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幼兒節日的教育思想啟示論文

才智咖 人氣:1.7W

摘要】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包含注重遵行自然與生活的節律、注重幼兒的參與體驗與注重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對我國幼兒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啟示有:構建以節日節律為主的課程體系、構建以參與體驗為主的生活課程模式、構建家校合作的文化傳承共同體。

華德福幼兒節日的教育思想啟示論文

關鍵詞】幼兒;節日教育;傳統文化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幼兒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是學校傳統文化教育的起點。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何於幼兒教育實踐中實現節日文化的傳承是一個需要不斷探討的問題。本文結合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探討我國傳統節日文化於幼兒教育中的有效傳承途徑。華德福教育是根據奧地利社會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的人智學理論建立的一種教育,在全世界包括中國建立了很多華德福幼兒園。人智學強調幼兒的生活要遵行一定的節奏,節日正是華德福教學活動一年中的時間節點。華德福節日教育既能體現人與自然的節奏相一,又能協調人與社會、文化傳統。因此,華德福教育非常重視每年同一時間、同一個節日的節慶活動,重要的節日都會有慶典活動,形成固定又富於變化的教育模式。

一、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特徵

(一)注重遵行自然與生活的節律

華德福教育重視幼兒的節律,認為反覆的節律是身體與精神的基礎。幼兒在每一日固定的活動中體驗一日、一週的節律,而在每一個節日中體驗一年四季的節律。節律意味著變化和重複。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恰是通過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自然與生活節奏的重複,讓孩子感受到秩序,獲得安全與發展。英國華德福協會負責人馬丁洛森這樣認為:“周而復始的節日本質上是一種迴圈。每年節日的重複出現提醒著我們某些事物是永恆的,某些事物高於日常的單調。即使我們擁有現行的觀念,也沒有理由不重新思考和復興古老的慶祝方式。”華德福節日教育旨在通過遵行節律,感受自然與生活的美,逐漸深入認識傳統文化,連線課程和生活,滋養幼兒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幼兒的參與體驗

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方式多是生成課成,以遊戲與活動為主,強調幼兒直接參與體驗節日相關文化。從節日慶典活動準備到當天進行,每一個幼兒都會親自參與。準備時,幼兒會動手製作與節日相關的事物來佈置教室校園環境,同時幼兒也會採摘當季水果植物等,讓孩子體驗季節的變化與節日之間的聯絡。活動中,幼兒也會參與到節日相關食物、手工藝品的製作。如端午節包粽子,編百色縷,中秋節打月餅,冬至包餃子等活動,幼兒都會親手製作。同時,華德福節日教育思想強調因地制宜,不同地域的節日慶典活動都應結合當地民俗特色,環境的創設、節日食物等都遵循這一原則,體現出傳統節日文化的一致性與地域性。關於傳統節日文化的相關背景與故事,不同於傳統教育中的直接講述與灌輸,華德福教育通常會用偶戲、話劇等方式來呈現。偶戲、話劇等方式能更生動更直觀立體地講述節日的來源,節日的故事。幼兒在觀看教師及家長精心準備的戲劇中,能深刻感知節日的含義和傳統習俗的意義,建立起對各種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

(三)注重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

華德福每一次的節日慶典活動中都要求家長的參與,家長、幼兒、教師一起準備節日慶典,一起製作節日慶典相關手工、食物,一起做遊戲唱歌演話劇,一起慶祝節日。通過活動把幼兒園,家長和孩子們充分的聯絡在一起,增強三者之間的合作和理解。其目的在於,讓幼兒在重要的節日能感受到學校與家庭共同構建的生活、文化。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中家校合作共同品味文化傳承文化這一模式,不僅能讓幼兒在一個良好的合作氛圍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且間接上也促進了家長節日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傳承;同時華德福學校還會向社會發出邀請,讓其他家庭來了解華德福教育的同時,弘揚節日文化內涵,實現了由幼兒到家庭再到社會的教育影響力,節日文化教育輻射範圍更為廣泛。這客觀上又促進了節日文化由社會到家庭再到幼兒教育效果的`提高,實現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良性迴圈。

二、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對我國幼兒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啟示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重點任務部分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融入生產生活指出”,並於其中指出“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如何才能在幼兒文化教育中實現“融入生產生活”?如何將中國傳統優秀節日文化傳承於幼兒心中,結合上文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構建以節日節律為主的課程體系

“節律”一詞最早的意義為自然變化的“季節時令”,後引申為社會屬性的“某些物體運動的節奏和規律”,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看這一引申反映出社會與自然的密切聯絡。自然有季節更換、日出日落,有其自身的節律,人也應順應自然這一節律有生活的節律。我國傳統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恰是這一順應的表現;同時絕大多數傳統節日的產生最初也是生活與自然節律一致性的體現。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分別基本對應寒冬結束春天開始、春日清明、夏季炎熱、秋季豐收這些自然特徵。古人伴著自然的季節變化而創造出生活中的特定時間節點與文化。傳統節日恰是先民遵行自然與生活節律的體現,是自然的變化,也是古人勞動和生活的時間節奏。生活隨自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同時又於變化中重複,這帶給人們發展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安全感。基於傳統節日表現出的自然與生活合一的節律特徵,並結合3-6歲幼兒的心理特徵,我國節日文化教育應構建以節日節律為主的課程體系,挖掘節日所蘊含的民俗文化與精神內涵,結合春節、清明、端午等節日文化的飲食、手工藝術、風俗等內容進行課程設計,將節日課程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讓幼兒在一年的學習中能以節日課程的貫穿來感應自然生活的節律,感受自然與生活的重複與變化,感受事物恆定的規律與規律之上的發展。更主要的是通過不斷地重複,將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古人生活智慧與自然的美麗浸入幼兒心靈,成為其人生成長路上的精神底色。

(二)構建以參與體驗為主的生活課程模式

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中強調幼兒參與體驗的實踐性學習,且與節日生活密切相關。生活指人為生存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以及進行各種活動的經驗,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參與體驗生活,在生活的綜合活動中積累各種經驗,獲得身心健康發展。《3-6歲兒童學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學前教育中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應構建以參與體驗為主的生活課程模式,以幼兒生活為課程設定的起點與目標,加強課程與幼兒生活的聯絡,使幼兒具有主體意識,讓幼兒在節日文化教育中通過參與主動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賦予幼兒節日文化教育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內涵,其中最重要的內涵就是國民生活的體現與組成部分。傳統節日文化包含的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文學藝術、飲食建築等內容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因而節日文化教育絕不應該是單純的知識教育,而應將知識教育、生活教育與文化教育三者有機統一。理想的幼兒節日文教育,應該讓幼兒在課程模式中不僅獲得適宜的理論,接受文化的滋養,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生活方式,通過各種綜合活動獲得生活的經驗與深刻的體驗,最終將傳統文化精神融入行動,並在行動中促進文化的傳承。

(三)構建家校合作的文化傳承共同體

如前所述,華德福幼兒教育中特別重視家校合作,且通過家校合作,在有效實現幼兒節日文化教育目標的基礎上,實現了節日文化更廣更深的傳播。從教學內容而言,傳統節日文化內容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與生活與家庭有關,中秋、春節的團圓,清明的祭祖掃墓等,都與家庭生活緊密相連。學校在節日文化教育中與家庭合作,不僅可以更好地建設幼兒節日文化生活課程模式,而且能讓幼兒將個體、家庭、學校三者和諧地聯接起來,並交個體的修身、家庭的家風與國家的文化三者融為一體。構建家校合作的文化傳承共同體,就是要學校與家長共同合作,參與到節日教育課程中。可以通過家校讀物、家校互訪等方式更深入地瞭解節日文化;在此基礎上學校教育在節日課程目標設定及課程環節設計中可以設定家庭的參與,通過活動、遊戲等生活化生成性課程,實現家校合作,實現父母、孩子與教師的共同成長,構建文化自信的成長生態。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突出幼兒與自我、自然、家庭學校社會的和諧,強調在文化的薰陶下促進幼兒精神的自主成長。把華德福幼兒節日教育思想中適宜我國學前教育的部分,運用到當前幼兒節日教育中,以期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及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