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免耕拋秧的經濟效益及主要技術論文

才智咖 人氣:2.21W

水稻免耕拋秧是一項省工、節本、增產、增效的新技術,深受農戶青睞,已在我地普遍推廣。根據筆者的推廣實踐,現將應用該項技術的經濟效益、主要技術難點及其解決的方法綜述如下。

水稻免耕拋秧的經濟效益及主要技術論文

1 經濟效益分析

1.1 節本

免耕拋秧比翻耕手栽秧節省機耕費750元/hm2,但投入塑料軟盤費150元/hm2,化除藥劑克無蹤150元/hm2,還可節省成本600元/hm2。

1.2 省工

應用該項技術每人每天可拋秧0.4hm2左右,比人工栽秧提高工效12倍以上。本田栽秧可節省栽秧工時27.5個/hm2,每個栽秧工按40元計算,可節省1 100元/hm2。可省雜交稻7.5kg/hm2,按20元/hm2計算,可節省150元/hm2,故省工、省種達1 250元/hm2。

1.3 增產

一般只要技術到位,平均可增產稻穀750kg/hm2左右,按稻穀1.40元/hm2計算,可增收1 050元/hm2。

綜上所述,省工、節本、增產三項達2 900元/hm2,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2 主要技術難點及對策

主要技術難點是草害嚴重、立苗困難、容易倒伏、後期早衰,針對以上難點,宜採取如下技術措施。

2.1草害重的'對策

水稻免耕拋秧如果化除不到位,普遍存在草害重。因此,科學的化學除草滅茬是保證這項技術成功的關鍵。

2.1.1 拋秧前的化除。早稻在拋秧前15~20d,單晚在拋秧前7~1Od,雙晚在早稻收割當天或第二天就可用藥。但要求前茬收割最好平泥割,一般留茬高度不超過10cm為宜。化除前,田面必須無水,儘量在晴天噴藥。早稻用20%克無蹤3—4.5L/hm2或10%草甘瞵7.5L/hm2,晚稻(單晚、雙晚)用20%克無蹤3.75~4.5L/hm2,對清水600kg,均勻噴殺每個稻樁和田間、田埂雜草,不能漏噴。

2.1.2 噴藥後免耕田塊處理。在早稻噴藥後5—7d,晚稻噴藥後2~3d,稻田全面灌水。早稻浸泡7~1Od,單晚浸泡5~7d,雙晚浸泡稻田2~4d,待水層自然落幹後,再灌花皮水拋秧。

2.1.3 拋秧田塊的處理。拋後7~1Od,待秧苗全部立苗後,可選用拋秧田的除草劑,如丁苄、異丙苄系列除草劑進行化除,施藥時保持3cm水層。

2.2 立苗難的對策

水稻免耕拋秧立苗難的技術對策是:①選擇大孔秧盤育秧,可增強秧齡彈性,利於培育壯秧,拋時根部帶土多,重量大,拋後立苗快。②對免耕大田進行滾扎耙平處理,並可加快立苗速度,如本縣桃花潭農戶就推廣此項措施,有效地解決了立苗難問題。③拋前把含有除草劑田水排幹,再灌水後拋秧。④拋前儘早灌水泡田,如前茬是空閒田,可在拋秧前20d灌水,以使泥土軟化,利於拋秧後立苗。⑤嚴格控制秧齡和苗高。早稻苗高12cm,不超過15cm;晚稻15cm,不超過18cm。秧齡早稻15d,不超過20d;晚稻18d,不超過25d。早稻3.5~4葉;晚稻4~4.5葉為宜。苗高可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制。⑥拋秧時留1cm左右的花皮水,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4時後拋,利於立苗。雨天或發風不宜拋秧。拋後開平溝缺,以防漂秧。

2.3 防倒伏的對策

由於免耕拋秧稻根系都集中在土壤表層,紮根淺,易倒伏,應採取以下措施:①選矮稈抗倒品種。②超前多次烤田。當田間莖櫱苗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就開始多次輕烤田,一直烤到拔節期,以控制無效分櫱,促進根系下扎。後期保持幹於溼溼,以利養根促葉。③控氮增磷、鉀。增強莖稈硬度,避免貪青倒伏。④控制適當密度。免耕拋秧密度過大,容易造成莖櫱苗過多,田間鬱閉,易倒伏。密度過稀,又易造成莖櫱苗過少,有效穗少,導致產量下降。根據幾年的免耕拋秧實踐,以涇縣為例,理想的基本苗數,應該比翻耕後拋秧增加5%,即早稻常規稻34.5萬穴/hm2,基本苗125~155萬苗/hm2;單季雜交稻28.5萬穴/hm2,莖櫱苗78~95萬莖/hm2,雙晚雜交稻34.5萬穴/hm2,莖櫱苗95—110萬莖/hm2。⑤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特別要重視稻飛蝨、紋枯病、穗頸瘟的防治。

2.4 防早衰措施,

椐資料顯示,長期免耕會導致土壤表層的養分富集,而土壤下層養分缺乏,同時土肥又難以完全相融,氮肥揮發大,表層養分難以下滲,不利根系生長。如按常規翻耕拋秧施肥,易導致後期肥力不足而早衰。筆者在實踐中採取以下措施:①採用“少吃多餐”的施肥方法,適當減少前期用肥量,特別是減少氮肥施量,加大中後期用肥量,以減少前期養分的損失和後期的早衰。如減少基肥的氮、磷、鉀施肥量,增加分櫱肥、促花肥、保花肥的用量。同時也不能忽視粒肥的施用。②改變施肥方式。改有水層施肥為無水層施肥,以水帶肥,將肥料帶到土壤下層。如基肥應在施除草劑以後灌水泡田前施下,再灌水泡田,讓水層自然落幹。其他時期的施肥也應如此。③改單一偏施化肥為化肥、有機肥相結合;改偏重施氮肥為氮、磷、鉀相結合,做到測土配方,平衡施肥,培肥地力,以保證後期有充足的養分滿足水稻生長的需要。