是直角,所以這個圖形不是長方形。然後讓學生按規範好的語言進行理解性的敘述。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就知道了該怎樣思維、怎樣表達更準確,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打下基礎。 三、訓練方式要靈活並持之以恆。 數學語言口頭表達的準確性靠理解,熟練性靠使用。教師應有目的地經常安排數學語言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要有耐心,捨得花時間,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靈活掌握,儘可能地為學生創設多說話的機會,如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講算理,概括概念、法則、規律、公式,讓學生多說、巧說。只要持之以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必定會很快提高。 總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使學生的數學口頭表達逐步具有條理性、邏輯性,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思維條理性和邏輯性的目的。論文出處(作者):一切皆有可能
數學小論文0323
國小數學論文: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