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教育觀指導下的發展性評價機制的建立

才智咖 人氣:2.33W

論文關鍵詞:現代觀 發展性評價 課堂表現評價模式 評價機制建立

淺談現代教育觀指導下的發展性評價機制的建立

論文摘 要:教師樹立現代人才觀、質量觀、學生觀和教學觀,才能真正實現發展性評價。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對教師課堂表現的評價,要把關注點轉向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知識獲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諸多方面。

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過程的關鍵環節之一是發展性評價制度的建立。《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建立起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資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提出“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因此,學校內部評價制度的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而評價的主體則必須呈現包括教師和學生在內的多元主體形式。但由於教師作為單一評價主體悠久、影響深遠,在新課程實驗的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教師在學校評價工作中,尤其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評價仍然發揮主導作用。

一、基於現代教育價值觀的發展性評價   “評價”原意為評論貨物的價值,是一個價值判斷的活動。因此評價受評價主體價值取向的引導,這就是價值觀對評價具有的指向性。在以追求升學考試為目的的價值觀下,高中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完全不同於以提高學生學科素養為目的的課程實施與評價。在新課程實驗中,要真正實現發展性評價,唯有改變教師的傳統教育價值觀。教師教育價值觀的轉變主要是樹立現代人才觀、質量觀、學生觀和教學觀。

在人才觀上,我們認為具有一定科學知識和所希望的品德,能夠擔負某種工作並做出一定貢獻的人皆為人才。

在質量觀上,我們強調質量是今天的、更是明天的。犧牲學生的求知慾來單純地追求今天的分數是一種教育價值的缺失。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促進知識、能力、品質、完善人格的和諧發展。

在學生觀上,我們強調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關切每一位學生的需要,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感,賞識每一位學生的進步。

在教學觀上,我們承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自主性、獨特性和差異性,強調“以學論教、以教促學、學教結合、互教互學”。教學過程是指導和激發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獲取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過程。

基於現代教育價值觀的學生髮展性評價既要關注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也不可忽視情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的評價;既要評價問題結論的正確與否,也要評價學生探索精神和解決問題過程的合理性;既要評價學生遵循規律嚴謹篤學的一面,也要評價學生展示個性樂於交流的一面。

二、建立具有激勵、診斷和發展功能的學生評價機制

新課程要培養全面而個性發展的人,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實際上就給高中學生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學生評價改革必須緊緊圍繞著這一核心目標,在評價方式等各個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革。

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強調改變過去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注重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

1。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指標體系。高中新課程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依據和支援。淡化分數與評比,重視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展功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多主體參與,所以,高中新課程評價在學生髮展方面的指標體系包括學生的學科學習目標、一般性發展目標和個性化發展目標。

2。重視課程評價方式的靈活性、開放性和評價標準與內容多元化。採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自評與互評等多種方式,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不僅僅依靠紙筆考試作為收集學生髮展證據的手段,更要關注過程性評價,及時發現學生髮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

3。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記錄冊,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曆程,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考試只是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和其他評價的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描述學生髮展的狀況。改變紙筆測驗是考試的唯一手段,應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物件等,選擇靈活多樣的考試方法,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變過分注重分數、簡單地以考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類的做法,應對考試結果做出分析、說明和建議,形成激勵性的改進意見和建議,促進學生髮展,減輕學生壓力。

三、建立“以學論教”的教師課堂表現評價模式

新課程實驗必須打破唯“學生學業成績”論教師工作業績的傳統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這一指標體系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專業成長、教育過程和效果。教師評價的資訊源:(1)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態;(2)教師教學表現;(3)教師學歷提升和專業培訓情況。

對教師課堂表現的客觀評價,不僅關注教師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也要把關注點轉向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知識獲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諸多方面,真正體現“教師的教”服務於“學生的學”。

當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呈現出下列一些新的趨勢和特點:

1。在評價功能上,淡化評比與選拔,強調發揮評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改進與提高的作用。

2。在評價主體上,改變過去教師被動接受評價的局面,注重教師的自我評價,並將自評和他評有機結合起來。

3。在評價內容上,既重視教師的教,又關心學生的學,課堂教學要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個方面和諧發展。

4。在評價標準與要求上,體現靈活性與開放性,弘揚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教學。

5。在評價方法上,重視案例分析、課堂觀察和成長記錄袋等質性評價方法的應用等等。

教師課堂表現評價儘管不是教師發展性評價的全部,卻是其主要方面。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學生通過反饋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後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來改進學習。

課後評價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課堂表現評價的延伸,是對教師課堂表現的課後反思。課後評價可以採用自我反思的“自評”方式,同時倡導教師、學生、家長和者共同參與的體現多渠道資訊反饋的評價,從而體現評價的多主體形式。這一方面通過評價主體的擴充套件,加強對教師工作的管理和監控;另一方面旨在發展教師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重視教師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實驗要求的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提升教育價值的重要手段。實驗過程必須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評價理念,通過評價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的有效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劉x。課題評價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4

[2]鄔志輝,陳學軍,王海英。優質學校的概念:建設過程與指標框架研究[J]。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04。(3)。

[3]田愛麗。美國基於教師行為表現的發展性評價制度。外國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