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改革中幾個觀念的認知和掌握

才智咖 人氣:3.09W
語文課程改革中幾個觀念的認知和掌握
  【摘要】語文課程改革中,必須正確理解並把握好語文新課標中的幾個觀念:討論、個性化閱讀、積累。討論,要充分利用語文新課標教材,立足於文字,根植於語文字身;個性化閱讀,要注重情感體驗,加強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積累上,要引導學生自覺地把讀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把繼承傳統語文教育中有益的經驗、可行的方法與新課程教育理念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把握新課程的實質。
  【關鍵詞】課改;討論;個性化閱讀;積累
  
  語文課程改革中,轉變教學觀念是必須的。但是,有了抽象的觀念後,我們的教學又是什麼樣子呢?下面結合我校的教學實踐,談談關於討論、個性化閱讀、積累幾個觀念的感知和把握。
  
  一、關於討論
  
  語文新課標主張語文教育要打破學科本位,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要與社會實踐聯絡在一起。這是對語文教育傳統的一次重要的突破,體現在課程中就是活動與閱讀的結合,而討論是主要的呈現形式。
  討論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在語文新課標實施過程中,頗受教師的青睞。我們認為,討論的開展,應立足於教師對課內外語文資源中活動因素的深入挖掘;同時,教師要能給學生創設適宜的目標、內容、條件及正確的策略。否則,看似熱鬧的課堂肯定難以收到好的效果。
  1.活動課必須找好切入點。
  必修課程中活動課是廣東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是學生討論的重要陣地。在這裡,合作、參與得以體現,學生在共享各自的成果中獲得快樂。
  討論是以開放為原則的。實踐中,我們深有體會:師生開放的、平等的討論,並不能解決問題的一切層面,尤其是如何使討論更有深層次的層面。具體表現為——當學生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一般自我感覺良好)時,難道教師就只是一個旁聽者嗎?特別是學生髮表的是低水平的感想時,難道我們只因恪守不能滿堂灌的觀念就束手無策麼?不是的。為此,我們便要明白一點:主題活動設計根植於語文字身。
  必修課中活動課的主題不可以說不好,它確實能促進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社會,但從我縣學生的情況看卻是很難開展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自己選擇主題,以讀寫為依託,找出與課程相應的結合點,而好的切入點就是開啟學生嘴巴閘門的一把鑰匙。如必修1,我們選用了“你為什麼要考取饒平二中”的話題;必修3,要求仿照《黃山記》中整句的語言形式,尋找(或自己)描寫石壁風景區的某一景點;必修4,我們選擇了“連宋大陸之行”、“姚明能否當勞模”、“《千手觀音》給我們的啟示”等話題。切入點選得好,學生知識的運用便會出現較好的結果。
  2.閱讀課中話題的選擇必須緊扣文字。
  語文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它們是有著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理論內涵的。閱讀課中討論只是一種教學行為方式,我們一般都要考慮幾個問題:
  需不需要討論並非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討論。如《拿來主義》(必修4)“為什麼對待文化遺產要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這便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作者是如何講清拿來主義的態度的”,這是需要討論的問題。癥結何在?要看問題是否有助於引發學生的思維。“拿來主義的態度”於今天來說已無疑問可言,自然不需要討論;“如何講清”,則能看清作者的論證思路,學習如何把一般的道理具體化,進而還可思考魯迅的思維方式,這樣的問題當然要討論了。
  有沒有條件討論學生在課堂裡有無可能展開自己的討論?《阿Q正傳》(必修4)中,“體現了哪些國民性的弱點”,需要許多背景知識,學生是沒有條件討論的;“阿Q的生存狀況如何”,能觀照阿Q的具體生活,通過閱讀,是完全可以討論的。可見,“條件”主要是指學生的認知水平。
  怎麼討論一般是老師匯出一個問題,然後可以是分組討論,也可以是全班討論,或是辯論。但關鍵一點,是必須緊扣文字。曾聽一位青年教師的課,討論《門》(必修2)“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一句,教師引出這句話後,學生便從其中的含意舉出了類似的生活,一個學生講到自己親人臨終時的情景,甚至控制不了情緒。課堂真的很動人,但整節課連再讀一下課文的環節都沒有,課文變成了“引子”。這是閱讀教學麼?
  “話題”往往通過提問的方式呈現出來,要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活動去反思自己的提法或理由:是否把握了文章的要點、是否反映了作者的思路、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發揮其創造潛能。事實證明,這樣做,有時各種各樣有創意的觀點層出不窮,許多觀點不僅啟發了其他同學,也啟發了教師的思維。如讀《致大海》一詩,學生寫出的感想竟是“大海征服了普希金,普希金征服了我”,真是令師生歎服;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有的學生並不囿於作者“不平靜”的思緒的一般解釋,而著重於“何以成為名篇”的問題的探討……
  必須指出的是,討論並非是轉變學習方式的唯一途徑,更不要所有的課文都一哄而上來個討論。討論中,教師應負起引導的責任。
  
  二、關於個性化閱讀
  
  語文新課標提倡個性化閱讀,它強調:語文教學不是學生單方面接受文字的意義,而是學生與文字通過對話建構新的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原有的閱讀經驗、生活經歷和認識特徵都參與到新意義的建構中。因而這個新意義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標準答案式的,但這些要具體落實在對文字的態度上。
  1.情感體驗:古人讀書強調“入書法”,即是將自己置身其中,進入個人的情感體驗。以《荷塘月色》(必修1)為例,可重點討論:(1)“我”的“頗不寧靜”的心緒是否暫時得到排遣?(2)作者的“頗不寧靜”可能是怎樣的情感、心緒?當然,由於各人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結構有異,體驗會有所不同,但情感體驗本身就是對課文的理性思考,故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再如讀《雨霖鈴》(必修3),“難捨”、“愁思”、“孤寂”、“哀傷”等多個層面構成的情感結構,沒有誦讀,無法進入作者的“內心”,更無法領悟作者表現哀情的心理歷程了。使學生能“入乎其內,出乎其中”,始終是閱讀教學追求的目標。
  2.拓展提高:正如課標所說的,要“注重跨領域的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範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但是,這種拓展應該是有一箇中心的,這個中心不是別的,正是語文字身。我們應該圍繞語文來拓展、引申,讓學生對語文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更真切的體驗。(1)教師的拓展:應充分利用一切機會,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相關思想內容的拓展、相關文體形式的拓展、課文所關涉的詩文的拓展、與課文有關的背景史料的拓展、專題寫作的拓展等。引出源頭活水,拓展閱讀時空,正是“教材無非是例子”的教學思想。如《赤壁賦》(必修2)集中體現了蘇軾整個人生的思想感情,而這必須瞭解他個人的經歷、命運變化狀況及思想淵源,我們便可以通過一定量的有實用價值的古詩文的“拓展”來解決問題(如杜庠《赤壁》詩、郭朝祚題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門樓對聯、元好問詩《赤壁圖》、杜牧《赤壁》詩等)。(2)學生的拓展:鼓勵學生對語文教材特別是文學作品作多元化的理解,突出品味探究。具體操作時學生總能對文中出現的一些觀點或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教師因強調“個性”而對學生的觀點全都首肯,從而由“灌輸”轉為“無立場”,如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是極不妥當的。此外,脫離文字的拓展是不行的。如《項鍊》(必修3)一課討論類似“假如項鍊沒有丟,假如項鍊丟而復得,結果會怎樣?”的問題是要不得的,是對文字整體性的破壞。
  3.自主閱讀:這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研究探索的方式閱讀和運用的學習方式。閱讀能力只有讓學生在自主感受、自主探究、自主鑑賞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得到促進和提高。這一點,我們在《傳記選讀》(選修9)的教學中,便有了較成功的嘗試。我們對一些重點篇目的閱讀內容進行了一些設計,主要考慮幾點:
  (1)傳主的人生軌跡(片斷),嘗試在瞭解時代和社會背景以及傳主成長環境的基礎上,分析個人稟賦等先天因素和外部環境等後天因素對傳主人生歷程的影響。——概括能力
  (2)傳主對學生有益的人生啟示。——感悟
  (3)對文章內容或寫法的評價。——分析
  (4)傳主的事蹟或精神風貌與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
  
  三、關於積累
  
  如果說,現在學生學習語文有缺陷的話,那麼最大的缺陷就是積累太少。學好語文,必須有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語文新課標中提出的課程總目標是“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這裡面的起點是“積累”。課標中多次提及此詞,特別強調通過閱讀進行積累,通過生活進行積累,通過運用進行積累。讓學生具有豐富的積累,才有可能“說”則“妙語連珠,出口成章”,“寫”則“文思泉湧,妙筆生花”。
  什麼樣的.積累是有效的?就目前而言,我們認為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推薦與自選相結合。
  必修課本的“推薦篇目”自然必不可少,我們便把其中的《紅樓夢》《三國演義》作為第二選修的內容,一般用10周左右的時間完成。先指導閱讀,再讓學生自己閱讀原著,然後要求學生寫出一篇賞析性的文字(老師進行評獎並結集),最後是測試。
  至於自選課外讀物閱讀,我校一貫的傳統做法是假期的讀書活動,如高一第一學期,我們組織了主題為“讀好詩品雅詞寫美文”的活動,在第二學期第2周評選出優秀作品,並結集印發給所有學生。
  這些閱讀的措施,都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2.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閱讀中的積累,只有運用到作文中,才能真正地體現為語文能力。其實學生最頭疼的問題也在於:明明平時讀的、記的都不少,但真正在作文訓練、考試時,似乎一切都忘了個一乾二淨。為什麼?其實,這跟學生的自我意識有關。為此,我們加強了這方面的探索。除了要求學生對課程中典型材料的概括歸納外,最主要是:(1)重視整理一些有特色的寫法,並適時與學生的作文相比較,找出癥結之所在。如學習《唐宋散文選讀》(選修2),我們總結了其中突出的寫法如細節描寫、奇特的構思、借景傳情、託物言志、鮮明的對比、論證嚴密等10多點;學習《中國現代散文選讀》(選修4),我們重在對文章整體思路的把握等等。(2)及時提供話題,讓學生依據課程的材料撰寫有關文字。如學習《傳記選讀》,可以給出“面對苦難”的話題讓學生作文。
  可以說,學生並非不會運用,只是缺了點意識,就看我們平時的教學功夫。記得模組考核中,在寫“偶像”的話題作文時,大多數學生已能用課程的人物來寫作了,這便是我們所希望的結果。
  3.研究性學習。
  這門既無大綱又無教材的課程,讓許多學校和教師犯了難。要不要開展?怎樣開展?我們認為,要開展,而且要與語文課堂結合。研究性學習的著眼點不在於使學生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或取得某個重要的結論,而在於能通過長期的大量的學習訓練,養成批評的意識,培養獨立的精神。
  近兩年,我們開展了兩次研究性學習,每次一般是第一學期的第5周至第二學期的第7周,供學生選擇的課題如唐詩宋詞元曲、小說研究、語言文字等,涵蓋了選修模組的各個方面。課題的確定上,我們注重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而不是重複;是課堂學習的拓展,而不是另搞一套。如“唐宋詩詞中的人生態度”是對必修3第4單元“古典詩歌”的順延,“唐詩研究”是對《唐詩宋詞元散曲》(選修1)的深化……在第二次研究性學習中,全年級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三位語文老師的課題,這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
  除了上述三點外,以下幾點也是學生積累的重要途徑:
  (1)“動手”做好課堂筆記——不只是記教師的板書,更要記自己的學習體會、精彩語句摘錄……
  (2)“放手”讓學生參加一些語文實踐活動,主要有硬筆書法比賽、各班輪流出版《靈雨》小報等。
  (3)“放手”讓學生寫作文,除了當堂作文有一些限制外,我們鼓勵學生在週記中充分放飛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才華。
  (4)誦讀要求。課程中規定的背誦量是遠遠不夠的,要多指定一些精美文章給學生誦讀。如讀《唐宋散文選讀》(選修2)時,我們要求學生至少要背誦其中唐宋八大家的部分文章。
  最後要說的是,不管是什麼樣的觀念或是什麼樣的做法,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永遠要思考的是:你的課堂教學究竟能給學生帶來什麼?如果不能讓學生有所收穫,你的一切“新”的東西,只能是徒勞無益的,是“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