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國小資訊科技主題教學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1.01W

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國小資訊技術主題教學中的應用
——以利用PowerPoint,製作電子雜誌《2010上海世博會》為例
 【摘要】
 動機是引發、驅動行為的誘因。美國南弗羅裡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勒(J.M.Keller)認為,影響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因素有四類:注意(Attention)、相關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滿足感(Satisfaction)。取其每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字母,簡稱為ARCS動機設計模式。本文依託國小六年級資訊科技主題教學活動——利用PowerPoint,製作電子雜誌《2010上海世博會》,詳細介紹了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其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通過ARCS動機設計模式的應用,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字】
 ARCS動機設計模式    國小資訊科技    主題教學
 
 一、引言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南弗羅裡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勒提出ARCS動機設計模式。他認為,影響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因素有四類:注意(Attention)、相關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滿足感(Satisfaction)。
 資訊科技課程作為一門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主要目標、以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學習領域作為課程形態的必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基本態度與基本能力,為培養能夠適應資訊社會發展挑戰的創造性人才打下基礎。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國小資訊科技主題教學中的應用,正是實現了這一教學目標。本文以利用PowerPoint,製作電子雜誌《2010上海世博會》為例,試圖探索出在六年級主題教學活動中應用ARCS動機設計模式的方式與方法。
 二、ARCS動機設計模式介紹
 動機是引發、驅動行為的誘因。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南弗羅裡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勒(J.M.Keller),綜合了多方面的研究觀點,以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與教學設計的巨集觀理論相結合,提出了ARCS動機設計模式。ARCS模式認為,影響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因素有四類:注意(Attention)、相關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滿足感(Satisfaction)。取其每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字母,簡稱為ARCS動機設計模式。
注意(Attention):
 注意是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的前提條件,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解決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如何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2)如何激起學生探究的態度?
 (3)如何維持學生的注意?
相關性(Relevance):
 讓學習者知道他們正在學習的知識或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其已獲得的知識或者其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在這一環節,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如何滿足學生的需要?(如何瞭解他們的需要?
 (2)如何、何時為學生提供合適的選擇、責任和影響?
 (3)如何將教學與學生的經驗相結合?
 3.自信心(Confidence):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是教學正常進行的基礎和保障。只有自信的人,才會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並熟練掌握,並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這一環節,教師需要了解:
 (1)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對成功的積極期望?
 (2)學習怎樣支援或強化學生關於自己的能力的信念,如何幫助提供成功的機會?
 (3)如何使學生明白他們的成功源於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4.滿足感(Satisfaction):
 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反作用於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產生對於新知識新技能學習的強烈願望。這一環節中,教師需要解決:
 (1) 如何為學生提供運用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機會?
 (2)什麼能為學生的成功提供強化?
 (3)如何幫助學生對其成績產生積極的體驗?
 三、資訊科技課程中的主題教學
 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主要目標、以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學習領域作為課程形態的必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掌握資訊時代生存與發展必需的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基本態度與基本能力,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培養能夠適應資訊社會發展挑戰的創造性人才打下基礎。
 所謂主題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以學生主動建構為活動主線,旨在促進學生多方面全面發展的教學活動方式。通過主題教學,學生既能學習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多學科知識的能力,學習各種探究/研究方法與技能,親身體會學習的過程,形成最終的作品,又能使自身的多方面技能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在六年級資訊科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實際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設定了“製作世博會電子雜誌”這一主題活動。
 四、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主題教學活動——製作電子雜誌《2010上海世博會》中的應用
    結合ARCS動機設計模式,教師在製作電子雜誌的主題教學活動中,圍繞注意(Attention)、相關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滿足感(Satisfaction)這四個方面進行了如下探索:
 1.引起並維繫注意力
 注意是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的前提條件。首先要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其次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興趣是構成國小資訊的基礎,也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創新與興趣是緊密在一起的。只有對學習感興趣後,學生才能自主地、自覺地去觀察、研究和探索。
    六年級的學生在五年級時,已經系統的學習過PowerPoint軟體的使用,對每一個單項,例如新增圖片、改變背景等操作基本沒有問題,但是還沒有嘗試過系統地利用所學過的所有知識,有意識地進行完整作品的創作,因此,在課程開始的時候,讓學生欣賞一些利用PPT製作的一些精美的電子雜誌,引起學生的學習注意和興趣,讓學生知道原來PPT這麼強大,利用它就甚至可以很容易地做出許多精美的雜誌來。學生同時會好奇,這麼精美的電子雜誌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從一開始的只是單純的被電子雜誌的精美頁面、抒情的音樂和動感的畫面吸引的無意注意,轉變成也想自己試一試的有意注意,這也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基礎和動力。
 2.建立關聯,強調相關性
 相關,就是要讓學生知道他們所從事的學習活動與他們是有關聯的。最基本的手段是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活動與他們過去的經驗或以前學習的知識相關。凱勒建議採用以下6種措施來強調教學的相關性:
 (1) 瞭解基礎。讓學習者知道新的學習任務同自己原有的知識技能基礎或過去的經驗之間有什麼聯絡。
 (2) 明確價值。幫助學習者瞭解新知識在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中有什麼用途。
 (3) 未來用途。讓學習者懂得掌握新知識能夠對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什麼好處。
 (4) 需要適配。安排好各項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習者提高成績、承擔風險、自主自立和交往互動方面的需求。
 (5) 榜樣示範。運用各種榜樣任務(包括教師自身)展示要掌握的學習本領和學習熱忱。
 (6) 多樣選擇。給予學習者一定的選擇權,鼓勵他們自主提高學習針對性。
 五年級對PPT軟體的熟練操作和使用,為學生在利用PPT製作《我與青奧共成長》的電子雜誌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學生對於PPT的操作,已經成竹在胸,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利用已學會的知識,製作出精美的電子雜誌。
 課程開始時,教師先讓欣賞一些已經制作好的精美的電子雜誌,然後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邊欣賞電子雜誌,一邊總結:他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組織學生研究彙報。明確製作電子雜誌所需要的各項要素,如:封面、出版社、出版日期、目錄等等。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的價值,明確其在製作電子雜誌時的重要作用。
 有了明確的目標,通過前面對優秀作品的欣賞,學生對製作《2010上海世博會》的電子雜誌充滿了信心。學生一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後,我讓學生自主去網上搜集作品製作所需資料,並將它們合理分類蒐集好,再開始作品的製作。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3.建立學生自信。
 自信的學生才會主動地探索未知世界,主動探索所獲得的知識,並且記得牢、用得活。自信來自於有意義的成功,有意義的成功來自於戰勝困難後的心理感受。因此,教師要提供給學生的學習任務對於學生來說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困難。太易或太難都不能獲得有意義的成功感。對於學習水平低的學生,教師要提供足夠多的支架來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而對於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教師則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以更高的水平完成任務。同時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每一個進步,都要給予表揚,使學生獲得自信。凱勒建議可以採用以下五種措施來提高學習自信心:
 (1) 明確要求。讓學習者瞭解學習目標和評估標準,提供自我評估的機會。
 (2) 循序漸進。從易到難地學習。
 (3) 自我期待。幫助學習者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
 (4) 歸因引導。鼓勵學習者將學習的努力與成功掛鉤。
 (5) 樹立自信。不斷提供機會讓學習者完成有實際用途的、富有挑戰的任務以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儘管學生在五年級時已對PPT進行過系統的學習,但由於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部分學生對一些操作可能已經遺忘。另外,由於學生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要樹立學生的資訊,就需要在製作電子雜誌的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分層設定不同的'任務,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自我目標。
 在學生網上下載資料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分發一些文字與圖片資料,對一些不太善於篩選資料的學生,提供直接的幫助,樹立這部分學生動手製作的自信心。
 找齊資料以後,第一步便是進行封面的設計和製作。對一些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建議他們自己動手設計,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採取模仿的辦法,對照優秀的作品,進行仿做,同樣可以製作出精美的封面。在作品自作過程中,同時適當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並進行及時的評價和提供改進意見。對有能力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對他們取得的成績進行表揚,鼓勵他們進行更多更大膽的嘗試。
 4.欣賞評價作品,形成學生滿意感。
 如果學生通過努力產生的學習結果與期望結果一致,就會形成滿意感。形成學生滿意感條件的有兩個:一是自我能力實現的滿意度,表現在學習者通過課程的學習,感覺個人能力提高了;二是外部評價的滿意度,表現在參加各種測評中獲得滿意的成績。
 不論在設計製作封面時,還是在內容頁的製作裝飾以及封底的設計環節,每完成一個專案,教師就對學生作品進行展示,由全班學生進行點評,讓做的好的學生適時得到肯定和表揚,使學生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滿足,從而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比如在文字框的設計使用上,有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困難,不知道劃定文字框以後要及時的新增內容,不然在後面的操作過程中,再找到文字框就顯得異常的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及時給予全班廣播演示指導,解決學生的困難,使學生振奮起來。針對個別學生遇到的個別困難,教師在巡視學生製作過程時,單獨提示輔導解決,讓學生自己解決遇到的難題,不斷的得到自我和外部的肯定,從而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決心,對自己的操作技能以及製作的作品,形成滿意感。看著自己親手完成的勞動成果,每一位學生都瞭解了,只要努力,都一定會有收穫。滿意感的創設,又增強了自信心的建立。
 五、結束語
 學習動機雖然沒有直接地介入學習的資訊加工過程,但它卻通過注意(Attention)、相關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滿足感(Satisfaction),間接地影響學習者學習的效果。注意、相關、自信和滿意是一個整體,沒有主要次要之分,缺少任何一個要素,都可能使學習者喪失學習動機。因此,教學的設計與實施要系統考慮這四個要素的設計,忽視任何一個要素,都可能導致教學實施的無效或失敗。
 因此,教師在進行主題活動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引起並維持學生的注意,建立學生與其原有知識的相關性,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自信心,並給學生提供滿足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那麼教學就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ARCS動機設計模式在國小資訊科技主題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珩臺. 從ARCS模式探討英語學習動機之激發策略.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005
 [2] 盛群力.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陳秀瓊.基於ARCS理論的《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模式構建[J].三明學院學報,2006
 [4]郭德俊動機設計模式[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9
 [5] 謝麗. 基於ARCS動機設計模式的網路學習環境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