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校基礎會計學教學改革論文

才智咖 人氣:6.53K

基礎會計學是會計學習的“第一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較紮實的基礎會計學理論及方法根基,不僅能為學生以後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做好鋪墊,而且對他們將來的職業素養及執業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但目前高校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法呆板單調,並嚴重脫離實踐。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原因,並找到有效的對策及方法。

論高校基礎會計學教學改革論文

一、高校基礎會計學教學現狀

(一)專業及非專業教學方法無明顯區別

會計專業和非專業學生在能力目標培養上應有所不同,但現實中除了個別教學知識點上的區別以外,並無教學方法及手段上的明顯區別。直接後果是非專業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低下,缺乏師生互動,整體課堂效率不理想。

(二)部分教師教授經驗不足,缺少實務工作經驗

大多數高校在職的會計學教師並無企業實務工作經歷。可想而知的是自己都沒有會計實操工作經驗,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生動形象地講述實踐內容。因此,多半呈現出來的課堂形式只能是“照本宣科,以空對空”。長期以來,會計教師只重視理論深造,卻忽視了實踐的充實。

(三)教材理論化過度,脫離實務工作

高校基礎會計學教材普遍過於理論化。多數所謂的案例只是簡單的經濟業務內容介紹及配套會計分錄的羅列。會計記賬方法與賬務處理脫節,導致學到最後學生只知道幾種常見業務的會計分錄,卻仍舊不能根據原始憑證進行業務處理。

(四)多媒體教學流於形式,課程考核形式單一

多媒體教學是利用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語言、符號、文字、聲音、圖形、影像等多種媒體資訊,並按教學要求組合,通過投影機顯示出來。可實際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僅限於PPT的簡單播放,並且PPT的內容通常也只是課程內容大綱及主要知識點的羅列,毫無新意和創造力。教學互動性效果不明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同時,該課程的傳統考核形式單一也使得部分學生抱著為了考試而學習的心態,對會計專業知識缺乏深入瞭解。

二、高校基礎會計學教學改革策略

(一)教學方法及考核形式方面

1.開展多樣化教學

基礎會計學課程技術性,專業性較強,對初學者來講,要在短短四五十課時內掌握全部理論知識及方法要領確非易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課程過半都還不理解有關基本概念。因此,在教學上有必要開展多樣化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動手能力。下面以案例式教學法及任務式教學法為例進行具體探討。

案例式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參與討論。該方法有利於理論聯絡實際,化抽象為具體,消除專業學科本身的枯燥性,使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例如:在講述“四柱結演算法”時,如果單純告訴學生“舊管+新收一開除=實在”這個等式,學生肯定一時接受不了。但如果將四柱與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效果會大為不同。我們可以講述:假設上個月你有沒用完的剩餘生活費,那麼到這個月開頭我們可以稱之為期初結存,也就是舊管:這個月你父母又給了一筆生活費,可以稱之為本期增加,也就是新收:如果這個月你有了生活開支,那麼就是本期減少,也就是開除:到了這個月末你手上如果還有結餘的錢,那就是期末結存,即實在。很顯然,舊管、新收、開除及實在之間存在“期初結存+本期增加一本期減少一期末結存”的等式關係。講到這裡學生會豁然開朗。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講解貼近實際生活的案例,讓他們明白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這才是案例式教學法的精髓。

任務式教學法是真正以“學生為主”的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而傳統“注入式”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大家有目共睹。具體的實施方法是:將學生分設成不同的小組,並根據教學目標為每組設定任務。將基礎會計學基本知識及方法的教學融合在任務之中,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便會掌握相應的`知識要點。另外這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協作形式,也能更好地鍛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例如可以按照企業經濟業務型別將學生分成籌資業務組、採購業務組、生產業務組、銷售業務組,利潤核算組及利潤分配組共六小組,在介紹每組的核算任務和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模擬該組的業務流程,並學會運用現代會計記賬方法進行處理。這種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法能夠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根據專業特點調整非專業班的教學目標及方法

基礎會計學不僅是會計專業的專業課,也是經管類非會計專業的基礎課。對專業班學生而言學習目標明確,教學計劃也很清晰。但對非專業班學生來說,如果照搬專業班的教學目標及計劃,肯定是不合理的。一方面,雖然同樣是基礎會計學課程,但會計專業和非專業的能力培養目標肯定是不同的。針對非專業學生的學習,一開始就應該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強調在將來的工作中該課程知識的適用範圍,比如怎樣利用會計報表上的會計資訊來分析解決相關實際問題,也就是說正確使用會計核算提供的資訊比進行會計核算本身對他們來講更為重要,這一點與專業班教學的目標是應該有區別的。另一方面在教學方法上,因為非專業學生將來更多的是會計資訊使用者,所以要注重結合他們自身的專業特點,培養其運用會計知識進行分析,思考的能力。為避免出現“一言堂”,應該更加廣泛地採用案例法,圖解法,提問引入法等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

3.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適當引入微課形式

在教學PPT的製作中應加入一定的動畫效果。如會計憑證的填制及傳遞過程完全可以用動畫形式呈現給學生,效果遠遠勝過單純的語言講述。另外,在當今高科技網路快速發展的環境裡,適當引入微課形式,會對這種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教學產生很大的輔助作用。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這種“碎片式”教學看似沒有全面性,但就每一組獨立的微課來說卻是有系統性的。這種形式有別於傳統的教學課件等資源,但又是基於其基礎發展起來的。微課的核心內容是教學視訊,同時包括相關的教學設計,練習測試及反饋等。有助於學生在課前對重難點內容進行預習,做到“心中有數”,也有利於他們課後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鞏固。

4.增加實踐教學環節,以彌補教材的不足

對專業班學生來講,基礎會計學課程學完之後會銜接有獨立的實踐課程,其實踐目標是掌握企業會計基本核算方法及技能,並通過實務訓練感受該項工作的真實性,以增加學習興趣。對非專業班學生來講,通常由於課時限制,沒有單獨設定實踐教學環節,但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在教學中融入實踐內容。他們的實踐目標是熟悉會計核算方法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作用及帶來的影響,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及方法,並具備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的基本能力。增加實踐教學可以彌補教材的不足,能更好地讓學生體會並掌握企業經濟活動規律,從而全面瞭解會計核算工作的流程。如講到會計憑證,賬簿及報表章節時,可以從商店購買各類會計資料,讓學生接觸模擬的賬務工作。這樣學生對有關證,賬,表的登記規則就有了深入,細緻的瞭解,從而增強實際操作能力。

5.改革考核形式及評分結構

傳統基礎會計學課程考核形式是一次性期末閉卷筆試,且以考試成績作為科目得分。雖有部分高校會將平時成績納入評分結構,但實際往往流於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統一有效的考核標準。鑑於該課程的特點,筆者認為考核上可以採取開卷與閉卷相結合的形式。對於基礎理論知識點採取閉卷筆試的形式,對實操性較強的知識點採取面試開卷的形式。最終評分結構由小組討論成績,筆試成績和實操面試成績按比例組成。這樣既考核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又考核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能力方面

1.充實實踐經驗,增強創新意識

作為一名會計教師,不僅應具備較充足的會計理論知識儲備,還應具有豐富的會計實踐能力。一方面要不斷鑽研教材教法,加深對會計理論問題的理解:另一方面還應加強與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作,定期到企業進行掛職鍛鍊,積極參加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的學術講座,充實教學資源,將實踐經驗及方法融入日常教學。

現今社會的發展需要大量具有創新及開拓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這勢必要求教師在平日教育,教學中積極配合,為此教師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及能力。具體來講,從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科研等方面都應追求主動性和獨特性。針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科學創新的精神進行研究,找出解決辦法和規律,並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能快速提升專業教師的教育水平及能力。

2.提高法制意識,重視職業道德教育

近年由於會計人員法制觀念薄弱,導致會計資訊失真,假賬氾濫,嚴重危害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人員不僅應該精通專業知識,還應該熟知各項會計、經濟、稅務法律法規。會計教師必須建立健全法律意識,及時瞭解並掌握法律法規的更新動態及對會計工作的影響,積極參加相關知識培訓,並將職業道德教育真正融入課堂教學。如果教師自身在法律意識及職業道德上存在不足,那麼在對學生的教育上也會失去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