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國小識字教學1000字論文

才智咖 人氣:9.14K

識字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21世紀是資訊社會,而獲取資訊最主要的途徑是閱讀。要想大量閱讀,必須做到大量識字。而面對如此大的識字量,低年級國小生怎樣才能做到認得快、不遺忘?實踐證明,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生活。而在生活中學習生字,鞏固生字是最好的識字方法。只要學生能夠在生活實際中不斷積累識字,並且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再通過少寫多認多再現進行鞏固,他們就可以輕鬆完成《新課標》提出的識字要求,為閱讀和作文奠定堅實基礎。

試論國小識字教學1000字論文

低年級教師的任務不光是在課堂教學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生識字,還要利用各種生活情境讓學生識字。因此,只有科學地抓住遺忘規律進行反遺忘識字教學,才能揚長避短,才能進行有效的因材施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課堂生活中識字

 1、遊戲合作中識字

學生識字本來應該是個體行為,但在教學活動中如果獨自面對每課的大量生字,學生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如果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自由選擇、自行決定組員,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下互相合作、互相促進,就能學到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小小年齡的他們有著合作的原則和標準,在以他們為群體的小組中,孩子們充分顯示了他們的主動精神。

如果讓孩子們在自己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與其他小組調換組長後,能把各小組好的想法帶給別的小組,這樣討論的效果更好。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主要問題在於他們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好方法就是要寓教於樂,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記住漢字。小組合作中游戲識字效果更佳。

通常我們在教學中常用的遊戲:開火車(各種形式)、接龍,摘蘋果,猜字,排字,舉字……多種多樣的遊戲給學生帶來了樂趣也使他們記住了生字。

例如:“我的朋友在哪裡”,讓學生拿著生字卡片,在小組中找到能與自己的卡片上的字組成詞語的“朋友”;“我是小醫生”,出示含有錯別字的詞句,讓學生扮醫生來診治;“摘蘋果”,樹上蘋果的上面寫要求會認的字,誰讀對了,就把蘋果作為獎品發給他;如果學習合體字,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在半個蘋果上,打亂貼於一棵蘋果樹上,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讀對了,就把“蘋果”送給他。這樣學生不僅學習情緒高漲,而且也培養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又如,根據國小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們還可以運用競賽的形式進行識字教學,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更好地鞏固已學的知識。比如:“開火車”,以小組為單位,快速念出字卡上的字,哪個小組“火車”不斷,哪個小組獲勝;“我也要當老師”,誰先記住了生字,誰就可以當老師來教同學們識字;“考考你”,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好字卡,迅速挑出組長所念漢字的字卡,組長可以輪換當。通過各種競賽,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

再如,我在引導小朋友們鞏固識字時說:“請小朋友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用你們喜歡的遊戲來記住這些生字。”在小組開展遊戲時,我發現有些小組把幾種遊戲結合在一起。如:把舉字和排字遊戲相結合;在叫號遊戲中加入數學的加減法;把猜字遊戲和卡片識字結合起來,變成了“翻牌”遊戲等。

這一切讓我驚喜不已,也使我認識到學生不斷需要更新更有趣的遊戲。於是,我又在進行新課教學時,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設計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遊戲。如:教學《腳印》這課時,我讓學生把自己知道的腳印形狀畫下來,我在各種腳印背後寫上字寶寶和由字寶寶組成的詞寶寶。,學生異常活躍興奮,因為遊戲規則是誰讀得最多最正確就能得到最多的腳印。

總之,讓孩子們在喜歡的遊戲或競賽中鞏固識字,可以達到識字記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習拓展中識字

所謂識字的拓展就是指把所學的生字放到新的識字環境中進行再認識。在識字過程中,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針對學生這一識記特點,在嘗試教學中,我常常讓學生根據熟字換偏旁這類字的特點,讓學生加減法識記生字。如“報”與“服”“近”與“聽”“驚”與“就”等等,通過對比記憶,學生不僅能較快掌握新字,而且還能在對比中與以往的熟字多次見面,進一步鞏固了舊字,可謂一舉兩得。

另外,在嘗試識字教學中,我還通過讓學生“拼”“擺”“書空”生字筆畫部件的方法,給學生以直接、立體感官刺激,從而調動他們進一步嘗試的興趣,促使他們在自學、自悟、自得中不斷探索,達到鞏固識記生字的目的。如,發給學生一些熟字卡片(“大”“人”“幹”“木”)和分別寫在卡片上的幾種形態的“點”,請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說說這些字加上“點”後會變成什麼字。如“大”可變成“太”“頭”,“人”變成“火”,“幹”變成“平”,“木”變成“米”……

再如,在《老山羊當醫生》這課的教學中,我意外地發現學生並不滿足於教師安排的識字拓展內容,他們有自己“編寫”新兒歌的慾望。在這課教學之後,學生共創作很多兒歌。雖然這些兒歌顯得稚嫩,但我看到了孩子們創作火花的閃現,啟發我要為孩子多搭建表現自我的舞臺。事後,我把他們創作的兒歌佈置在教室裡,孩子們看著自己和同學的作品,興奮地讀個不停。瞧!又在主動識字了!孩子的探究潛能無法估量,讓我們都來創設一片廣闊的天地,讓孩子自由翱翔吧!

二、課餘生活中識字

語文是母語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從兒童的認知規律看,他們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如“爸、媽、我”等。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拓展識字領域,引導他們在生活中識字。開學第一天,我對孩子們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一年級的新學生了。我是大家的班主任老師。”邊說邊把“學生”、“一年級”、“老師”幾個詞語板書到黑板上,引起學生對生活經驗中這幾個詞語意義的共鳴,結合生活中他們的理解,那麼識記這幾個字就不難了。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漢語拼音、聲母、韻母……”等字,就在潛移默化中被學生牢記在心裡了。還有各種課程名稱“數學、語文、英語、美術……”也逐漸的被孩子們記住了。

在課堂上分發學生作業時,我發現孩子們雖然竭力想幫老師的忙,但苦於識字不多隻能乾著急。於是,我把全班同學的名字貼出來,每個字都標註拼音,告訴他們誰先把全班同學的名字讀下來,就請誰做老師的小助手幫忙發作業。課後,孩子們有的去讀拼音,有的向同學請教對方的名字怎麼讀。不到兩週時間,大多數學生都能搶著去發作業了。

教室裡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講臺、黑板、電視機、電腦、投影機、錄音機,我都在上面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麼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還分類進行識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如,學習用品類、水果類、蔬菜類、植物類、動物類。

為學生建立識字檔案,每週讓家長幫助學生把認的字記錄下來,然後在班上交流。我還在班上專門設了一塊泡沫塑料板,以“今天我又認識了……”為題,讓學生把蒐集的包裝盒、包裝袋上的字展示出來交流、互相學習。“可口可樂”“娃哈哈”“旺旺雪餅”等字學生早就能認了。

三、課外生活中識字

蘇霍林斯基曾經把識字教學描繪成一種美妙的境界:“識字應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生動的形象,充滿音樂和旋律,非常好的、非常有趣的事情。”常言道:“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識字教學資源又何嘗不是這樣啊!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與漢語符號緊密相連,豐厚的教學資源就在我們身邊,所以要求老師們一定要強化資源意識。學生作為社會大家庭的一個成員,每天與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接觸,也豐富了他們的學習渠道。要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去主動識字。走在街上,不少學生注意觀察街道兩旁的標牌、廣告牌、標語就會問家長這些字怎麼讀;坐在電視前,電視上的鋪天蓋地的廣告,如“祝你百事可樂”、“喜之郎”等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聽、讀、認字的教材;生活中的各種食品包裝袋上也有許多字,孩子在吃食品的同時,也會留意包裝袋上的品牌、商標,如“恰恰瓜子”、“福滿多方便麵”等。而且很多學生都是很自然地去學習生字的,他們很樂意去做,效果很不錯。

例如教學生字“紅”:師:(出示幾個生字)你有什麼好方法能記住哪個字?生:我認識“紅”,這個字我在廣告裡就見過“我愛喝紅牛”,紅牛是飲料。生:我也認識這個“紅”字,我們每天早晨都要升五星紅旗。生:我爸爸抽過的“紅雙喜”煙中的第一個字就是我們學的。師:再來找一找我們身邊有沒有這個字寶寶?(此時,教師似乎是不經意的點撥,卻把學生的“視線”拉到了自己身邊,引發學生無窮的探究熱情。)生:對了,我的同桌的名字裡就有個“紅”字。

語文是母語教育,漢字在學生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在課外生活中識字,是一種重要的識字方法,它是課堂識字的鞏固與補充,因為生活是個大課堂,漢字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看到字就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一問、查一查,做個生活的有心人,讓生活教會自己更多的漢字。同時,為了增加趣味性,也為了進行巨集觀調控,我們還鼓勵學生把生活中識得的漢字收集起來,製成識字本或識字袋,帶回學校交流、展示。在這裡,我想介紹一下我們年級組在一年級時採用的幾種反饋、激勵課外識字的方式。

1、製作識字本。

所謂識字本就是學生把從生活中識得的字收集起來,利用剪貼等形式製作成的本子。製作識字本是一種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法。我們最常用的'是商標識字,因為商標形形色色、顏色鮮豔,學生對它特別喜愛,而且很多商標都成為生活的廢棄品,剛好可以重新利用。這一方面我們教研組的隗合賓老師做得非常好,校園的展示板上還留有他們班學生的作品。那是一本本用八開的素描紙釘成的本子,紙上貼著形形色色的商標,非常美觀。另外,樑淑豔老師利用學生特別喜歡動物的特點,請學生把收集來的生字拼成一種種動物的圖形,貼在學習園地裡,讓大家去讀,實現了資源的共享,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的興致也非常高。

2、使用識字袋。

一年級時,我用得比較多的是識字袋。識字袋沒有識字本那麼好看,但製作更方便,使用也很方便。我的識字袋很簡單,只是請學生把課外識得的字一股腦地裝進一個袋子裡,經常掏出來讀一讀,自己讀一讀,同學拼起來讀一讀,並且定期帶回來展示、交流,比比誰收集得更多就行了。那個袋子裡的東西多了,就儲存起來,再裝一袋,以免新舊混合,影響閱讀。這是一種上不得檯面的方法,但對於當班主任的語文老師來說,卻是可以一試的。

現實生活中,識字教學資源無處不在,就看孩子有沒有一雙慧眼,教師有沒有正確引導,教給孩子一個點石成金的指頭。以上這些第二課堂學習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將使學生受益匪淺。

 四、實踐中識字

課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為大課堂,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絕不僅僅束縛於課堂和教材之中,在“大語文觀”的指引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種種活動與興趣,可以使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恰如其分地運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鍛鍊,在實踐中成長。

我們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每次活動有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資料,並交流收穫。交流之後,還可採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兒童識字。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儘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以吸收各種資訊,擴充套件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藉。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是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儘管大部分生字先後要在課本上幾次出現,但絕大部分仍達不到讓學生形成永久記憶的次數。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體現出來,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我們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把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廣告招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誌,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整理,編排,還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髮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讓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中、課餘、課外及實踐中無處不識字,學好祖國的漢字。

參考文獻: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

《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北京出版社.2004.9

《素質教育案例精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2.11.彭坤明《創新教育》2000.7.

試論國小識字教學

單位:房山區佛子莊中心國小

姓名:劉國華

日期: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