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律動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增值

才智咖 人氣:2.81W
讓生命律動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增值
摘 要:面對真實的學生,就讓我們用真摯的感情在課堂的每一分鐘創造愛的永恆,用真實的心靈在課堂四十分鐘裡體驗生命的增值和律動。用愛去創造奇蹟,讓學生的心隨我們的語文課堂而動。
關鍵詞:國小語文 課堂教學 生命律動 增值
        聽了許多優秀教師的語文課,常常被他們較高的素質折服:個個精神抖擻,表情豐富,聲音也抑揚頓挫,加上準備充足的教具,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包括聽課教師的眼球。但40分鐘的熱熱鬧鬧過後,走出課堂,想回憶起什麼,卻難以找到一些永恆的瞬間。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師們太注意外在的東西,學生被眼花繚亂的形式搞得心浮氣躁,而應有的感動和體悟卻沒有發生。在如今追求時尚、追尋潮流、個性張揚的資訊化社會,語文課做到生動我們可以,但若能讓學生心動,真的很難。
        但語文教育更是一種精神教育,應當指向人的心靈,應當具有人文關懷。謝象賢先生指出:“語文教學只有在它不僅對智慧發生作用,而且同時於心靈和情思也發生作用時,語文教學才能對學生髮生真正的影響作用。”語文課因“心動”才美麗!筆者就曾被一堂課感動,至今仍記憶猶新,現與大家共享,更希望能探討、總結出其中的點滴奧妙所在。
        《生命橋》講述的是在狩獵隊的追擊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一座生命之橋,使年輕羚羊井然有序地成功飛躍懸崖求得生存的故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那弧線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生命橋”,學習區區弱者在生死的關鍵時刻表現出的可貴的合作與獻身精神。若站在旁觀者、局外人的角度去講述、分析這個故事,只會落入繁瑣分析、生硬說教的窠臼。現代閱讀理論認為,作為閱讀者應該與作者的情感在一個節律上跳動,應該在作品描繪的情境中徜徉。若巧妙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漸入佳境,則又是一番奇妙天地。
        師:(指名一生讀“當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蹟出現了,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而年輕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 下墜的身體突然升高並輕巧地落在對面的懸崖邊,而老羚羊就像一隻斷翅的鳥,筆直地墜入了山澗!)你讀得真好!如果把你的心與老羚羊的心貼得更近一些,你會讀得更好!不信,你把自己當成小羚羊來讀一讀。
        生:當我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蹟出現了,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我的蹄下,而我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
        師:(當生讀到“猛蹬”一詞,動情地問)小羚羊,老羚羊是你的親人,你捨得蹬嗎?
        生:不捨得,也得蹬!(露出哀傷又堅定的表情)
        師:為什麼呢?
        生:因為如果不蹬,兩人都得死。
        師:是的,前面是深淵,後面是獵人的追殺,這是生存的必須!不捨得,因為他是你的親人,不捨得蹦,這是多麼的無可奈何。
無可奈何也得蹬!請你再讀讀。
        生:(完全進入情境,動情地讀)。
        師:你過去了,而老羚羊死了!你站在岸上,你的心情如何?       生:痛苦!
        師:把這種痛苦讀出來!(生更加動情地讀,大家齊讀)
        師:孩子們,嘗試當老羚羊再讀一次,會有不同的收穫。
        生:“當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蹟出現了,我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而年輕羚羊在我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墜的身體突然升高並輕巧地落在對面的懸崖邊,而我就像一隻斷翅的鳥,筆直地墜入了山澗!)
        師:(學生讀到“剛好”時)老羚羊你的身體處在別人的蹄下,你就要墜入深淵,為什麼還說“剛好”?
        生:那是我的願望!
        師:(當生讀到“像斷了翅的…”)你的翅膀被折斷了,是被誰折斷的?
        生:人類!
        師:他們對人類充滿了恨(出示書上的插圖),看老羚羊的那雙眼睛裡充滿了什麼?
        生:那雙眼睛裡有恨、有愛、有痛苦,但也有欣慰!
        師:帶著你原來的感受從第三者的角度再讀讀文章,你的體會會更深!
        生放聲朗讀,不少禁不住落淚、抽泣。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如親”——葉聖陶所說的道理,在這樣的課堂裡得到了實踐。正是緣於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假如你是年輕羚羊、假如你是老羚羊、 回到第三者的角度讀文章”,沒有分析講解,只是讓學生變換角色讀文章,進入情境,讀出了無可奈何!讀出了痛苦!讀出了仇恨!更讀出了欽佩!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文字,真正把自己和文章融為一體,情感如泉湧。用朗讀來傾吐自己的心聲就會讀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地再現其情其境,這時學生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他們在閱讀中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勞動帶來的成功感,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
        教材、學生、教師是千差萬別的,教學也是無定法的。要生動,更要心動,關鍵是教師要情(愛生之情)動、要行動。有“ 愛生之情”才能廣泛積累,習學生所好,才能深鑽教材,找準切入點、突破點。才能情動而辭發,在課堂上情思飛揚,言語生動,才能把永恆的心動瞬間留在學生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