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內部的會計管理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21W

摘要:在當今社會主義 現代 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國民 經濟 迅速 發展 情況下,加強單位內部的 會計 管理日趨重要,從健全制度和會計職業道德兩方面談加強會計管理。

單位內部的會計管理的論文

關鍵詞:單位;內部;會計管理

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各單位根據國家會計 法律 、法規、規章、制度的規定,結合本單位經營管理和業務管理的特點及要求而制定的規範單位內部會計管理活動的制度和方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完善,會計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立並嚴格執行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1、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

《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是在財政部1994年4月釋出的《會計人員工作規則》基礎上重新修訂的,它全面 總結 了《會計人員工作規則》實施以來的基本經驗,結合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並對會計基礎工作方面的有關內容,作出了比較系統的修改和規定。會計內控制度是對會計資訊產生過程的控制,不僅是單位內部的管理事務,更牽涉到國家及投資者、債權人等社會公眾的利益,必須由國家統一程式來保證,為規範各單位內部會計管理活動的制度和辦法,在《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第五章第八十四條中又明確規定各單位要建立內部會計管理制度,這就要求各單位要按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結合實際建立相應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第八十六條 各單位應當建立內部會計管理體系。建立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貫徹執行國家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保證會計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會計工作的重要措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大方面加強內部會計管理

2.1完善各項制度

2.1.1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管理體系。單位內部會計管理體系主要是指一個單位的會計工作組織體系。內容包括:按照《會計法》和《規範》規定的原則,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設定本單位的會計機構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的職責。單位領導人應當對會計工作全面負責,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其他人員應當認真執行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督促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貫徹實施,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明確會計機構與其他職能部門的分工與協作關係,會計部門與單位內部其他各部門如統計部門、內部審計部門、資產管理部門等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明確它們之間的職責、分工,有利於明確責任、加強協作,也有利於管理者的監督、考核。

2.1.2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

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是對單位內部會計人員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對會計人員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的規定。制定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時,應主要明確會計人員工作崗位的設定、崗位職責和標準、崗位輪換計劃、崗位考核辦法等方面的規定。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是對一個單位會計工作進行具體分工而設定的各個職能崗位。會計工作崗位上般可分為: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資金核算,往來結算,總帳報表,稽核,檔案管理等。由於各個單位所屬行業的性質、自身的規模、業務內容和數量以及會計核算與管理的要求不同,在設定會計工作崗位時,必須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需要設定會計工作崗位。有的分設、有的合併、有的不設,以滿足會計業務需要為原則。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但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會計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會計業務的培訓。各單位應當合理安排會計人員的培訓,保證會計人員每年有一定時間用於學習和參加培訓。對會計崗位進行有計劃的輪換是對會計工作的一個新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對會計人員進行崗位輪換,既可以使接替人員對前任的工作進行檢驗,糾錯防弊,防止違法亂紀,又可以激勵會計人員積極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按時完成份內工作,使每個會計人員熟悉本單位。

2.1.3會計賬務的處理程式制度

賬務處理程式主要是對會計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規定。內容主要包括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確定本單位的會計科目及明細科目的設定和使用範圍;根據《規範》的規定和單位會計核算的要求,確定本單位的會計憑證、格式、填制要求、稽核要求、傳遞程式、保管要求等;根據《規範》的規定和單位會計核算的要求,確定本單位總賬、明細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等的設定、格式、登記、對賬、結賬、更正錯誤等要求;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要求確定本單位內部會計指標體系考核要求。

2.1.4原始記錄管理制度

原始記錄是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環節。對原始憑證要從憑證是否真實、齊全,手續是否完備,數字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認真核實,加強對原始記錄的稽核與監督,這是有關會計人員的責任。

2.1.5內部牽制制度

建立內部牽制制度。主是為了加強會計人員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相互核對,以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防止會計事務處理中發生的失誤和差錯以及營私舞弊等行為。內部牽制制度是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制定該項制度時,應當與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結合起來考慮。其主要內容包括:內部牽制制度的原則,包括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賬分離、賬物分離等;對出納等崗位的職責和限制的規定;有關部門或領導對限制性崗位的定期檢查辦法等。

2.1.6 財務收支審批制度

建立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是指確定財務收支審批範圍、審批人員、審批許可權、審批程式及其責任的制度。是財務會計工作的關鍵環節,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確定財務收支審批人員和審批許可權,也就是明確單位領導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其他有關機構負責人審批財務收支的範圍和最高限額,超過規定限額應當報批的程式。第二,確定財務收支的審批程式,包括經辦人、稽核人、批准人等應當履行的手續及承擔責任等。第三,明確對財務收支中違反規定的責任人和領導人的處理

2.1.7財產清查制度

各單位應當建立財產清查制度,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以保證賬、實相符,建立財產清查制度是保證 會計 核算正常進行和會計核算質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財產清查的組織領導;財產清查的範圍;財產清查的期限和程式、方法、要求;財產清查中發現的問題的處理程式,對財產管理人員的獎懲制度等。

2.1.8稽核制度

稽核人員要對有關的會計賬、證進行復核;對各項收支計劃及財務收支進行復核;對各項 經濟 合同、經濟協議的合法及合理性進行復核;對於大型開支要進行全過程。

2.1.9建立定期財務會計分析制度

定期財務會計分析制度主要是規定財務會計分析的時間、召集形式,參加的部門和人員;財務會計分析的內容和分析方法;財務會計分析報告的編寫要求等專案。監督。對於稽核中發現的問題要分析情況進行更正、補救重新取證。

2.2從職業道德方面約束會計行為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從事某種職業應該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是一種職業賴以生存和 發展 的基石,每種職業因其服務的`內容和物件的不同對職業道德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會計職業道德是指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係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範。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長期的職業活動中逐步形成和 總結 出來的,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之間、會計人員個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的職業道德主觀意識和客觀行為的統一。會計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為實現以誠信為目標的會計職業道德目標,必須多管齊下,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會計職業 教育 ,逐步培養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樹立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會計工作既涉及金錢又與國家和群眾的利益緊密相關,因此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筆者認為重點應把握以下三點:

2.2.1強自我修養,提高技能及個人素質。在努力學習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人民財政為人民的原則,行崗位職責,從幫國家用好每一分錢做起。在辦理經濟事務中必須嚴於律己,忠於職守,嚴防私心雜念的產生,堅持原則,在金錢面前不動搖,按 法律 法規辦事,嚴防違法亂紀的事件發生,堅決同不良現象作鬥爭。

2.2.2會計職責是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核心,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主要標準。會計整天與數字、報表等打交道,核算的數字必須真實、準確、完整。如實反映、正確核算是《會計法》對會計工作最起碼的要求,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對每一項任務,總要認真行事,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不怕數字繁多,條目戎亂,認真核對、彙總。做到字字準確,事事放心。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金錢與物質的激流很容易吞噬人們的道德和原則。不能在金錢的誘惑或受外界的壓力而隨便改變立場,從而利用職務之便,弄虛作假,偽造賬目。以損害國家的利益來謀求部分人的不正當利益。都是有違這一基本的職業道德的。

加強單位內部會計管理,要求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在法律、法規等強制性規範和職業道德非強制性軟規範約束下,遵守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提倡愛崗敬業、恪盡職守、誠實守信。懷著高度的責任心,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工作態度,做好會計工作。

參考  文獻 :

[1] 黨宇紅:對會計內部控制的探討[j],時代經貿,2007.3

[2] 會計基礎工作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1996. 6

[3] 唐瀟泓:提高會計職業道德的思考[j],科技資訊( 科學 教研),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